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多舛命运下被动前行(1)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14:02 赛迪网 | |
【赛迪网讯】 逼出来的EVD联盟 自去年2月成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后,EVD便似乎在如何产业化面前迷失了方向。在先后经历了高清格式大战、阜国危机以及来自国际下一代高清碟机标准BD和HD DVD的冲击后,EVD逐渐失去了昔日的万丈豪情。不过,这种沉默在国际DVD论坛发布针对中国地区的HD DVD版本的格式规范后,便即刻被打破了。 据记者了解,中国版HD DVD规范是中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向DVD论坛提交建议后通过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田玉静表示,中国版HD DVD规范有望改变中国企业对蓝光标准贡献较少的局面,并有望使采用蓝光标准的中国DVD制造企业,通过专利互换等方式降低专利使用费。 而在国际大舞台上,近两年在全球两大消费电子展美国CES和德国IFA上,以BD和HD DVD为代表的新一代蓝光高清碟机标准的博弈都成为最大亮点。毫无疑问,两者已逐渐成为业内热捧的新一代碟机标准,而HD DVD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也逐渐升温,并有一些新品推出。 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背景下,EVD阵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先是强烈谴责中国版HD DVD“出卖主权”的行为,紧接着又推出国美成立了中国EVD产业联盟筹委会。该联盟确定了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为EVD联盟主席,而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当选为EVD联盟秘书长。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光盘产业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薛巧根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碟机厂商、内容商、渠道商共同成立EVD产业联盟是件好事,对保护碟机行业有积极意义。此外高清技术融合后“优势互补”、知识产权问题得以合理处置,也让参与企业得到更多好处。 据记者了解,早在两年前,EVD在同HVD、HDV竞争行业标准的大战中最终胜出,随后联合硬件和软件厂商成立EVD联盟,而此次成立的可谓新联盟。此外,当时专家也预测蓝光DVD和HD DVD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尚需3-5年的时间,而EVD也保守地认为其在中国市场产业化至少有三年左右的铺垫期。然而两年后,在HD DVD中国区版本格式规范迅速发布后,EVD才真正意识到危机来临。蓝光阵营的加速前进,大大缩短了EVD产业化所谓的缓冲时间,因此EVD联盟选择此时成立多少带有被“逼”的成分。 南下收获“口头”支票 联盟成立后,身为联盟秘书长的张宝全便迅速南下深圳寻求支持。今典集团企划部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此次时代今典与创维、万利达、清华同方、步步高等12家中国主流碟机企业就联盟规则、新产品计划、新价格机制等进行了商讨,并获得了全面支持。 新科电子销售中心副总经理樊文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EVD此前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同时EVD也意识到,各企业只有走到一起,各高清格式技术只有融合起来,才能做好中国高清碟机产业,这是EVD产业联盟成立的主要目的。下一步,EVD产业联盟将加快EVD的产业化进程。而新科EVD2代高清碟机新品也将于近日推出。而创维、夏新、东门子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将在12月上旬推出EVD2代新品碟机。 碟机厂商的积极回应似乎点燃了EVD沉寂两年的激情,而EVD联盟的如意算盘能打响吗?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担心地指出,此次EVD联盟和企业之间只是口头承诺,并未达成更有价值的书面协议。企业这种口头承诺到底有多大实际效力,而12家企业到底会出多大力去推EVD2代碟机,我们均不得而知。退一步讲,即便推出了新款机器,但如果产业化表现继续处于低迷状况的话,谁又能保证这些企业继续投资EVD的热情?低迷情况下劳燕分飞这种事情本身就有前车之鉴,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降成本选择“中国芯”? 据记者了解,这次成立的EVD新联盟最大特色是原先竞争双方EVD、HVD将实现技术融合,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 作者:胡洪森 今典集团企划部发给《中国电子报》记者的文件中显示,上海晶晨加入EVD联盟,解决了EVD芯片“中国芯”问题,为碟机企业提供了多种功能和多种技术方案的选择。而EVD“中国芯”的解决将使EVD芯片成本下降50%以上。更有人乐观地认为,EVD全面使用HVD芯片后,成本变得将和普通DVD的价格不相上下,这样对EVD产业化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这又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当初EVD、HVD口水大战时EVD嘲讽HVD“只能实现70万像素,比标清100万像素还低,只是比一般DVD略有提升,根本达不到高清”的“口实”,今天双方如何又走到一起了呢? 而在这时,国内某媒体爆料EVD将终止与原先芯片提供商美国LSI Logic公司的合作,转而全部使用HVD芯片。 不过EVD产业联盟却在第一时间给《中国电子报》发来声明对此事合作终止予以否认,并声称多样性是市场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快EVD产业的发展,联盟仍将一如既往地和各方寻求更广泛合作。 不过令记者生疑的是,既然技术不相上下,而且成本却只有美国LSI Logic公司芯片的一半,为何联盟不选择全面使用上海晶晨的方案,而选择两者都使用,这又是出于何种心态?记者试图联系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和上海晶晨半导体CEO钟培锋,想了解EVD在芯片选用上该如何权衡HVD和美国LSI Logic公司这两者关系时,双方都没给予明确答复。 薛巧根担心地指出,短期内EVD价格下降到与DVD同等价位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当产量达到很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价格上的大幅下降。另有专家指出,在上海晶晨钟培锋也被选为EVD联盟副秘书长后,EVD到底该如何权衡、协调两个芯片提供商之间关系将变得尤为微妙。 片源问题短期仍难解决 退一步讲,即便国内碟机厂商纷纷兑现诺言推出EVD2代碟机,如何解决好片源问题依旧是摆在EVD产业化面前严峻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历经两年的产业化发展,目前EVD的内容还是当初为推广数字影院而建立的影片库,到现在还得不到很多电影公司的认同,其原因就是其只局限于中国市场,而不适合其他国家的需求。而目前在播的EVD高清影片中,大部分都是内地或港台的电影,美国大片基本看不到。这无形中造成了EVD节目源瓶颈日益突出,如果得不到好莱坞、华纳等电影制造商的支持,即便是再低廉的EVD也将失去吸引力。 有专家向记者透露,虽然米高梅电影公司、21世纪福克斯公司、派拉蒙公司已经开始授权EVD碟片的制作,不过国内猖狂的盗版形势使他们也有所顾虑,到底真正能有多少影片可以上市,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薛巧根同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段时间片源稀少问题依旧是限制EVD快速产业化的瓶颈因素。 一位业内人士总结指出,无论从芯片技术还是从成本价格考虑,EVD各个环节依旧处于产业化初期状态中,相对两年前的产业化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而在HD—DVD中国区版本的格式规范发布后,EVD只是作出了“被动”改革举措。他同时指出,共同赢利,是EVD产业链各企业结盟的真正原因,而EVD要获得市场认可、迅速实现产业化,必须改变目前被动前行的尴尬局面,主动去迎合用户的需要。(n101) 作者:胡洪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