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信息产业:自主创新闯"三关"(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3:37 赛迪网

  【赛迪网讯】在“200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产业融合与企业持续创新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给信息产业带来了新气象。创新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灵魂。虽然本届年会的主题之一是企业持续创新,但不约而同,众多业界人士将目光聚焦在企业自主创新上。

  技术:自主创新突破口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多个场合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说:“国家要建创新型社会,把信息技术的创新作为国家产业提升的优先发展的突破口。”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以专家身份在年会发表的演讲中,用一组数字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技术追求上尚要走的一段长路。他引自海关的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IT产业产品是1601亿美元,比美国的1451亿美元多,也首次超过了当时欧盟25国总和的1390亿美元,总额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他说在芯片领域80%以上的专利,数控机床等领域70%以上的专利,汽车领域90%以上的专利和光纤领域100%的专利则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来自联合国的一份统计报告说,早在2002年时,全球共有跨国公司总数64000家。这64000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总产出的将近50%,世界贸易的60%,国际投资额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国际研发的90%。

  从2002年到2006年的产业发展,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积累与进步,但无疑技术突破之路并非坦途。

  有26年投资历史的西欧老牌风投资本Atlas Venture Global Fund于今年4月在上海设立了首家中国分公司。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张鸽长期驻伦敦办公,工作地点的变化使她有机会对比中外企业间在技术上的差距。她坦言,从某些技术的先进性而言,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来自江苏的新潮集团,是

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也是有着黑马潜质的企业。这家源于一家行将倒闭的电子管厂的企业,十几年获得超常发展,新潮科技总裁王新潮表示,在发展历程中,技术的领先成为他们发展的重要诀窍。在获得资本和市场的同时,新潮集团将技术作为投入的重点。王新潮说,他们直接在国外实验室购买了6项专利,在进行成功的产业化转化后,又重新申请了6项专利。至今为止,新潮已经在半导体领域申请了37项专利,而其中17项是发明专利。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其他的优势整合,把竞争对手甩在后面。

  资本:自主创新支持者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需要资本的支持。

  作者:张自然

  以中国电信业为例,中国电信业每年数千亿的投资,创造丰富的产业机会和市场机遇。而中国企业要在自主创新上进行突破,则需要获得资本的持续青睐。

  近五年来,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对信息产业的投资热情正在不露痕迹地开始降温。张鸽提供了一个粗略数字,在风险投资领域,每个季度的投资总额中,过去电信和IT行业的投资比例占到80%左右,而新近,这一数字则悄然下滑到60%左右。而生命科学、

能源等新兴学科或是传统行业获得了资本更多青睐。

  分析其中原因,之所以风投资本发生口味转移,张鸽认为这与信息产业没有带给风投资本持续的投资冲动和投资热情有关,她认为,团队、技术含量和围绕投资项目而设计的商业模式不尽理想,是促使风投资本发生口味变化的重要原因。而有活力,更加本土化的团队组合,更高的技术含量,更有生命力的创新技术和更为合理、更有商业前景的商业模式,才能吸引风险投资的身影持续留在信息产业辛勤耕耘。

  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和经营好自身的独特优势获得资本的支持,为企业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提供持久的资本支持,是中国企业创新路上要解的“痛”。

  产业和企业发展如何持续吸引资本的青睐和支持,也成为本次年会研讨的重点之一。而研究机构也关注于此,为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嫁接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院长刘烈宏认为,作为国家一类科研单位,赛迪集团有着长期从事产业政策研究的独特优势。有能力和有责任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产业人士和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企业和企业家搭建充分探讨产业和企业发展、产业与市场、产业与资本良性互动的平台。

  市场:自主创新的归宿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契机,离不开对市场机遇的把握,离不开对自身的经营。而中国企业无论对市场机会的开拓与把握,还是对企业自身形象的经营上都尚需努力。

  王新潮曾经把新潮集团十年的快速成长归结为两次大的市场机遇的造就。一次是1998年,国家打击走私活动,这直接带给新潮可以填充的大片市场空间。

  另一次,则是去年广州等地发生了“

民工荒”。在这些事件背后,新潮敏锐地嗅到市场的气息,并大胆出击,投资10多亿元进行产能扩张和规模经营,到现在为止,新潮已成为中国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一只“大鳄”。

  个案本身总具有独特性,但从新潮身上,中国企业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在自主创新路上走得更远。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企业在市场上也是这样。张鸽说她认为中国企业在自身形象的展示与经营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很大,而不善于经营和推广自身形象,既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市场开拓,也降低了资本对企业的关注与青睐度。中国企业掌握更多一些经营自身形象的技巧,对于发展有利无害。

  因此,只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才能带来信息产业的群体突破。(n101)

  作者:张自然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