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转型推动融合 固网运营商更积极(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4:12 赛迪网

  【赛迪网讯】电信网络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运营商们都在积极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未来的目标网络将会以终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无所不在”的通信体验和开放式的多业务融合平台。正如本届香港电信展主题“Live in a digital world”所表达的那样,未来的网络将以Multi-Play为基本特征,技术已演变为实现高QoS/QoE业务的工具,“融合”成为了展会上的最大亮点。

  “融合”在中国也同样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所在。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电信运营商尤其是固网运营商为了应对转型需求,扩大收入来源,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以IPTV为典型代表的融合业务推广上,正在从实际上促进着电信网络和广电网络的融合,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网络融合“浪潮迭起”

  如果说三年前的日内瓦电信展让融合被业界从概念的理解转到了接受,那么本次香港电信展中丰富的融合产品和技术使得融合已经全面深入到了网络层、接入层、业务层。融合产品将成为未来几年电信市场的主导设备。融合性业务也将会成运营商搏击市场的一大利器。国际电信联盟权威人士预测:未来5至10年,数据通信将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流量的主流,网络通信中的多媒体、流媒体将成为广泛使用的常规形式。

  NGN和FMC是展会的亮点所在。尽管业界对于基于IMS的FMC演进策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从本次通信展上来看,基于IMS的NGN技术仍有不可阻挡之势。华为公司就在其展台的最醒目位置上展示了其基于IMS的FMC组网架构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但同时,也有一些厂商的NGN架构有意避开标准的IMS定义,似乎仍然抱着观望的态度等待IMS技术的完全成熟。UT斯达康公司的FMC解决方案是基于SIP来完成固定、3G、WiFi终端的接入和业务实现,但是其架构并不是完全按照IMS系统定义的模块来实现,带有自己的特色。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舒华英说:“目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正在推动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转型,它将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从用户层来说,将来要做到所有业务都可在一个平台上做,语音、视频都会有,主要是流媒体业务。其次,从接入层面来说,要做到无缝连接,用户可以做到无缝漫游状态。第三,终端层面上,要做到不管是使用什么网络、什么终端都有相应的对接。目前,全球电信技术已经具备了下一代网的可能性,终端上也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多模、多制式手机都将出炉。下一代网的主要问题将是政策问题、价格问题以及网络如何进一步演进的问题。”

  融合业务提升运营商收入

  随着时间的进展,固网运营商在和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比如传统语音业务收入下降、VoIP和移动业务对固网话音业务的分流愈加明显。固网运营商迫切地希望寻找到摆脱这一状况的方法,而融合性业务无疑给它带来了希望,IPTV、宽带门户等正在成为他们的战略性业务。融合业务已经和他们的转型战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本次展会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业务展示体现着各自转型的决心和举措,比如:中国电信继面向中小企业的“商务领航”后又推出面向家庭用户的协同办公等应用;中国网通不仅继承性地强调了IPTV,还发挥性地提出“采用IPTV技术推动农村

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作者:杨庆广

  中国网通CEO左迅生表示:“要突出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和灵魂,特别是中国网通要进行转型就更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以宽带作为基础来进行,所以在我们的展台上,以宽带为基础核心,体现了网通的各种解决方案,包括对企业的解决方案、宽带

增值业务、IPTV技术等,另外我们也展示了立足于宽带智能化家庭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说:“单一固网的发展将越来越困难,因为用户都在慢慢趋向于移动,但是单一的移动网将来也有饱和的时候,网络的融合能降低运营成本,业务的融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电信目前下大力气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依托我们现在的电话网、互联网、专线网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增值业务占中国电信整个业务的比例正在上升。第二,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宽带接入业务,现在中国电信的宽带接入用户已经将近3000万,每年还有600万—700万用户的增加。为了把这两块业务做好,我们需要信息服务的支撑,包括信息服务和各种行业的应用。中国电信目前没有移动牌照,我们的转型业务主要是以这三块业务作为切入点。为了支撑这三块业务,我们会有各种网络支撑手段,我们寄希望于拿到移动牌照以后开展第四块重要的业务,也就是固网和移动融合的业务。”

  此次通信展上,PCCW(电信盈科)的“Convergence”(融合服务)也被布置在显著的位置。虽然距离真正的FMC还有差距,“Convergence”面向商业客户的“IP CAMERA”(IP监控)和融合办公服务已经向用户展示出融合将带来的效率提升。自当年盈科数码动力成功收购香港电讯,造就了电信盈科,其不断完善固网业务,并通过并购优化移动网络资源,逐渐转型成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全业务运营商,“Convergence”服务的成功推广便是一个例证。

  IT加速向电信“侵蚀”

  此次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趋势,而以微软、IBM和惠普等为代表的传统IT企业参展则充分显示了IT和通信融合的趋势。他们与传统的电信设备制造公司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给传统电信厂商带来了冲击,也活跃、繁荣了电信市场。

  微软凭借自己在IT领域的先天优势,提出并实现了“Connected Service Framework”未来融合业务体系架构,集成了IMS、Web Service、消息类服务和视频流等服务。微软向人们展示了在其融合架构下的多种业务,Microsoft TV将IPTV与MSN和会话类呼叫相结合,使人们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可以在线接收及时消息并接收呼叫指示。微软还在展会上提供了多种业务展示,包括目前流行的移动固定无缝切换的VCC业务、用于企业应用的VOIP解决方案等。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认为:“运营商的强项在基础网络服务,擅长提供大众化的产品,而缺乏向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IT服务的经验。所以运营商要做好ICT集成服务还面临许多挑战,在利用好自身网络优势的同时,必须采用各种手段来弥补自身的缺陷。运营商一方面需要积极打造自己的ICT集成队伍,培养能深入理解不同行业业务流程和IT需求的专家;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展开合作。微软、英特尔等传统IT厂商的加入为通信展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比如开放系统、统一通信、体验营销等,其经验都值得传统电信企业借鉴。”(n101)

  作者:杨庆广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