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36  太平洋电脑网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现任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安迪·格鲁夫自传的名字,也是他的职场人生写照,作为摩尔定律的发起者,他把英特尔成功的原因归纳为企业以及领导人拥有对于技术和市场“偏执狂”的本色,数十年来英特尔公司“偏执”得恪守摩尔定律将CPU的处理速度带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在中国同样有一些对于电脑市场近乎偏执的企业,其中之一就是海尔。

  2006年,海尔电脑被称为中国PC业界最黑的“黑马”,在群雄割据的国内PC格局下顺利突围,杀入PC主流厂商行列,2006年底交出完美答卷,据统计2006年海尔电脑酷睿平台的销量占据英特尔酷睿平台中国市场出货量的70%,不久前海尔更是乘胜追击与英特尔进一步签订了酷睿平台普及计划。

  尽管“战绩”显赫,在终端市场,海尔电脑却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大多数渠道商以及用户对于这个电脑品牌似曾相识,因为从1998年之后,海尔电脑就不止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数度沉浮,不少固有的印象左右着一些用户以及渠道对于海尔电脑的认识。

  2007年4月6日,PConline一行人应邀来到位于青岛的海尔集团总部,来探究海尔电脑迅速崛起背后的故事。

海尔电脑的海尔烙印

  海尔的品牌内涵以及对于旗下产品近乎偏执的质量监控,是很多国人选择海尔家电产品的原因,但之前的海尔电脑并没有给用户以及渠道强烈的“海尔出品”印象,至少在PC市场没有得到海尔在家电市场“无人出其右”的豪情,这也难怪很多人会怀疑海尔电脑的“血统”。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海尔深圳生产基地

  2003年6月,立志在PC市场有所作为的海尔电脑与OEM大厂台湾宝成集团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2003年投入市场的“海成”电脑就是此次合作的产物。但无论是“海成”品牌还是品牌的推广团队都是合作的产物,在Pconline看来,以市场营销品牌树立以及品牌监控而见长的海尔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是“海成”电脑市场反应平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在合资双方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5年海尔向合资公司追加了2000万美金的投入,拥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称为控股方,而海尔家电少帅高以成也正式加入成为海尔电脑(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5年初开始,海尔与宝成各专其长,海尔团队操盘营销,宝成则负责产品制造,海尔电脑全新亮相。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海尔台式机工厂内部

  在本次青岛之行中,给Pconline一行的感受是海尔电脑已经完全融入了海尔大家庭,海尔在家电领域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也被很多移植到电脑产品中。比如海尔率先提出的“润眼”电脑概念,把用户的需求首次带入了PC行业,改变了用户选择电脑只是更快、更强的标准。

  “相同的价格海尔电脑的配置更高,相同的配置海尔电脑的价格优惠更高”配合以我们熟悉的“真诚到永远”的海尔服务宗旨,这才是中国用户非常熟悉的海尔电脑。

英特尔为什么选择海尔?

  2006年,原来归属英特尔阵营的厂商纷纷投入AMD的怀抱,海尔被业界称为是英特尔最后一个“铁杆”。而今年年初,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又带领英特尔公司一行数十人来到青岛,与海尔密谈数日,最终敲定了包括“酷睿普及计划”等等的2007年战略合作计划,英特尔与海尔合作远不及如此,2006年11月9日,在英特尔IDF峰会上,海尔电脑与英特尔联合成立“海尔&英特尔创新产品研发中心”,共同推出全球首款屏幕自由拉伸海尔“我变V60”笔记本,在青岛海尔产品展示中心,笔者看到该中心的研发成果已经运用到海尔全线电脑产品中。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全球首款屏幕自由拉伸海尔“我变V60”笔记本

  业界纷纷将这次合作定位于PC巨头与家电豪门的强强联手。

  但故事的开头并没有这么顺利,据了解,2005年6月,海尔集团IT营销本部本部长高以成一行人前去拜访英特尔中国区高层的时侯曾经被拒之门外,“海尔当时提不起英特尔的兴趣”,之前两次失败的经历也让英特尔持观望态度。2005年底,凭借自身的努力海尔电脑将销量提升了3个名次,海尔与英特尔的有效接触才正式开始。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海尔&英特尔创新产品研发中心”建立

  在中国PC市场,渠道为王理念一直被推崇。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PC品牌,最具竞争力的是他对渠道的驾驭。2006年,在一、二级市场PC品牌格局很难撼动的局面下,PC品牌纷纷转战三、四级市场,这无疑给海尔带来了强烈的讯息,海尔是国内最具号召力的品牌之一,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品牌专卖店,而在国内的3C卖场拥有超过95%的入驻率,已经有了好的团队,导如产品顺理成章,海尔与英特尔的合作洽谈在此时渐入佳境。

  2006年,扶植区域PC品牌是英特尔的年度战略之一,当时海尔已经称为在中国的五、六级市场发展得最好的品牌,无论销售还是售后服务,于是海尔与英特尔以及微软开始了“第一次亲密合作”


没有包袱,海尔电脑拿下酷睿2 70%市场份额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酷睿2首发仪式

  当被告知2006年海尔电脑酷睿平台的销量占据英特尔酷睿平台中国市场出货量的70%,Pconline一行难掩惊诧,周兆林解释道,“没有包袱,让海尔电脑2006年达到如此佳绩”。2006年,尽管英特尔将酷睿2代平台成功推出,但各大PC品牌却都面临产品更新过快,库存芯片无法快速舒解的困境,因为2006年,大多数PC品牌没有将酷睿2代作为主流产品平台。“作为新兴品牌,海尔电脑却没有这些压力,因此2006年,酷睿2成为海尔主要营销口号”。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海尔润眼电脑,打造客户体验营销

 

  周兆林表示,其他品牌的教训也给海尔以提醒,如何保证供应链的健康、高效。海尔集团的零库存模式在家电行业中被奉为经典,而曾任海尔商流本部本部长的高以成更是这方面的专家。

  与上游厂商合作,高以成表示,“与上下游战略合作,拿到更便宜、独家的产品供应”,将会称为海尔电脑的着力打造的模式,不仅仅是与英特尔的合作,高以成透露海尔目前正与某内存厂商进行洽谈。

PC是海尔集团的未来

  “作为中国最具全球知名度的家电企业,海尔如何定位IT在集团战略中的位置,是否只是有益补充?”,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海尔集团IT本部营销部长周兆林回答颇为直接,“PC是海尔集团的未来”,用这样的回答来解释海尔集团在电脑市场的10年坚持再合适不过。

探秘海尔电脑: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海尔电脑全线产品展示

  周兆林补充道,海尔在传统家电领域的优势很难被超越,而传统家电的市场增长也逐渐放缓,3C融合、数字化家居将是家电市场的未来走向,而这些都需要以电脑作为数据处理中心,海尔集团若想在家电行业持续领跑,必须进入PC市场。

  而海尔集团更看重的是在品牌塑造方面,周兆林表示IT元素的加入将使海尔品牌更加年轻化、科技化,“用户在出生到结婚这个年龄段,对于家电的意识基本是空白的,因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很少会有家电产品购买的需求,但电脑以及MP3、手机等IT产品却是他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迅速打造海尔在IT市场的影响力,为海尔赢得了新鲜的用户资源”。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继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建立台式机制造工厂之后,台湾宝成集团近期又收购位于苏州的笔记本制造工厂,作为合资方海尔也成为第一个拥有自有笔记本制造工厂的中国品牌。

  海尔对于PC的“偏执”还在继续,我们对海尔的关注也刚刚开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