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规模商用呼之欲出(1)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3:58 赛迪网 | |
【赛迪网讯】 时间:2006年12月5日 地点:亚洲(香港)国际展览中心中国电子报展位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晶 圆桌论坛嘉宾: 杨 骅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 陈山枝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战略部主任 孟 乐 鼎桥通信CEO 李 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无线网络通信集团副总裁 陶雄强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系统事业本部总裁 刘 鹏 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 商用化箭在弦上 路藕攀欠褚馕蹲?D-SCDMA已经实现了初步的规模商用? TD-SCDMA市场整体启动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杨 骅 我个人认为,实际上TD-SCDMA规模网络试验对TD-SCDMA走上商业化道路提供了最好的演练。当完成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工作之后,TD-SCDMA网络与产品的可商用性已经基本验证完成。另外,友好用户放号可以提升终端多样化以及对不同使用要求的验证,它会为TD-SCDMA实际的网络应用奠定一个基础。所以我个人认为,到目前阶段,TD-SCDMA已经完成了产业化的转变,可以满足未来随时可能启动的大规模商用要求。 陶雄强 我同意杨秘书长的观点,我另外补充一点,现在我们理解的“基本成熟”意味着在友好用户的放号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披露出来,需要不断完善以使产业链走向完全的成熟。所以,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友好用户放号阶段把整个产业链进一步向前推进。 作者:刘晶 李 勇 今年的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对TD-SCDMA的成熟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个过程是任何一个技术都必须经过的历程。从目前来看,我们所做的测试已经完全达到了商用所要求的标准。是不是市场能够真的接受?那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友好用户来亲身体验和感受。是不是他们还有更新的要求和想法以及更新的观点出来?所以,通过友好用户放号可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前期所做的工作是否已经完全达到商用化的要求。所以我觉得,试验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政府和我们所有的厂家都应该做好的,我们也相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充分证明TD-SCDMA已经完全具备了商用能力。 孟 乐 我谈两点感想:首先是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证明了端到端的方案。从去年一年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测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产品质量实际上是超过同一类产品同期水平的。有3个供应商参加了这个测试,另外还有15个手机厂商,他们都是交互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第二个决定因素就是要看终端和基站成熟程度的作用。现在我们的批量生产已经达到了可以商用的阶段,我们是有这样的能力的。现在我拿的手机都是有PS终端的手机。 刘 鹏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们认为,从多年来向移动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设备及最近测试的情况看,我们认为TD-SCDMA已经具备了商用条件。 运营建网还需统筹考虑 运营建网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应该更加关注网络的稳定性还是提前关注新业务? 杨 骅 我认为,商用化建网首先要解决网络的优化问题,任何一个网在组网的过程中,都要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从规模网络试验结果看,实际上基本的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商用化的要求。未来如果能够在建网过程中比较快地优化网络,才是整个网络最终符合商业化要求中最重要的一环。 陶雄强 我认为我们最关注的问题首先是设备的稳定和完善的问题。第二个才是新业务。将来TD-SCDMA整个产业链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一些新的业务。另外还有一个是后续发展的问题,我们的运营商要在网络上有更多的投入,他们会提升我们产业链和企业的发展。 李 勇 对前期的固网来说,有很重要的一条是运营商如何选好她的站点,在这个站点中如何开展TD-SCDMA业务。还有,大家现在碰到了基站的安装困难,我们和大唐一起共同致力于如何进一步降低安装和调试的问题,使我们的用户能更快速地使用网络。我觉得从目前我们的产业链来说,希望有更多的厂家在这个方面加大力度,共同推进我们TD—SCDMA的发展。 孟 乐 TD-SCDMA技术中目前最基本的技术已经成熟了,已经可以达到商用化的要求。对于大规模的商用化,则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而大规模的生产带来的是基站站点的准备、物料的准备,还有安装调试的准备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我们的网规。在过去两年中,设备已经符合了网规的要求,对于网规的工具已经开发出了很好的方案。这个网规工具不但是大规模TD-SCDMA商用应用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我们的用户要求来做这个网络规划。利用华为和西门子两个母公司强大的经验和优势,在商用过程中我们要逐渐把实力加强。 刘 鹏 我补充一点,从商用体验方面和我们这次展会上展出的设备看,我认为在规模商用建网的系统方面不存在过多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可能还要把手机终端尽快地完善起来。中兴通讯和大唐以及其他的芯片厂商也在共同努力。其实WCDMA现在在全世界推得并不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终端价格比较昂贵。因此我觉得,终端是我们产业链现在所有环节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网络试验的效果已经完全可以和G网媲美。 第二,3G是无线互联网中最有前景的,我们中国有4亿用户,但是用无线网的非常少,这是个大有作为的天地。目前大唐和鼎桥都在做,我们只是在做话音和中低速率传输。终端没有问题了,下一步我们要把它迅速推向商用。 