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强化环境保护机构的统筹协调职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4:55 光明网-光明日报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七大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环境保护机构来说,奋斗目标更加远大,职能地位更加重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现实责任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在改革发展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责。 一、建设生态文明对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的上升周期。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也增加了我们自己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也加大了我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困难。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从国际视野来看,威胁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环境因素日益引起人们警惕,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环境压力日渐加大,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当前,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国际交注与合作中的重要议题,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跨界河流开发和水污染等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和新闻媒体炒作的话题。特别是环境问题、环保标准等与国际贸易顺差等交织在一起,使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经过艰苦努力,2007年,全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双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全国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护全球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环境问题,是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体现。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发展的新思维。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胸襟和责任。所有这些,都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