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IDG李建光:勤奋和自信是VC最需具备的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12:05 新浪科技
IDG李建光:勤奋和自信是VC最需具备的素质
IDG创投合伙人李建光做客新浪VC人生(新浪科技配图 摄影:小雄)

  主持人:那你作为一个投资家,在投资创业者的时候,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李建光:这里面大家我相信你们做过好多这样的访谈,大家说的东西差不多了,无外乎团队、人,有没有成功的经验这些东西,但从我的角度来讲,我除了大家普遍都要看的东西,我非常看重团队的沟通性,所谓沟通性,你是不是愿意有开放的心态,愿意跟投资人,你潜在的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好好地交流,好好地学习,同样我觉得沟通性和学习性至少从我个人来讲我非常看重这些创业者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前段时间我们知道你投资了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就是餐饮业,一茶一座,但是一茶一座这个餐厅其实我也去过很多次,可是我真的没有发现,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没有发现跟其他的连锁茶餐厅有太多不一样?

  李建光:你真的没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主持人:我觉得第一个,可能就是一个连锁性质的,第二点来说,其实我真的还是没有太多发现它不一样的地方。

  李建光:从我们看最大的不一样,就在于它的规范性,可管理性,不管这个餐厅在北京、在上海、在宁波、在广州,我做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在不同地方的每一种东西几乎是通过同一个人做出来的,你在你的餐厅看到的,只不过是过来加热,再端上来,可能端盘子的姿势大家不一样,但是别的都一样,这是限制中国所谓的餐饮没有真正的走到连锁化,走到市场,走到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个瓶颈,一茶一座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持人:你当时怎么发现这个项目的?

  李建光:坦率地讲不是我发现的,是我上海团队发现的,我们和上海团队一起做的。

  主持人:我们开始你们涉足文化创意领域,投资了张艺谋的公司,能讲讲这个过程吗?

  李建光:我刚才讲了,IDG我们传统上投资,其实我们原来投移动互联网、软件、电信技术,包括芯片什么的,投一些教育,特别是一些新的科技手段跟教育的结合,媒体、娱乐实际上我们相对来说在近两年比较看重的一个领域,为什么看重这个领域,主要还是觉得随着渠道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包括所有的手机,随着渠道的不断发展,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就开始比较关注于新的内容产业,所以其实你刚才提到那个以张导为首的包括陈凯歌、樊玉导演,这是铁三角,还有海蝶音乐,真的是很传统的艺人发行,包括张导的项目实际上做实景的演出,前两天我们刚刚投资一个影像国际,实际上投资一个照片的收藏和市场推广的这样一个公司,这都是显现我们对内容方面投资的一个重视。

  对我们来讲我们也面临了一个新的课题,过去我们都是跟熟悉IT的,至少了解一些资本市场的这样企业家合作,到这个领域我们是跟艺术家,比如海蝶我是跟一大堆的音乐人在合作,影像国际我们是跟一大批摄影家在合作,这些人跟我们理解的传统创业者完全不一样,不懂技术,不懂游戏规则,不懂市场,所以投这些行业首先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学习,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怎么让他们知道我们所谓资本的游戏,怎么样让他们充分理解我们的想法,怎么样尽我们的所谓的爱心,善心,职业性保护他们的利益最终大家走到共赢的局面,对我们来讲投资这些领域,完全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学习,我现在还是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

  主持人:其实IDG进入中国确实算是最早的,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你们从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前前后后14年了,14年里面,你们可能具有比其他后进入的VC更大的优势你们在于你们已经摸索出跟中国的创业者和中国的企业家共同合作的途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吗?

  李建光:你说得很对,人家说总结一下,首先假设我们是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是一个成功的团队,如果我们现在要告诉别人,你的成功所在在哪儿,第一点就是你说的,我们真的是摸索了一套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的一个自己的所谓的商业模型。

