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寻找电子书的“钱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19:15  新浪科技

  就跟1998年的互联网发展阶段一样,投入大,收益小,但市场增长很迅速。现在的电子书市场就是这样。

  近日,方正控股在香港发出公告,将持续亏损的全资控股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以2720万港元的价格出售给母公司北大方正旗下的方正咨询。

  作为一个整合中文排版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及中文电子书技术的数字内容在线平台,方正阿帕比今年前6个月,已经亏损2254.5万港元。

  这对于电子书市场而言,似乎不是个好消息。不过,在书生读吧网总裁姜海峰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个体的亏损并不代表市场的暗淡,电子书的“钱途”依然光明。

  还在“初级阶段”

  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当前网民最想在互联网上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玩游戏,二是读书。2006年,国内电子图书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主要集中在数字

图书馆业务,用户群体大多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更为广大的个人电子图书消费市场并没有很好的启动。

  姜海峰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限的市场,现在一年一个多亿,几年后最多也就两三个亿,国内机构客户的数量是有限且几乎不增长,所以,电子书的B2B市场是存在

天花板的。相比之下,电子书在大众消费市场就潜力巨大。个人购买一本电子书可能就2到3块钱,但用户基数数以百万计,形成的市场容量和规模可想而知。

  一般而言,一本畅销书最多在书店书架上放三个月,过后就会下架,其他非畅销书籍的“面市”时间就更加短暂。如果读者在这之后产生购买需求,就只能独自联系出版社或者干脆买不到。从印刷角度而言,一本书在最初印刷的时候,会根据预计的需求量印出几千或几万本不等,一轮销售之后基本就不再印刷了。而这之后,还会产生零零碎碎的购买需求,但远没有达到印刷厂开印的基数,所以这些购买需求只有另寻他路。

  这恰好就是电子书的市场所在。电子书天生的特点就是复制成本低。纸书印刷一本成本大概六块钱,进入市场后,销售多少本就需要花费多少个六块的成本。而一旦制作成了电子书后,复制的成本几乎是零,无论是一两本还是三四千本都一样。

  不过,正如方正数字出版被以亏损业务剥离的现实一样,电子书市场的光明“钱景”似乎还没完全到来。

  “当前的电子书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电子书的交易,还是阅读人群,整体而言相对还是比较少。”姜海峰判断,“就跟1998年的互联网发展阶段一样,属于投入大、收益小的时期,但市场增长很迅速,电子书现在就是这样的阶段。”

  消除担心的DRM

  虽然包括门户读书频道在内许多网站已经推出付费业务,但电子书的市场发展并非花费两三块钱那么简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DRM,电子书走向“钱景”市场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为电子书的版权来源在传统出版社或作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内容盗版后对自身利益形成冲击。一位出版人士就说,对于电子版权的签约,作者往往更愿意签独家形式,因为出口越多,收益就更加不好把握。至于与哪家平台签约独家,就看谁的DRM让人放心。

  作为DRM的实现形式,阅读器目前有多种多样。用户使用较多的有书生阅读器、方正阿帕比阅读器及超星阅读器,不同阅读器对于内容的保护强度是不一样的。以书生阅读器而言,其有三重保护措施。首先,支持在线和离线DRM。离线DRM就是截获电脑的拷屏操作,同时针对主流的几款截屏软件实施屏蔽。在线DRM则是用户在线看书时的数据流都在电脑的内存里,关机就没有了。

  其次,图书内容的数据除在原始服务器端加密外,还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动态加密。也就是说,同样一页内容,不同用户地址收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但还原效果是相同的。最后,客户端即阅读器也有加密措施,用户付费下载后,本地内容如果拷贝到其他电脑就无法读取。其他几款阅读器基本也是如此,有的可能只有部分保护措施。

  有人开玩笑说,不管阅读器有何种形式的保护措施,如果用数码照相机拍照,通过图片合成的形式把电子书的内容偷走,那还是没有办法保护版权。应该说,阅读器的版权保护的确不能百分之百,它需要的是一个保护强度。也就是说,如果盗版花费的成本比其产生的收益要高,那版权保护就算成功了。

  拿网络上比较流行的PDF格式阅读器来说,用它制作电子书的比例就非常少,因为网络上已经存在很多PDF的破解工具,用它制作的电子书就很难获得收益。

  联合推动市场

  除了提供数字版权保护的阅读器外,用户目前关注的电子书内容也有特点,比如生活百科、管理培训、学术知识、文学经典、教辅教参等主题的电子书就销量偏大。与流行书或畅销书不同,这些书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像《白鹿原》、《王小波时代三步曲》这样一些文学经典,电子书往往需求庞大。

  根据姜海峰的看法,电子书市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拉动消费者的需求,几大门户网站都上线付费阅读完全是件好事,大家可以一起推动这个市场。所以,当三大门户上线各自的付费阅读业务后,书生读吧也随之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房”,一起加入付费阅读的阵营。

  虽然上线付费阅读的网站有许多家,但各自的市场定位存在差别。因为电子书并非与出版社或作者签约就行了,还需要通过技术把纸版书转化为电子版。对于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来说,这些就是他们做不到。

  因此,表象上看这些付费阅读网站似乎存在竞争关系,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书生读吧网的市场定位是一个电子书的内容提供商,门户读书频道则是电子书的应用方,书生公司制作电子书,一方面放在自己的平台,一方面提供给门户网站,两者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对于电子书市场的“钱景”开拓,内容提供方和门户应用方是各有长短。类似书生这种内容提供商的优势在于电子书的制作技术和成本,但面对大众市场时,其网络平台的流量却比不上门户读书频道。作为应用方的门户网站则恰好相反。

  不过,从长远来说,谁能占领电子书的“钱途”高地,关键还在于制作技术和成本,因为随着各自的发展,流量短板可以弥补,而技术劣势却无法挽回。姜海峰对此有个比喻,以前有一些专做博客的网站,后来新浪等门户凭借流量优势也做博客,于是乎那些只做博客的网站就一落千丈。电子书则不同,在积累了一定独家版权后,凭借低成本的制作技术,就掌握了电子书市场的基础,往后的一切就只能在这基础上去建立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