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机卡分离、地面传输自主专利为数字化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 11:16 赛迪网

  【赛迪网讯】

  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迪军

  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飚舵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赵宝龙

  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世宝

  格兰研究公司总经理韩凌

  数字电视可以从频谱资源有效利用到提高节目质量和提供广泛增值应用等诸多方面带来广播电视的革命。

  在目前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机顶盒的成本难以消化,但机卡分离有效解决了机顶盒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机顶盒的成本。与此同时,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地面传输标准也加速了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那么究竟在我国机卡分离标准和地面传输标准中,我国企业掌握了哪些专利技术?与国外又有何差距?本报记者采访了企业人士和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国内机卡分离及地面传输中专利技术的现状。

  三种机卡分离技术各有千秋

  请简要谈谈国外机卡分离的现状,国内机卡分离专利与国外有什么不同?又有何差距?

  吕品:今年4月,信息产业部将深圳国微的PCMCIA技术颁布为机卡分离行业推荐标准。今年8月,作为数字电视机卡分离三大方案之一的清华UTI技术结盟央视的数字电视平台-中数传媒,在

中国有线和中广有线的有线电视网中开始产业化试点。与此同时,上海交大的智能卡方案已经完成上海金山石化电视台的应用试点,并得到上海天柏宽网公司、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的认可。

  已经推出的三种机卡分离方案分别代表了针对本地特定需求的标准和国际流行方式。在有线网络运营商越来越重视增值业务的“后平移时代”,中国的数字电视无论从运营模式还是技术选择上,都逐渐显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

  国际多媒体分发标准化组织DAVIC也曾制定过类似的机卡分离接口标准,但是,迄今没有文献报道实用情况。

  刘迪军:在国外数字电视发展的历史中,出现过多种方案的争论,经过数十年左右的实际发展,最后数字电视发展较好的国家基本选择机卡分离作为自己的技术发展路线,在欧洲、北美、东南亚以及中东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虽然遵循不同的技术标准,例如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国家是DVB-CI,美国是POD标准,日本和我国也分别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基本上可以说机卡分离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并在此平台上实现了多种增值业务。

  我国与国外遵循不同的标准,我国在去年制定了DTV-CI标准,虽然部分内容较为接近,但在标准版权上没有什么纠葛。在专利方面大家都有各自的应用专利,基本上是不同的,但由于国外同类产品发展较早,在专利数量和质量上可能存在一些差距。

  赵宝龙:机卡分离接口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国微公司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考察,发现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PCMCIA接口,在卫星和有线数字电视上已经有了多年的实用经验,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体系。

  王飚舵:UTI方案是清华大学联合全国32家行业领导企业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于2002年提出的,它赶上了高速串行技术的成熟上升年代。USB2.0技术支持480Mbps带宽,传输

高清电视游刃有余,轻松实现画中画的多路视频应用,几乎所有的IT产品、数码家电、手机都把USB作为标准配置。

  目前,日本、美国家电巨头认为UTI技术相比10年前的DVB-CI技术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前瞻优势,并纷纷前来洽谈,进行跨国合作,可把UTI技术加到他们的数字电视产品中,销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机卡分离涵盖七大专利技术

  据您了解,目前三种机卡分离方案都拥有了哪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涵盖了哪些内容?

  吕品:三种机卡分离方案主要涵盖七大技术内容:数字电视标准的解扰器和解复用技术;数字电视ECM、EMM消息的条件滤波技术;数字电视终端和卡都必须支持公共的安全通信接口,即通用机卡分离接口技术;接收终端通过入网认证获得数字签名信息技术;智能卡获得公共第三方数字签名信息技术;机卡双向认证技术;建立可协商的公共安全通道技术。

  刘迪军:大唐微电子在CAM卡上拥有很多独到的技术优势,例如在实现DVB-CI接口协议的技术方面有很多做法都是别具一格,这里会产生很多的技术专利,目前针对于此也正在做工作;同时在DVB-CSA解扰机技术、SoC级别的系统框架、系统加应用的嵌入式CA软件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方案;最具特色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CPU的RISC核心芯片融合了大唐微电子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多年的经验和技术,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