第三点其实还有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客观地讲,很多运营商对我们的TD-SCDMA还不是那么信任,需要中国政府和运营商首先来支持我们自己的标准。因为我们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我觉得这一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推广通信技术时也是和国家的产业战略及整个国际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陈山枝 我觉得目前整个产业链已经成熟了,可以支持运营商在全网范围同时建网。就目前网络运营初期来看,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网络的优化和规划方面,目前大唐在整个网络的规划、优化方面有很多经验,也愿意和其他同行就网络规划合作,为运营商做好服务。 作者:刘晶 二是整个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终端、手机等产业链,这需要和运营商共同规划未来的业务发展,这样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升,使TD-SCDMA技术能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来看,TD-SCDMA整个技术标准后续的演进已经有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包括HSPA+、长期演进(LTE)等,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路线。另外,TD-SCDMA LTE方案已经被纳入到3GPP会议文件中,已经解决了TD-SCDMA长期演进的战略性问题。所以我说,和运营商共同合作能够解决TD-SCDMA未来的产业化问题,包括技术标准的演进。 产业链瓶颈已突破 有报告显示产业链搭建仍是一个瓶颈,情况是否如此? 目前产业链应该如何提升TD-SCDMA的应用问题? 杨 骅 我觉得该报告有一些问题。第一,任何一个大的产业链都是由多厂家共同搭建的,而不是某一个厂家搭建的,一个厂家很难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好。运营商选择3G也是在选择产业链,从这一点讲这个报告是错误地理解产业链的构成了。产业链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厂家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中有她核心的价值,比如芯片企业在芯片上体现她的价值,能够做出很好的贡献;比如仪表测试企业,她可以提供大量的仪表,所以这个报告有一点片面。 第二,它没有正确理解我们产业当中企业自身的力量,其实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各个链条必须是一个相互配合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所能够直接关注的是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比如诺基亚在终端和系统上同时进行开发,所以她在系统和终端方面做得比较快。另外比如大唐或者中兴其实也都在做。中兴现在也有很好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是从接入网到核心网到业务平台到终端都是完整的。所以我觉得该报告对我们产业链的厂家不了解,我们现在产业链的合作方式已经形成了如中兴、大唐的产业链单元。所以我认为,整个TD-SCDMA的产业链发展是比较健康的。 陶雄强 有关产业链的问题我想再补充说明一下,目前手机芯片已经有5家企业在做,系统厂家目前有4家,终端企业有10多家,还有仪表企业现在也有多家,目前我们的产业联盟成员已经有38家,这38家都是组成了完整产业链的成员。目前4个系统厂家都在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中兴、大唐都有自己的系统。我们也有自己的终端,同时我们和诺基亚一起参与投资凯明公司,这个公司是专业生产芯片的。 李 勇 目前该报告我还没有看见,但是有一点我要讲,一个技术首先要看社会的投入力量,看它是不是被大众接受。TD-SCDMA从一二家企业投入,发展到现在有这么多的厂家在共同投入,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也是目前TD-SCDMA完全具备商用条件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个过程是所有的技术,不管是TD-SCDMA也好,还是WCDMA也好都要共同走过的。 孟 乐 我要补充一点,从TD-SCDMA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产业链的环节都由很多的厂家来共同做同样的一个环节。试验结果表明,TD-SCDMA已经达到了商用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对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多个厂家都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 作者:刘晶 刘 鹏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现在参与的厂家和运营商不少,包括诺基亚等国际性的大公司,问题是这些厂家都是在商言商,如果看到中国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国家会支持,我觉得这个产业链的完善就指日可待了。中兴通讯积极支持TD-SCDMA,我们在网络平台、终端方面都有产品和解决方案,我认为不存在端到端的问题。问题是TD-SCDMA终端的种类还比较少。目前WCDMA的终端已经有200多款了,我们TD-SCDMA的终端大概是几十款,如果我们也能到200多款,那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了。第二个是我们能否迅速把终端的价位拉近到2G的价位,就是降低它的价格,我认为这个是要解决的。我认为这个解决了就不存在刚才主持人说的问题了。 陈山枝 我还没有看到这个报告。就目前来看,针对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严格来说还没有一个厂家能够提供所有的产品,包括诺基亚,也并没有提供芯片,所以需要多厂家合作。TD-SCDMA标准和其他两个3G标准一样,更需产业链合作,并不是一个厂家能严格意义上提供所有的解决方案。运营商需要端对端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多厂家的合作。所以今天看多厂家的合作,尤其在系统设备方面形成了大唐和阿尔卡特,华为和西门子,中兴和爱立信等产业单元,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家会介入这个领域。所以今天的产业链已经完整并且成熟。我相信今天大家谈的终端的瓶颈问题不会是问题。毕竟3G上市之后,除增量外,还有一些存量用户会转向高端,所以我相信这么庞大的市场,只要他们用了,就不会流失了。所以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介入。 产能需随市场而动 目前产业链供货准备如何? 怎样满足市场启动后运营商对大量设备的需求? 杨 骅 现在我们的企业在面对越来越大规模的市场。