  第二点,我们比很多很多人都更本土化,更勤奋,我认为更勤奋。

  第三个,我们这些年积累了很大很大的一些人脉关系,这些人脉关系包括我们跟创业者,职业的管理者,职业的律师、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的政府,我们积累了很多很多的人脉的关系,今天来讲,这些人脉关系是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很多新的项目,我们很多新的投资机会都是通过这些人脉来到的,并且这些人脉帮助我们可以做成这些投资。我想这些东西不是什么窍门,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主持人:刚才我为什么会问您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的有些企业家,他们谈到跟风险投资的合作的时候,他们觉得并不是非常愉快的,风险投资往往以资本方的角色进入了企业以后,其实很多做VC的,他本身也并不是做企业出身的,他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运营思路,但是这个时候他进来以后,他经常会跟职业管理人之间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他们就觉得非常地不好相处,不好沟通,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李建光:我记得上一次在海峡两岸风险投资研讨会上我做了一个演讲,我用的题目就是用心投资,我读了星巴克的创始人的传记对照他创业的过程,来想像我们IDG从创始到现在,我们的过程,我们的的确确,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能区别于挺多的VC,首先我们不把自己定义为成一个资本家,我们更多是把我们自己定位成一个朋友,一个伙伴,一个参谋这样的一个角色,我真的急你所急,想你所想,我更多是站在背后,我更多是帮你,我不争名也不争利,长期来讲是我们企业文化也是我们个人追求的目标。

    但是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我们作为恶狠狠的资本家出现的形象,有过吗?有过,我很愿意检讨,大部分时间我们错了,有的时候,问题摆在那儿的时候,那是惟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坦率地讲,你作为投资人,你最起码要求你自己的是,你真的要爱你投资的项目,你爱你要帮助的企业家,你相信他,他会比你懂,比你做得好,这几个方面是挺重要的一个要求。

  反过来另外一个看法是说,也许过去我们早期投资的时候,也觉得是一个好的机会,好的企业,感觉管理层弱一些,我们会投这样的项目,我们想通过我们的项目给他补齐,希望改善管理差的状况,缺一条腿我们给他补,现在看这个方法行不通,因为真正补齐这些人,他跟那些真是豁出性命做这个事的人投入程度都不一样。

  现在来讲,我们回到VC本质东西,我们更更更看中团队,如果团队不行我不会投,反过来我都是投的好的团队。

  主持人:建光你做了七年投资了。

  李建光:我不止七年,我94年,我做了12年,做了一个循环。

  主持人:最让你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李建光:头疼的事很多很多了,每一个具体问题出现都是一个头疼的事情,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状态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一样,VC你是买方市场,你高高在上,你到处去训人,你到处挑鼻子挑眼,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状态每天都很苦,不断地见人,不但奔波,有的时候人家好项目不愿意投,你一定要说服投,有的时候你明明不想投,但是人家跟着你,还有一些你已经投的公司今天出现这个问题,明天出现那个问题,有的问题是好问题,比如要上市,或者有新一轮的投资,有的是换人,这个人要走,这个目标没实现,这个地方惹了政府,受处罚,总而言之都是头疼,没有最头疼和偏头疼或者轻头疼的区别,总而言之VC是个头疼的工作,这是一个挺准确的判断。

  主持人:我记得在一次聊天的时候,你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VC来说的话,最让自己难过的事情有三件,第一,好的项目没有发现,第二,好的项目我发现了没有敢去投,第三个是好的项目我投了,但是最后失败了,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李建光:第三个不太准确,一个项目最后就是简单的投资失败,第一,你好项目不知道,第二好项目你看了没投,第三个是通常大家认为的失败,你投资了一个失败的案例,相反你投资了失败的案例在痛苦里是排在最低的层次,我当然是遇到,并且不但遇到,遇到挺多挺多的,举个例子,新浪,我们就没投,我们肯定知道,属于第二种痛苦,第一种,包括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比如说做

太阳能的,好多,以后在市场证明至少是成功的项目,我们看过没投,我们经历过挺多这样的,但是没投的理由很多了,跟我们的理念不一样,跟我们的投资方向不一样,这些都是有理由,但是你总是还是有这样的遗憾和那样的遗憾。

  但有一点我们还是要强调,对我们来讲,比如说一个市场,一个新的领域,假如说别人投了非常成功,假如说你去投第二家第三家也会有很大的成功机会,通常对我们来讲这样的机会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身对我们IDG来讲,我们所自豪的,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除了回报率,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们希望当这个行业出现一个新的投资领域,一个新的投资热点,我们应该比别人看得都早,我们应该在哪儿,我们是这个领域的投资先锋,这是我们追求的,虽然我们可能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但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追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导航:
·IDG李建光:Web2.0的成功需要大批VC赔钱
·去美国求学想做学者
·在IDG七年花钱1亿多美金
·Web2.0的成功需要大批公司倒闭
·勤奋加自信是投资人须具备的素质
·伙伴对自己的影响超过老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