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英特尔研发80核革命性架构CPU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9:24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消息】四核、八核甚至是六十四核之后,处理器又将会向何方发展,作为业界的领导者,英特尔给出了答案--万亿级计算(结构)。它将实现80个内核,256GB/s的移动运算,1万亿次的运算功耗为98W。

  在昨天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 举行博士后工作站授牌仪式暨“开放日”活动上,英特尔资深院士首席技术官(CTO)Justin R. Rattner和英特尔处理器实验室总监Joseph.D.Shutz首次在中国公布了万亿级计算的发展蓝图。

  在万亿级计算的蓝图中,处理器“核”的数量不再成为决定性能的绝对因素,包括硬件线程、缓存和新的应用软件在内的诸多因素,将会共同左右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而内核的数量的变化,起到的作用将低于10%.

  作为英特尔首席计数官的Justin R. Rattner,早在英特尔还是一个内存储器企业的时候,就已经在公司上班,对于英特尔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他的回答拥有着非常高的信服力。在谈到万亿次计算时,Rattner表示,虽然处理器中会集成80个内核,但是在其整体的设计工作当中,英特尔会确保每个内核具有多线程、超线程的能力。

  在2010年或者更远,万亿次计算产品问世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每个核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超线程能力,比如说每个核能够处理四条线程。因为如果让每个核都具有多线程的能力,便能让缓存带宽应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未来人们会看到在一个系统当中,在一个处理器当中会有不同类型的核,在万亿次级计算的处理器当中,虽然所有的核在架构上都具有兼容性,但这绝不意味着所有核都是相同的,英特尔一定会对不同核做专门任务的分配。比如有一些核是做了媒体和图形功能增强的,有一些核是做网络和通信功能增强的,还有一些核是负责安全。但是它们会共享同一套指令组和共同的架构的基础,这样的一个设计对于编程工作来说,可以让编程变得尽可能简单和具有前后一致性。

  但是让业界有些遗憾的是,万亿次计算要想应用在工业中还需要5--10年的时间,但是作为取代多核技术的应用,万亿次计算将会在未来逐步完成过度。Rattner昨日接受eNet采访时表示:“我觉得未来多核产品和万亿级的处理器的发展将会出现重叠的过程。多核不会直接生硬的切换到另一个产品,我估计这两类产品在未来几年会共存。”

  在回答eNet关于两者换岗的时间表时,Rattner用“不会少于五年,也许十年”作为回复。Rattner解释道:“因为万亿级的问题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性,它听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它在处理器和架构方面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

  Rattner同事还希望,这个革命性的架构,不是仅仅由英特尔一个企业来完成的。它还需要整个产业应该一起来充分利用这样的技术,只有在某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产品随着软件的成熟,它应用的成熟会扩大市场。(记者 王恩斌)

  作者:王恩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