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数字电视资费涨价有失公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4:55 ChinaByte

  来自《南京晨报》的消息称,南京市将于11月27日举行有线数字电视维护费收费标准听证会。根据提交听证会的听证初步方案,该市有线数字电视维护费的收费标准每户每月拟从现行的有线电视维护费15元涨到27元,比现行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多了12元。目前该市有线电视的收费标准从今年4月1日起涨为每月15元。有线电视经历了模拟向数字的转化之后,运营商却酝酿涨价,此举有失公允。

  南京广电公司酝酿的涨价行为,不但有失公允,不客气的说还过于霸道,而且没有给用户保留一点选择的余地。为了普及数字电视,一些地区以“关闭模拟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威逼用户转换数字电视,这意味着用户只能选择数字电视,还要忍受数字电视涨价的无奈,南京广电此举真是阴损老辣。

  再看南京广电公司对

数字电视涨价给出的解释,更是让人觉得荒诞不惊。南京广电公司方面表示,数字电视维护费拟提高到每户每月27元的理由有:一是有线数字电视作为一个新的技术系统,将向用户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亟需制定相关资费标准;二是制定有线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标准,将有利于南京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期间,广电公司需要为67万直接收费的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每户配置一台基本型数字电视
机顶盒
;三是制定有线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标准,有利于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数字电视资费涨价的三个理由,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诚然,有线数字电视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系统,难道这就是涨价的理由吗?有线电视的运营商广电公司有义务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技术,绝不能因为使用了新技术就要涨价。众所周知,随着技术的成熟,运营商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从有线模拟电视到有线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的传输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运营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此时涨价,又是为何呢?以启用新技术为理由涨价,其实质就是借机谋取暴利,除此以外似乎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不可否认,南京广电公司将有线模拟电视传输网络升级至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网络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以升级为由向用户涨价就合理了吗?不少用户经历过类似的技术转换,当中国最早的模拟移动电话关闭时,运营商建议模拟移动电话用户转换为数字移动电话时,还对模拟移动电话用户给出了不少补贴。南京广电公司的举动恰恰相反,当有线模拟电视网络升级至有线数字传输网络后,南京广电公司召开听证会试行涨价,这难道不是背道而驰吗?对此,南京广电解释是,由于为每位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了一台基本型的数字电视机顶盒,这花费了一笔巨额成本,但这也不能成为有线数字电视涨价的理由。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讲,由有线模拟电视网络升级至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属于一种正常的升级,广电公司作为一个赢利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此次升级的成本买单。广电公司将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的成本变相分摊在用户身上,实在有失公允。

  南京广电公司对于数字电视资费涨价的最后一个理由就是,涨价有利于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南京广电公司的说法,如果有线数字电视资费不涨价将很难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现有的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络升级,与有线模拟传输网络相比,更方便管理。以往,广电公司要想对欠费用户进行拆除,必须到现场切断用户的线路,升级至有线数字传输网络后,管理人员只需要在局端机房进行一些设置,就可以解除欠费用户的信号传输。显然,有线电视网络升级至数字网络后,广电公司的管理变得非常方便了,这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运营成本。成本降低了,南京广电却口口声声的喊着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提高有线数字电视的资费,这岂不是涉嫌“欺诈”消费者吗?

  不过,令人敬佩的是,南京广电公司还对用户制定了“优惠”措施:对于家庭用户同户同址用户,使用第二个及以上终端(通俗地说,就是家庭使用两台及两台以上电视机),但不超过4个终端的用户,不再收费。其实,在有线模拟网络时,家庭同户同址拥有多台电视机的,也不需要单独交费,试问南京广电公司的“优惠”又有何意义?

  对于用户来说,关闭了有线模拟电视传输网络之后,有线数字电视成为用户唯一的选择,此时南京广电打着技术升级,运营成本提升的需要涨价,公道吗?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