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eNet硅谷动力评论:惠普,要作软件巨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12:32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消息】多年以来,惠普的软件业务一直是一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胁。在马克•赫德上台后,业内曾传言惠普要出售软件业务部门。而现在,借惠普业务全面复苏的东风,其软件业务正在走出低谷,成为公司继打印机、服务器、PC等核心业务之外新的亮点,"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雪公主"。 自2006年7月以4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后,惠普软件业务异军突起,规模扩大一倍,2006财年软件业务收入达13亿美元,纯利润为8500万美元。而在2005年,惠普的软件业务亏损达4900万美元。截止今年1月31日的第一个财季,惠普的软件销售收入增长了81%,达到了5.5亿美元,再创新高。 显然,惠普的软件业务正在升温。对于突如其来的进步,惠普上下充满了惊喜和期望,表示要在两年时间内使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0亿美元,利润翻三翻。而最终的目标是在业内超越IBM,成为业内软件新贵。 一个以生产PC、打印机和服务器等硬件产品著称的企业,为何突然向软件市场发力?按照惠普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师Shane Robison的话:"软件是我们区别与其它硬件,区别与其它服务的关键所在。软件的重要性在公司也是达成了共识,IBM将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笔者分析,惠普把业务重心由硬件转向软件,主要处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硬件市场趋于饱和。去年,惠普在PC市场超越戴尔,座上了第一把交椅。但是,PC第一的虚名并不能给惠普带来东山再起的真正实惠。在PC的薄利时代,硬件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在戴尔和联想两大对手的低价挑战下,尽管惠普PC业务在份额上获得了第一,但却没有带来太多的利润。在打印机业务方面,惠普一直以来的策略是以接近成本价出售打印机,然后通过销售打印机墨盒来获取利润。然而,由于兼容墨盒的兴起,惠普从墨盒中获利的空间显然也会越来越小。而在服务器市场,除了惠普的刀片服务器优势明显外,其它服务器市场都被IBM、EMC、Sun等蚕食瓜分。显然,惠普要想成为业界绝对的王者,光凭硬件业务恐怕难成大事,也不可能捞到真正的实惠。 二是软件市场前景看好。在硬件市场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情况,软件服务市场却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位于芝加哥的创新咨询公司的一名主管 Brian Farrar称:"对于惠普来说,比打印机业务更有利润可图、可获得最好收益的业务就是软件。与惠普的其它产品相比,软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其它的业务正在处于沦为消费日用器的风险之中。"按照赫德的发展战略,到2008年惠普收入要突破1040亿美元。要实现这一目标,软件业务大有可为,发展空间很大。至少,惠普从对手IBM的身上看到了软件业的希望。2004年12月,IBM将不赚钱的PC业务卖给了联想,IBM也从硬件制造商到向"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转型。目前,IBM的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160亿美元,已成为业内的主流厂商。IBM的成功转型告诉惠普,软件与服务的利润和发展机会比硬件要大得多。 今后,惠普要在软件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缩小与IBM的差距,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联合。不论是操作系统市场,还是商务应用市场,惠普都将面临微软、甲骨文、SAP、IBM等重量级对手的挑战。如果一开始就直面交锋,惠普肯定是败多胜少,不利于进一步发展。因此,与这些巨头展开战略性合作,采取先合作后竞争,似乎对于惠普这个软件业新兵来说更为合适一些。 第二步,收购。综观业内,从甲骨文到SAP、从微软到IBM,业务的拓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收购来完成的。惠普收购Mercury,使软件业务扩充了一倍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软件市场一颗迅速成长的明星。今后,惠普需要进一步收购。去年,惠普进行了多次收购,但比起IBM的收购举动,仍显"小儿科",从规模和速度上差一大截。今年以来,惠普明显加快了收购的步伐。2月5日,惠普收购了Bristol科技公司,旨在借助后者软件产品帮助企业调整多级操作程序。2月26日,惠普收购了 PolyServe公司。PolyServe的软件产品可以增强连接功能强大的刀片服务器的数据库处理能力。今后,惠普的收购对象可能是那些专业软件公司,分析师预测,NCR公司有可能成为其下一个收购目标。 第三步,品牌。在硬件市场,惠普的品牌优势无可争议。但在软件市场,惠普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消费者也没有看到惠普品牌。因此,惠普打造软件品牌,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经营。首先要逐步改变人们对惠普"硬件强,软件弱"的传统认识,打造惠普"硬件强,软件更强"的新形象。其次,惠普要打造自主品牌,而非贴牌品牌。去年12月,惠普放弃OpenView和Mercury软件品牌而决定使用"惠普软件"品牌,这是品牌计划的一部分。 今后,惠为每年在软件业务方面的研发投入将不少于36亿美元,而惠普希望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到2008财年,惠普预测软件业务的增长率为10-15%,利润率为18-22%。 看来,惠普发力软件市场已成大局,而惠普能否超越IBM等主要对手,成为软件业新宠,现在尚难定论。不论如何,惠普的软件战略,必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促使更多的硬件厂商转身软件业。 作者:靳生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