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Web2.0前赴 手机2.0后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 14:51 ChinaByte

  今年年初大炒特炒、令业界趋之若骛的web2.0似乎已经走入了穷途末路,但是,业界的概念真是层出不穷,web2.0的伤痛还没彻底痊愈,手机2.0又来了,据媒体的报道,现在很多企业又紧紧地盯住了手机2.0的商业机遇——真是体现了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由于手机2.0是对web2.0的复制和模仿,所以,在描绘手机2.0的“如花似锦”的前途时,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web2.0大起大落的惨痛经历。

  虽然回忆有时是痛苦的,但却是必须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并进而指导今后的行动,回顾web2.0之于手机2.0的意义,正是如此。从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媒体的追捧到现在的裁员、风险投资的撤离,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最开始是国内web2.0的急先锋博客中国连连裁员,后来是敏思博客的倒闭,随后,视频互联网领军公司新传国际宣布裁员降薪,再后是光芒国际宣布对市场及内容部门进行调整,裁员近30人;之后,磊客中国、千橡等公司也纷纷跟进,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瘦身行列中来;紧接着MySee总裁高燃、大旗网总裁兼总编辑马晓霖离职事件……一时之间,web2.0从业者人人自危。

  另一方面,资本对于web2.0的态度也逐渐由青眼有加转为撤离或者谨慎观望。据创投公司华兴资本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内VC投资多达5亿美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都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包括奇虎、千橡等公司都是受益者。而进入下半年后,VC对国内互联网的热情却骤然降温,鲜有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个案。这似乎宣告了自2003年发轫、2005年蓬勃发展并且于今年年初达至顶峰的web2.0,已经偃旗息鼓并提前进入了严寒的冬天。

  其实,仔细分析起来,不管是网站裁员、高管离职还是风险投资撤离,都是此前热炒的恶果。没有吸引网民的、区别于web1.0的杀手级的应用,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仅凭概念只能在短时间内集聚人气,吸引眼球,从长期来看,用户最终会选择逃离的;这又反过来影响着盈利模式的探索,而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永远是web2.0的心头之痛;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又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再加上炒作带来的激烈竞争,于是,web2.0迅速走向衰落是再正常不过的。毕竟,资本是现实的,逐利是其本性,投资者需要的是回报,而不是创意书。于是,投资者从原来的疯狂回归到现在的理性。

  正是在web2.0走向没落之际,手机2.0又走进了业界的视线。但是以PC为终端的web2.0服务尚且没有未来,难道以手机为终端的手机2.0应用服务反而会有光明的前途?

  先来看看手机2.0与web2.0相比的优势,从内容上来说,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可以添加有用的本地化内容,因为人们倾向于将手机随身携带,而且手机还有一些附加功能比如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可以激发灵感。

  再从研发环境上来说,也确实不似web2.0那么浮躁。因为对Web2.0比较熟悉的国际风险投资,对有中国特色的手机应用并不了解,而目前这种相对“清净”的融资环境,也使2.0的手机内容创业者能静下心来扎实做事。

  虽然如此,但我们一直强调只有内容和服务才是web2.0以及现在的手机2.0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可当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审视现在的手机2.0时,我们才发现以上的所谓优势丝毫没有在内容和服务这个根本问题上有令人满意的表现,所以,这些优势并不足以证明手机2.0会成功。不只如此,它还有web2.0所没有的劣势。第一,手机2.0事实上是对web2.0的复制和模仿,或者说是一种简单的移植,但是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固有局限性决定了许多Web 2.0服务如果不加以变通适应这些局限性的话,将不会良好运行。第二,在手机上收发数据需要受到电池耗电量的制约,受到闪存卡大小的约束,而高速数据接收的资费也相应会相当昂贵。第三,手机领域的竞争门槛相对较高,而且手机上的营销和互联网营销很不一样,从用户到手机终端制造商,以及运营商,整个产业链都不同,这需要时间积累真实的用户和流量。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手机2.0对3G 的依赖,但众所周知3G在我国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这也大大地影响了手机2.0应用前景。

  所以,如果没有内容和服务作基础,没有以用户体验作向导,笔者认为,web2.0没有希望,手机2.0也是如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7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