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裸呈相见之后该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 10:33  太平洋电脑网

  我们不知道在电脑后面和我们推心置腹的那个人是不是一条狗。但是在身份即代表立场的环境中,我们有必要知道那个正确答案——电脑后面的那个人究竟是一只可爱的史诺比还是一条麦克狼。

  都说网络缺乏真诚,这是因为无需真诚,那就谈不上在网络上握手,但是如果需要在网络上进行深入的交谈,比如在婚介网站上进行实打实的约会,真诚就显得异常重要,谁愿意和骗子谈一场恋爱呢。

  为了让藏在电脑背后的身份得到确认,专家们想了很多办法,实名制是一种,现在即将付诸推广的“身份通”又是一种,而且相比较实名制自身的无法避免的弱点,比如被动推广的难度很大,“身份通”就显得非常强势,转换了思路,不求知道别人是谁,首先展示自己的身份,换取他人信任。思路的转换,一下子将以往以往我知道你不知道的局面扭转成了我知道你也知道。

  像绕口令吗?事实上“身份通”的作用就是起这样的作用,证实自己的真实身份,让别人知道“Who i am”,换言之,“身份通”就是一张网络身份证。具体的用法是:用户向“身份通”提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经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验证,在与本人验证后的手机、电子邮件及其他真实账户、证照等信息绑定后,得到唯一的身份标识的身份通号,在用户本人授权的前提下,身份通号关联的用户资料可供授权对象查看,展示该用户的真实信息。

  看上去这一切无懈可击,符合正常人性,你想和谁交往,那就首先摆出诚意吧,别在一遍遍歇斯底里的你到底是谁中纠缠。这就像那些在战场上握手的古罗马的勇士们,首先伸出的手就是为了告诉对方:兄弟,我没带武器。

  世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好莱坞的电影告诉我们,安迪可以从戒备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挖墙脱逃,迈克尔也可以借助身上的文身从残酷的“狐狸河”监狱出走。那看似完美无缺的“身份通”是否也存在可供钻营的漏洞呢?也就是知道身份之后该怎么保证身份的隐秘?事实上这个问题几乎是肯定的,每个系统都宣称自己是滴水不漏,Vista曾经这样说过,事实上它现在照样要打补丁;网络银行够严密吧,对不起,隔三岔五出纰漏的就是它,每次造成的损失都不算小;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够先进吧,不好意思,它已经不是一次被黑客攻陷了,新闻头条都上了两三次了。

  “身份通”的问题也在这,那么多确实的个人信息是如何保证安全的,要知道这里面可是包含着一个人几乎所有的身份信息。推出“身份通”的公司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自己的密码系统会很安全。说真的,在网络上说我很安全这句话就如同在高墙内说我发誓,都是那么的不可信。而且谁又能保证对方看过自己的信息后不去恶意传播呢,这个监控起来好像是非常的难,人心可是天下最无法控制的玩意,恋爱谈崩了之后,泼硫酸的还有呢,传播点身份信息简直小儿科。

  在网络上建立诚信系统,无论怎么讲,出发点肯定都是好的。我们缺诚信,所以到处呼唤诚信,总想用最诚信的机器去控制人的诚信,应该说,这个想法充满了严肃的科学追求,但是却忽视了人心的不可琢磨性,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身份通”让我们敢于坦陈相见,但是当我们坦陈相见之后又该怎么办?如何保证自身的私密信息永远是安全的,不会被恶意传播的?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解决如何知道的方法就应该谨慎缓行,虽然“身份通”的确是一个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网络诚信问题的手段之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网络诚信的问题,对于这一天,我们应该有信心,相比较实名制而言,手段更为先进的“身份通”不是出现了嘛?应该会有这一天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