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心声:老公好我就成功了一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09: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曾卫康、廖靖文 通讯员穗科协)目前,我国拥有900多万名女科技工作者,占全国科技工作者总人数的1/3,但是,长期以来男性一直在科技世界中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缺席、对女性作用的低估,使得女性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潜在贡献远未得到发挥。记者采访发现,广州科研院所中,女科技工作者的比例并不少,但是女科学家却很少。以广东省微生物所为例,190多名科研人员中近一半为女性,但是女研究员仅有两人,男研究员多达8人。

  全国

人大代表日前在两会上呼吁要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女科技工作者的发展问题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一些女科技工作者指出,家庭负担和社会对女性期望值低是她们较难成为名家的主要原因。中科院最新完成的《我国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现状研究报告》结果显示,36%和42%的女科技工作者完全和基本承担家务和育儿工作,而由男性完全和基本承担的仅占被调查男性的4.85%和7.2%。另外,有超过三成的女科技工作者认为生育对“工作的稳定性”将带来重要影响,由于生育、哺乳而造成的延误,使女科技工作者面临双重困扰。

  家庭负担社会期望成阻力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国萍是广东省环境生物工程学科带头人、全国劳模,同时也要担任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角色。她坦言女性成为科学家比男性要付出更多,“在家庭里女性确实要更多地承担家务活,科研工作者也不例外,像煮饭洗衣、抚育孩子、侍奉老人等家务事女性肯定比男性做得更好。我们平时加班加点都是家常便饭,只能在周末或者其他不同时间做家务。”“社会对女科技工作者期望值低也是导致女科学家少的原因。”孙国萍说,中国经过长时期封建社会的观念禁锢,虽然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但是或多或少会对女科技工作者的期望值降低,这种观念影响了女科技工作者本人的进取心。实际上,女科技工作者比较细心、手巧,在微生物研究这样的实验科学领域,相比男性有一定优势。

  女科学家必须付出更多

  麦碧娴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和团队刚刚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广东省在此次国家科技奖获奖的唯一女科学家。她认为虽然社会环境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不能把自己放在女性的角色,必须转变角色。”为了采集样本,麦碧娴经常要到海上进行连续一个星期的连续航行,这种艰辛有些男性科学家可能也受不了,她却已经坚持了近20年。

  “但我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因为没有经济和生活上的顾虑,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麦碧娴的孩子今年已经读初二,丈夫从事贸易生意,家境殷实。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家里很多年前就聘请了保姆来料理家务活,孩子的培育也不用多操心。麦碧娴坦言,女性要全心全意投身科研,背后确实需要强有力的支持。

  女性并非成名成家才算成功

  “做一名贤内助,辅助丈夫、孩子获得成功,对女性来说是不亚于任何大事业的成就。”林莙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化学系的在读研究生,目前正在申请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成为女科学家却并非她的人生规划。“从事化学领域的研究,是我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攻读更高的学位,将来获得一份收入较为可观、稳定的工作,但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才是我的人生目标。现代女性不一定要成为女强人,但起码要能养活自己,稳定的收入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另一种声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