|
|
|
同学网创业人访谈:SNS是年轻人的信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9:31 IT168.com
【IT168资讯】近日,笔者独家专访了作为中国80后创业代表的两位留美博士生——同学网CEO郭磊和COO朱华明,就社会关心的80后创业、东西方校园文化、SNS市场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希望可以给中国互联网同仁及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以启发和借鉴。 郭磊 朱华明 记者:大家都很奇怪,07年的时候你们已经在美国读博了,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你们为什么半路放弃而踏上前途未卜的创业之路? 郭磊(LEO):其实这个问题要首先要从我们的FACEREN开始,当时我在美国哈佛读书的时候看到美国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社交网站叫FACEBOOK,我突然觉得,如果把一个海内外的大学生都放在一个社交网站上去联系、互通有无,让一些优秀的人更加优秀,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并且我本身也觉得SNS很有意思,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互联网,当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对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间的认识都会提高很多,特别又是你又跨越了一个文化背景,从中国大陆到海外,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呀,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在互联网上会被认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也会被很多人所推崇。 记者:我们了解到“同学网”一开始并不是叫做“同学”这个名字,原名是FACEREN,你们为什么要改换FACEREN这个域名呢?这和你们以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什么关系吗? 郭磊(LEO):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刚回国的时候叫FACEREN,但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人,比如一些朋友,我要告诉他“我们网站叫FACEREN。”他说你能不能帮我拼一下,我只好就从F-A-C-E-R-E-N开始拼。其实很简单,就是FACEREN不太利于传播,我们的中文名叫“花名册”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弱,后来我们就认同花了一些钱,把“同学”这个域名买下来。第一点就是便于传播,我们要很多人记住我们。我们觉得“同学”本身,这个名字就有太多的内涵,一个人从小到大你会有很多的关系,你会有很多的朋友。比如说你在小学、中学、大学人生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阶段的话,你更容易结识一些无利益的人生真正的朋友,所以我们现在的理念就是:“同学一生的朋友!”也就是我们希望你们真正珍惜大学时光,好好去社交,好好去发展友谊,认识一些基于共同理想,共同的世界观的这么一些朋友。我们在战略上也是这样考虑,我们做大学生社区,我们还是希望把全球华人大学生连接在一起,然后来依据同学关系紧密相连,很重要的就是有些人会不会说,你“同学”是不是限定了你们不会像FACEBOOK有那么宏大的理想?我想也不会是所有,就是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你老太龙钟的老年人的话,他们都是有同学的,有过教育背景的人都会有同学,其实我们这个名字是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台阶。 记者:你们在美国生活多年,你们感觉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差异吗? 朱明华(DAVID):其实让我们谈文化差异的话,仿佛有点太……仅凭个人感觉说一下吧,其实现在大学生也都蛮OPEN、心态也很开放,对自己的理想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去年接受很多大学的邀请给过很多演讲,我们也看到国内大学生和国外大学生稍微有一点差别,其实有重要一点,就是自我的计划性,包括对时间的管理,对自己职业规划国内的大学生做的还是不太够,特别是一些二级地域,就是说一些省会城市一些学校,本地域的学生比较多,我觉得他们对这些事情还不够开放一点。然后,还有重要的一点,美国大学生很独立,中国大学生还是靠父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美国感受到的party文化, FACEBOOK,他之所以这么真实化可以做起来很多地方是由于,美国本身的社会文化,美国本身的Party文化是非常浓的, PARTY社团组织非常非常火暴,他们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PARTY真实的PARTY。我们网站一开始时也是通过这种线下PARTY,不断的线下聚会,然后让大家建立这种强烈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只有一些传统的BBS可以用自发的活动建立这些东西,现在可能利用这种团聚式的校园网,现在来说都还算是初级阶段。 记者:时下,中国社会上满是对于80后的各种讨论,什么“蜜罐里长大”“自私自利”“梦想多于实干”等等,你们是怎么看待当下社会对于80后一代的种种负面看法? 我见过很多很优秀的80后的人,我个人感觉就是说,对我们中国人、中国社会来说,这个阶段是我们80后要出来创造新东西的时候了,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很OPEN,我们接受国家的很多最先进的教育,我们走在时代的尖端,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我们接受到四面八方的信息,我们融合这些东西又真正创新的一代,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很有理想,中国的创业也氛围很弄,随便碰到一个企业的高层,很多都是80后,非常亲切,特别是在互联网。所以我很希望,我们80后能展示中国产生大家的时代,所以我并不认为“比如说蜜罐里长大、自私自利“,这种情况在美国早期时候他们早就经边过,这并不是很么垢病,而真正的垢病是,正确认识不了自己,走了一条比较弯曲的路,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话,就那句话:你要勇于尝试,因为你没有什么好输的,大家都很年轻,你的失败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财富。 记者:现在国内的SNS竞争非常激烈,仅是在做高校SNS社区网的就有很多家,“同学网”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她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有没有什么特别方面的优势??? 其实很多人,包括互联网的一些知明的“校内”呀“占座”呀也都很认可,我个人也是这么觉得,你做什么样的事情就要有什么样的人来做,比如你做一个大学生社交网站,如果你是一群很职业话的白领来做这些事情的话,这本身来说,你在用户需求上,把握别人心理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团队非常年轻,大部分都是大学生,甚至是从大学生中休学,或者刚从大学生中离开的人。这些人相对的来说,比较贴近我们的用户。第二点是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开始从海外留学生以及国内的一些高档名牌做起,我们在初期的时候就通过一系列线下聚会形成很高的人气,非常有一定的网络基础,也就是说盖一栋房子,打三层基石和打一层基石是不一样的,你底下是土和你底下是花岗岩这都是不一样的事情。就新兴的来说SNS社区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渠道,就是“同学花花会”这么一个很好的校园渠道,我们做了一年,并且这个渠道是久经考验。另外我们还做很多尝试性创新性的东西,比如说去年我们在产品上就跟新浪、跟一听,做过一些尝试,并且我们之间还有跟赛尔网络也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电话这样一个产品也有着深度合作,所以说我们努力利用现在的团队给现在的大学生,可能他们只占网民的10%,给这些10%的网民创造出120%的价值,这是我们所想的,这是我们的优势。 记者:听说你们08年的正准备举行一个“校园巡讲”了,这和07年的“校园巡讲”有什么不同吗?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