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联盟内讧折射产业长路漫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 11:29 ChinaByte | ||||||||||
不知是不是宿命,几乎中国所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都历经磨难,仍不能修成正果,前路多歧,现在的EVD也是如此。近日,EVD产业联盟秘书长、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向媒体透露,为了有力地阻击日本两大高清影碟机与碟片标准——蓝光DVD和HD-DVD的大肆入侵,根据EVD产业联盟内部会议最新达成的协议,创维、凯诚高清等18家主流家电企业将在2008年停止生产DVD影碟机,仅专门生产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标准EVD影碟机。但是,话音未落,创维、新科、海尔、长虹和夏新等碟机制造商就对张宝全的言论予以全面反驳,认为EV
据介绍,为了避免在中国高清影碟机与碟片领域重演“国外巨头索取高额DVD专利费”的悲剧,顺利推广EVD影碟机,国美与众多影视内容商、家电制造商等联合在今年10月份成立了EVD产业联盟。但是,联盟成立不到两个月,所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引起了内部的内讧,这不能不让人对EVD产业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可以说,EVD与蓝光DVD和HD-DVD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向厂家收取高昂的专利费,但是,若没有技术作坚强的后盾,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会为了一个空头的爱国主义、民族情结去支持并购买EVD的。事实上,这也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消费者花了钱,当然希望能够获得优质的服务,如果不能令其满意,他们当然有权利选择其他同类产品。也许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口头上支持一下是可能的,但真正要用行动掏腰包去支持,恐怕都要考虑一下这样做是否值得? 尽管张宝全始终强调,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快速发展并壮大EVD产业,但是,壮大EVD产业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首先必须有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作基础,否则,其他的一切只能是空谈。而EVD产业之所以始终无法发展并壮大起来,也是因为存在着技术短板问题。 EVD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国际组织不承认EVD标准,决定了它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其次是作为EVD最重要配套资源的EVD光盘,内容短缺、价格偏高,老百姓无从消费,也消费不起。再次是EVD光盘容量偏小,不足蓝光DVD和HD—DVD容量的一半,也成为制约因素。随着消费者品位的提高和蓝光DVD、HD—DVD价格不断下降,EVD的优势将被逐步淡化。 表面看起来,这是三个不同的问题,但归结到一点,实质上就是没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所致。针对第一点,张宝全认为,中国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碟机市场,如果EVD能达到这样的普及程度,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打破技术壁垒,得到国际标准组织的承认。但是,如果没有技术作基础,请问这个全球最大的、已经被蓝光DVD、HD—DVD占领的市场, EVD如何去占领?对于第二个问题,张宝全认为,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仍在技术上没有解决这些关键的核心问题,请问,又如何叫人相信在短短时间内能够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呢?所以说,有人认为EVD很有可能重蹈当年超级VCD的覆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由联盟决定停产DVD,似乎涉嫌市场垄断,因为这本应由消费者和市场来决定,若联盟一定要强行推行,不要说消费者不答应,说不定还会导致刚刚成立的联盟的分裂,毕竟这涉及到厂家的切身利益,肯定会有很多生产厂家会因为利益的考虑而退出联盟的。事实似乎也应证着这一点,针对张宝全的说法,各生产厂家纷纷表示,支持EVD,但不会贸然退出DVD。 EVD产业联盟成员之一的新科电子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目前仍有1.5亿台DVD碟机出口,一下子停产DVD不理智,新科将会根据市场需求同时生产DVD和EVD。”而长虹数码科技公司则表示,停产DVD只是EVD产业联盟单方面的说法,并不代表企业。甚至有部分厂商认为,由张宝全一人来掌控EVD产业的话语权并不合适。 另外,家电零售渠道商国美和苏宁与永乐也表示,DVD仍是目前碟机市场的消费主流产品,EVD所占市场份额十分有限,在一两年内很难取代DVD,作为渠道商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不会将DVD全部撤柜。 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渠道商的看法,都说明了作为一种产业和技术,EVD必须深练内功,真正从技术上压倒DVD,只有技术上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而靠行政手段是很难真正令自己强大的。通过这次联盟内部的内讧,我们可以看出,EVD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绝不是可以一蹴可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