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汉生回首十项并购 不敢说很成功更坚定策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3:01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自从担任和勤董事长后,李汉生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次数比以往更少了。据他称,在和勤成立很长时间内,公司甚至都没有市场部。然而在三年半时间内,低调李汉生硬是打造出一艘“软件航母”。目前和勤已从2003年创立时的100多人规模迅速扩张到1500人。 坐在和勤位于上海闵行区总部的办公室内,李汉生显得异常轻松。据和勤副总裁陈永红介绍,建这栋大楼前,李汉生就要求一定要设计精致,让员工有舒适休闲的氛围。透过李汉生办公室的窗户,可以看到很大的一片空地。据介绍,伴随公司的壮大,这里马上将再起一座大楼。 规模效应 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和勤软件从零的突破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效应,旗下包括拓林思软件、北京和勤新泰、上海星通信息、成都大东、上海华腾软件、大连信华及美国Double Bridge 与美国Viador众多分子公司,业务涉及基础软件、行业应用、IT服务与软件外包等多个领域。 在这三年半时间中,李汉生经手了近十项企业并购,被称作“软件大佬”的他,打造出一艘名副其实的软件航母。目前和勤已从2003年创立时的100多人规模迅速扩张到1500人。40%自主品牌业务来自海外、拥有800个用户。发展成果认证了其“贸”、“工”、“技”的发展战略,利用资源和资本优势,通过并购、融和,和勤从单一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和勤的高层都明白,公司从零的突破到今天之发展规模,离不开成功的并购与融和。和勤也不断以对子公司增值,增量的合作精神,达成企业互动的新机会。 据悉,华腾、拓林思、大东分别经历了15年、8年、6年的发展历程,这些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在业内的声誉和影响力已建立起来。在很多人看来,最初并不耳熟能详的和勤似乎在“蛇吞象”,但事实证明了李汉生的独到之处。“这些被收购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些好的公司,和勤不太会收购已经在挣扎的公司或创业型的公司。” “所有收购来的公司,和勤都是超过50%的控股。”李汉生特别强调控股比例的问题,“这让和勤成为一个整体的集团而非各个松散的公司,聚合能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李汉生兴致高昂的同各控股公司老总照起了全家福,背景就是和勤总部的大厅。2005年9月底,和勤下属企业共同搬迁到位于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的和勤总部办公大楼。在给员工的邮件中,李汉生写道,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搬家,和勤各个公司将一起办公、统一管理,标志着公司间的资源整合和业务互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愿失去外包机会 回顾2006年,软件界的大手笔莫过于和勤HGR成为中软国际的全资子公司的成功并购,和勤软件也由此成为中软国际的战略股东。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软件业金额最大的资本运作,不仅形成了行业内旗舰级企业,更被视为引爆了长期处于“冰河”期的中国软件产业的“核聚变”。 由于国内软件外包企业平均利润率集中在15%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当员工规模超过5000人,规模性的盈利才会提高。以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萨蒂扬为例,拥有3万名员工分布于全球55个国家分支机构和23个研发中心。相比之下,中国软件企业已近20000家,而人数超过千人的却屈指可数。 “并购证明双方都非常看好方兴未艾的外包业务,但我们也看到,自己做的话就失去了成为中国最大外包企业的机会。因为做外包一定要有规模,从1000人到3000人再到5000人、10000人的规模,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1500人的HGR与2500人的中软国际组成“新集团”后,据“临界点”只有一步之遥。“与中软强强联合后,到今年底公司就能达到5000人的规模,基本能与国际外包巨头分庭抗争了。”李汉生如是说。 在他看来,此举更实际的意义在于加速了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的发展,为中国软件外包事业跻身于世界软件企业中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和勤并购融和战略的实例。 中外互动 纵观和勤的迅速壮大与发展,除了得益一系列卓有成效成功的并购融和及“贸、工、技”三线发展战略外;还在其区别于中国众多软件企业的独有特色--中外互动模式。 自诩亲历中国IT阶段发展的李汉生认为,软件企业如不打开国际窗口,是很危险的。“尽管目前还是国内业务比重较大,但我们的确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 国内众多软件企业,一是对海外市场缺乏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海外的运作经验。这使众多的软件企业对海外市场难有大的作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软件企业的规模化扩张。 深谙这一特点的和勤在创立之初,就以基础软件为核心产品,支持并开发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客户群和销售额,打造整合品牌,形成中外良性互动以及公司间的良性互动。一直以来,和勤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目标也同时锁定在发展国有自主创新品牌产品上,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并迎来了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的一个新高峰。 创立伊始,和勤就把海外业务作为重点,是第一个海外收购美国公司Viador并取得成功的,其BI、TURBOLINUX,Viador的核心技术都脱胎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目前仅和勤自主品牌的和勤海外业务已经占到40%,这在中国软件企业中已属罕见。 不敢说很成功 在和勤国际化进程中,李汉生坦言公司也赔了很多钱,但过去的经历对事业受用,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深知国际化的进程急不得。“虽然辛苦,但我还是很幸运的。” 据和勤一控股公司的高层称:“李总性格很柔和而低调,很少参与旗下公司的决策,但会帮助我们做更好的总裁。他自己更多的做一些前景规划,譬如各公司形成合力。” 李汉生笑称自己已不做总裁很多年,只是做好董事长该做的事。“目前的工作我很喜欢,也很愿意去做。”这让他比起在方正工作时气色更好,性格更加开朗。 李汉生告诉记者,今后和勤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以拓展业务及并购的发展模式;加强互动及整合,发挥新“聚合”的能量;继续海外市场良性发展。 “3年半下来,不敢说和勤很成功,但回头看看,更坚定了之前定下的战略,欣喜已经找出正确的发展模式。” 作者:毛井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