现在看,很多系统厂商都已经具备大规模供货的能力,终端厂商在开放的后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产品,使得其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当然随着市场不断增大,产能会逐步饱和,所以厂商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逐渐来调整她的产能。目前就产能来说,完全能够满足未来市场对3G的供货要求。 陶雄强 我们是跟诺基亚合作,专业从事生产制造的系统设备商,同时承接工程和设备服务等工作。今年为止我们已经做好了量产的准备。 作者:刘晶 李 勇 对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来说,我们和大唐签署了协议,共同生产TD-SCDMA的设备,在2005年年中的时候,我们的产能就达到了月产500套,完全满足了目前所需要的规模商用需求。在今年的下半年,大唐集团还和我们达成了进一步协议,产能将会进一步扩展到月产1000套。对我们来说,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产能扩充。对于我们来说,扩大产能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问题。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其他的设备制造商也和我们一样不存在产能问题。 孟 乐 我觉得这是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按照市场的需求短时间内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我们目前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阶段,如果市场需要2000多套或者是5000多套,我们会在短时间内满足这个要求。 刘 鹏 我介绍一下中兴的产能情况。应该说中兴有70%以上的业务都是无线的,所以产能不是很大的问题,比如我们首期规划是月产1000多套。 陈山枝 大唐在制造方面是虚拟制造,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合作提供相关的设备制造。我们和上海贝尔已经有很好的前期合作,目前大唐和阿尔卡特高层进行了多次会晤,达成共识,把大唐和阿尔卡特的合作上升到集团公司的高度。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作也会利用全球的供应链来支持大唐的TD-SCDMA,我们也会充分利用阿尔卡特的生产和制造经验来进行TD-SCDMA设备的制造。 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TD-SCDMA市场到底有多大? 建网初期应规模铺网还是进行热点建设? 杨 骅 我觉得未来TD-SCDMA的市场规模将取决于市场对TD-SCDMA的信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从现在来看还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一个技术和标准如果在中国能够得到成功的商用,它将会成为全球的趋势。所以由此看来,只要在中国能够获得成功,它必将大规模地向国际市场发展。所以我认为,TD-SCDMA市场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我们对它要有信心。 虽然在3G的发展过程中,各运营商根据自己的条件不同都有不同的策略,但就TD-SCDMA未来的发展来说,因为现在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什么类型的运营商来使用TD-SCDMA,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方案。我个人认为,由于中国目前可以分为两类运营商:一类是固网运营商,一类是移动运营商,从固网运营商看,由于要快速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非常快;而从移动运营商来看,因为其有非常丰富的网络经验,所以会快速促进TD-SCDMA网络的应用。所以未来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会对TD-SCDMA整个产业有非常强劲的需求。 陈山枝 刚才我提到中国目前的用户只有4亿户左右,普及率只有30%多,和欧美国家的80%、90%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大概保持了一个月的移动用户增长是500万—600万户,并且持续了30个月。我当时印象很深,看今年IEEE通信杂志的时候,它提到2008年主要看什么?一个是看中国的奥运会,还有一个是TD-SCDMA。我们估计到2010年中国的移动用户会发展到7亿户。从整个欧洲市场看,用户数达到1亿户,足以支持一个标准非常成熟,包括价格成本的下降。所以我相信TD-SCDMA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中国。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相信中国未来TD-SCDMA商用化会带动全球通信业走向国际市场,包括运营业和制造业,这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HSDPA扫清发展迷雾 目前整体产业链对HSDPA的准备情况如何? HSDPA的发展路线图是什么? 作者:刘晶 杨 骅 这次展会大家也看到,有4个厂家都已经推出了HSDPA的商用化系统。从系统来讲,我认为HSDPA已经具备了商用的能力。目前一般的规律是先有系统后有芯片和终端,所以芯片和终端的推出会稍微滞后一点。目前我们只能提供HSDPA的数据卡,到明年年中才能生产出手机来。 孟 乐 在明年年初我们可以推出HSDPA的基础设施。但是如刚才所说,终端大概是明年年中可以准备好,对于其他的技术是要等基础设施先好,然后终端就可以弄好。我们的运营商也很关注HSDPA的发展,鼎桥明年年初可以推出HSDPA,手机在明年年终可以准备好。 刘 鹏 HSDPA对下一代的数据网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能不能让运营商建立信心。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推出了HSDPA设备,已经有了商用的经验。对于TD-SCDMA来说,如果要推出它,运营商一定会问你这个和宽带怎么样结合?现在我认为HSDPA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的推出时间表应该是在明年的下半年,包括从系统一直到终端。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和大唐一道,能够再往前迈一步。因为国家正在制定第四代的无线宽带移动标准,我认为这对TD-SCDMA是很好的机遇,因为我们的带宽比WCDMA的宽。我觉得毕竟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可能将来拥有更宽带宽的宽带移动网络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也希望TD-SCDMA联盟和我们企业一道,达成共识,在发展规划中把TD-SCDMA的大旗继续举起来。我觉得这对未来运营商建立信心非常重要。 陈山枝 大唐在展会上展示的HSDPA达到了2.8Mbps的传输速率,明年第一季度我们会推出多载波的,将达到10Mbps。2008年,会使HSPA+上行10Mbps、下行40Mbps。当然后面还会有演进,如LTE。我们比较关注整个技术与标准的演进。 陶雄强 普天HSDPA的解决方案在展厅里有演示,我们正式的版本发布将会在明年年初。(n101) 作者:刘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