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国际化的焦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14:11 赛迪网 | |
【赛迪网讯】明基急于对自有品牌身份的确认而将自己推向这场难以掌控的并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企业身份焦虑的一个缩影。 今年9月,明基停止注资德国手机子公司,这给该公司投资西门子手机失败做了最后宣判。前阵子,TCL也以同样的命运退出“欧洲市场”。 大多数公司并购失败的原因都有其共同之处:比如目标不切实际,缺乏对并购市场的了解,或者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出现管理失控。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企业身份焦虑的一个缩影。 对于企业来说,焦虑的产生有时来源于外界的巨大压力,有时还来源于自身的过高定位与目标设定。适当的外界压力能够促使其适当地战略调整,但设定过高市场战略目标时,企业通常难以按照稳妥的商业逻辑,有时还会表现得急功近利。 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整件事情没有错。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本来就应该有这种理想。但是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太急了,时间点早了,所以还是冒了风险。” 明基寄希望于通过这次并购来获得世界级品牌的延伸,未能顺利如愿。其实,通过海外并购并不见得是最适合的国际化扩张途径,特别是企业还处于国际化经验的不断积累中更是如此。据有关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2001年中,日本15家最大公司的海外并购案中只有4例获得成功。 对国内企业来说,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张至国际市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促使其进行主动变革的一个推动因素,但是跨国并购并非惟一选择。 如TCL在国际化的征途中还做了其它尝试—1998年,TCL以越南市场为突破,尝试其自主品牌迈出国门并取得成效。随后,TCL又在此基础上向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地进行市场扩张。近五年来,TCL在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平均增长已达34%,利润平均增长20%。 据悉,尽管明基在其跨国并购中受挫,但其也在累积经验。目前,明基在中东等地已有16000个经销商以及100个代理商。 中国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继而缓解做大、做强的焦虑,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自由品牌的国际化拓展,最需要的还是脚踏实地。(n101) 作者:唐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