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邓锋:做风投是跑马拉松不是跑百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7:19 新浪科技 | |||||||||||||||||
![]() 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邓锋做客新浪VC人生(新浪科技配图 摄影 沙鸥) 先请邓锋先生向我们介绍一下北极光创投基金的简单情况。 邓锋:我先说,我很高兴到新浪财经中心做客,中关村是我真正自己创业开始的地方,我在你们这里看到清华、北大,86年开始创业的时候,就从中关村开始的。我在国内做过企业,跑到国外留学,很多人知道我在INTEL公司做过,去年开始,去年下半年回国,作为海归,做的事情变了,做风险投资,成立了北极光创投基金,募集资金1.2亿美元,主要投早
主持人:北极光创投基因是05年募集资金? 邓锋:我真正开始从05年底开始,我们做的第一个案子是我们自己投进去,我们有两个美国的搭档,由美国的NEA和Greylok Partners,06年5月的时候,我们从美国的机构投资人拿到了剩下的投资,做了两次,今年五月份融资完毕。 我现在开始建立了一个团队,我一直说在过去这一年,别人要做投资,而我要做四件事,第一件要回国之后了解国内的情况,因为在国外待了15年了,回来要重新建立,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要花很多时间。 第二件事,我要建立自己的团队,北极光是一个团队,包括甚至找办公室。 主持人:完全是一个新的环境。 邓锋:新的环境,第三要做投资,还有一件事是融资,融资速度很快,整个加起来是四大件事,特别前面三件工作量上比别人多一些。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北极光和其他风投机构不太一样的地方,北极光比较侧重于项目的早期和成长期,应该来讲这个好像是比较独特的一点,这会不会和您整个的投资团队,都是创业家出身,有运营背景的有关系呢? 邓锋:没错,我们团队跟中国的很多风投比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坦率说,我们对中国本土投资的经验跟中国的VC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学习,这也是我们团队里面为什么不断补充新的本土经验的,但总的来说,团队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有几条特色的地方,第一我们有创业和运营的经验,把公司从第一个人一直带到上市,包括收购、并购这些方面,公司在每一个成长期间都有不一样的地方,IPO什么问题,并购是什么问题,我们有这个经验。 第二就是有些技术背景,因为我觉得跟过去的经历相关,我们几个团队合伙人都是有技术背景的,做技术出身的,第三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的,特别是国外有做产业和投资的经验,在国外不单单做过产业还做过投资,像我在国内做过投资这种经验。这三点,国内国际的结合,还有运营的经验还有技术方面的经验,使得我们这个团队和别人不太一样。这种的话,我们更适合投早期和成长期。 因为这种东西,我可以帮助,我一直想,投资的话,我希望能够对投资的公司有帮助,如果不能给投资的公司带来价值的话,可能像买股票一样,我们做风投不希望这样,还是希望过去的经验、经历能够带给你所投的公司一个新的价值,刚才我提的价值,对于早期的公司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不过一般来讲基金更偏重于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对您来说风险也是比较高的,您怎么平衡短期的收益和长期的收益? 邓锋:这是个问题,我首先觉得是这样,我们做早期的,也不是说晚期的不做,晚期有很好的回报的时候也做一些,但早期的占多数,从公司的数目70%、80%是早期的,投资的数目是50%以上,我们有很晚期的,觉得比较安全一些,能够有很快回报的。 第二是心态,做早期公司要有好的心态,你现在跑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早期我觉得风险大,早期其实你做成的话,回报会大,一般投款期一般十倍一百倍的回报,这个很少,我做早期的话,大家想投资的时候,希望能够有十倍回报或者十倍以上的回报,因为风险比较大,中国的变化很多,风险很大,但是一旦做成回报率会很高,补偿了你的风险问题。 主持人:实际上做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需要更多的耐心了。心态很重要。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您的投资理念是像跑马拉松一样,不是短跑这样的,但您06年投了6个项目,实际上是比较快的速度了,未来我还保持这样快速的投资速度?还是您认为怎么样的投资节奏是比较合适的? 邓锋:我们实际上你要用硅谷的方式来看确实不慢,但你要用中国的方式来看,我们投得还是比较快的。 主持人:中国06年达到很火爆的。 邓锋:很火爆,从数目上我们算快,不算慢,我刚回国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数量上有时候还是比较慎重一点,以后在投资的数量上,每一个案子投资数量上会大一些,但是从投资的数目上我觉得基本上可能比今年要多一些,因为我真正融完资大概四五月份,明年可能投资数量还会增加一些,投资的总的金额上会增加不少。这是肯定的。 主持人:大概这个投资的金额和投资的规模会控制在什么样的范畴?北极光有个什么样的原则呢? 邓锋:很难具体说是这样,我觉得一般来说,基金的主要投资期,新的投资期大概在两年半到三年左右,我看现在的风险投资一年就投完了,或者一年半投完了,我觉得我们说得宽一些,两年到三年。 主持人:相对来说比较长线一些。因为我知道您是有高科技的背景,您在美国曾经创办过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911”之后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就是Netscreen,后来又被全球排名第二的公司Juniper收购,我想了解一下,当您转型从事风险投资的时候,您更青睐什么样的行业? 邓锋:第一个我要回来做是对中国的,我青睐投资的行业,第一,在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第二是我自己比较有把握、熟悉的行业,我自己比较有把握的是高科技的,通讯的、网络的、半导体的行业,中国现在最大的机会的行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也许不是这些行业,也许有些重叠但没那么多,这个要结合来看。我们不能只投我熟悉的行业,因为风险投资来说,我现在不是说在做一个案子,我是做一个公司,因为风险投资可能生命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几十年当中,今年可能这个行业热,过几年可能另外一个行业发展快一些,所以要跟着行业的变化变化。比如新能源,比如说跟健康相关的产业,十年前可能不是那么热。不能什么都去投,重点就是熟悉的行业。 主持人:目前投资的这些案子里面,侧重于哪些行业? 邓锋:我投资的比较宽泛了,现在有9个了,纯粹高科技半导体的,投了两个,有互联网的,还有红孩子、连连科技,我们在北极光来说,这方面我们比起中国其他的VC来说,经验多一些,现在看不是中国投资市场的主流,但是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好。热起来可能就晚了,我们可能就提前做这个事,像当年IDG做风投,今天热的时候,IDG做得很好,作为风险投资你要有前瞻性,我们也投这种技术导向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相结合的企业,我们也投了两个。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前瞻性,我觉得在展讯这家企业比较明显,最早投资的时候您还没有创立北极光,当时来讲是半导体行业的低谷吧? 邓锋:我们是2002年的中间,当时半导体行业是低谷,所以这个就是必须像我曾经说过的,在当时能够预计几年以后会不错,我很荣幸作为种天使投资,投了展讯,包括今天陈大同博士在我的机构里做合伙人,我们这些年有很好的朋友关系,同时互相支持,在理念上互相支持,我很荣幸能投展讯。 主持人:实际上北极光创投的合作团队也是在不断扩大? 邓锋:对,都是找一些业内有运营经验的人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