  赵宝龙:去年上半年,国微技术公司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CAM卡芯片———SM1658。这是一个典型用于CAM系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它采用32位的ARM7TDMI作为CPU核心,内部集成了2M位的高速SRAM、SmartCard接口、DVB-CI接口和高速TS传输流处理引擎等模块,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器件就可以完成一个高性能CAM的所有功能。

  作者:范蓉

  郑世宝:作为小卡机卡分离的开发者和组织者,我只知道小卡机卡分离知识产权的情况。上海交通大学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但还没有授权。我们有小卡机卡分离机顶盒CA插件软件的著作权。

  王飚舵:UTI方案是个5层方案,其中物理层是通用usb2.0HISPEED标准,其他4层协议,都是全新的,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UTI技术是第一个把高速视频应用到USB接口上的,它代表了一种世界的潮流趋势,目前正得到Intel、Microsoft等的认可。

  今后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卡分离方案是否会采取向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

  吕品:这与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关。根据深圳国微介绍,其委托国家专利局查询国外的PCMCIA专利及收费状况,结果是没有相关专利,也无收费一说。在我国,数字电视终端制造企业只需要向小卡联盟缴纳少量的知识产权费,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技术许可和支持。从产业发展角度讲也是可取的。

  刘迪军:我们希望机卡分离产业能够得到充分快速的发展,在国家统一标准下,上下游厂商合作共赢。所以我们认为不会向产业内的企业收取其他费用。

  郑世宝:所谓知识产权,都是有价的。至于如何收费,这是知识产权所有者的策略。

  王飚舵:UTI机卡分离含有国外的专利有一大类,是USB2.0 hispeed,这个专利的知识产权政策是一次性买断,以后是完全免费的。由于这个标准方案是在信息产业部的主导下由清华大学牵头研制联合国内众多厂商产业化的,目前拥有清华大学的发明专利1项,是2003年申请的,目前是待批状态。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UTI机卡分离标准知识产权的政策有待标准工作组根据象征性收费原则共同制定。

  地面传输标准已有48项专利

  请简要谈谈国外地面传输标准的现状,国内地面传输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与国外有何不同?又有何差距?

  韩凌:美国、欧洲和日本形成三种不同的数字电视标准。美国的标准是ATSC;欧洲的标准是DVB;日本的标准是ISDB。

  美国和欧洲两种标准体系在图像信号源的压缩编码上都采用MPEG-2;在声音上ATSC系统采用AC-3压缩标准,DVB系统采用MPEG-2声音压缩标准;在HDTV调制播送方法上,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美国的VSB调制技术与欧洲的COFDM差异很大,故在传输性能上各有千秋。

  标准号为GB

  20600-2006的这项国家强制标准,是多方博弈了5年之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该标准具有自主创新特点,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主要关键技术如:能实现快速同步和高效信道估计与均衡的PN序列帧头设计和符号保护间隔填充方法、低密度校验纠错码(LDPC)、系统信息的扩频传输方法等。标准支持4.813Mbps~32.486Mbps的系统净荷传输数据率,支持标准清晰度电视业

  务和高清晰度电视业务,支持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支持多频组网和单频组网。

  地面传输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涉及多少项?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在固定接收和移动两方面存在那些技术上的应用?

  韩凌:地面传输标准实现了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了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杨知行教授在首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谈到: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家标准已经有48项专利,其中20项得到授权。这些专利基本上取得了下面几个关键的点,一个是桢结构,桢头、自适应码,自动唤醒,省电功能等。所以成功回避了现在标准知识产权的保护点。虽然国标里面还有大量没有专利保护的,但这些技术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不至于影响专利。

  地面传输标准是否适用于今后的手机电视标准?

  韩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有三种接收方式:地面固定接收、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接收,8月30日出台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主要适用于前两种接收方式,针对手持接收将专门制定手机多媒体广播标准。

  据悉,发射端知识产权已经为国家所有,两年内不会向企业收费,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将免费提供给企业?芯片专利技术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是否对外有一个收取专利费的标准?

  韩凌:发射端知识产权已经为国家所有,两年内不会向企业收费,这并不意味着今后(两年后)将免费提供给企业,但两年后是否收费也很难讲。

  芯片专利技术目前完全由两家垄断,其他企业也可以按照标准来研发和生产,只是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由于国家对这一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国外企业也要做相关产品,那么它必须与国内芯片厂家合作与分成。(n101)

  作者:范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