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本土零部件厂商加快融入全球汽车供应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6:27 赛迪网

  【赛迪网讯】

  北京现代采购本部副本部长董建平:

  某种零部件只有一家配套商供货

  目前北京现代零部件国产化现状是:配套厂家由2003年的44家上升到2006年的79家,伊兰特国产化率已由2004年的77%到目前的86%。日韩与欧美配套体系不同,日韩系的供应商依附于主机厂,独家配套。而欧美系的供应商独立于主机厂,为多家配套。北京现代采购特点是,一种车型的某种零部件一般只有一家配套商供货。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对车型的式样或原材料做任何更改,都要经过该车开发部门试验认可,北京现代采购部门无权更改设计技术条件或轻易变更供应商。

  在未来的战略采购方面,北京现代主要针对于在关键零部件、技术性能、外形尺寸和主机关联密切且双方合作历史长,相互了解、信任、关系密切的供应商,以及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能够参与同步开发,拥有所开发车型零部件的技术产权的供应商实行战略采购。

  在竞争性采购方面,北京现代针对于提供零部件技术成熟、通用化标准化程度高,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实施竞争性采购,而且在同等质量前提下,价格是主要决定因素。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李伟:

  采购体系为自主品牌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一汽的采购体系目标是通过新产品拉动和对供应商管理和培育,提高协作配套体系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核心配套资源,逐步建立动态战略联盟,为自主品牌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选择供应商的目的是建立战略联盟,满足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供应商选择方面,按照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选择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发挥供应商在零部件开发和制造方面的专项优势;支持供应商按系统、模块和总成开发和制造;鼓励供应商在周边建厂;支持外商投资建厂或技术合作,并逐步成立核心采购资源平台。

  目前一汽的国产化原则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为自主品牌发展打下基础;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从国产化完成情况来看,2003年一汽轿车国产化率目标20%,实际完成22.1%;2006年国产化率目标为60%,目前实际完成60%;2007年的国产化率目标为75%。未来国产化主要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部分零部件、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控系统、制动系统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管理部部长苟海平:

  零整企业关系为双向共生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已进入了产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到以整车为中心的零部件配套体系竞争。我国零部件企业现阶段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明显;二是产业链条块分割严重,立足本土文化特征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尚未形成;三是自主零部件的发展缺少自主品牌整车需求的拉动,我国自主零部件产业存在很强的丧失独立性的风险。

  发达国家零部件产业成功的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标准件、通用件生产的规模化;二是系统总成类零部件生产的模块化;三是技术创新的持续化,电子、通信、新材料等共性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为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保障,也对零部件产业的同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四是供应链协作关系不断优化。“水平分工、自主发展”的欧美模式,“双向垄断”的日本模式是当今世界汽车产业链的主流协作模式,基于取长补短、持续发展的考虑,两种模式出现了立足本土市场、相互学习、彼此整合的趋势,传统的链式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新网络发展模式所取代。五是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在汽车供应链零整企业间的基本关系中,包括产品研发关系,这有四种关系模式,即标准件、通用件采购,委托加工,同步开发,超前开发。处于哪种关系模式取决于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及供应链协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供应链协作关系有四种协作模式,即纵向一体化,水平分工、自主发展,双向垄断,网络化。零整企业关系的特征可综述为双向共生的关系。

  世界优秀零部件企业的共性特征是,进行自我扩张、兼并重组、联合发展,使得经济规模巨大;跨区域、跨国界经营使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卓越的管理和与下游整车企业建立密切的企业关系,形成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高研发投入和持续技术进步形成强大的内生核心能力。因而,我国自主零部件业发展时,要进行产品和市场的客观定位,这是企业发展战略有效选择的前提。二是进行结构优化,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区位布局结构,这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建立的基础。三是资源整合,包括对业务过程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这是企业经营效率有效提升的核心。四是持续改进,这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机制来源。此外,还要是精益变革中下功夫,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技术平台。

  上海通用汽车采购部执行总监蓝青松:

  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对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零部件企业面临全球化的机遇表现在:能够推动供应商全面参与全球化采购,提升供应商在全球多地运作能力;能够提升供应商开发能力与技术水平;能够促成本地供应商和全球优秀供应商的资源整合;能够提升目前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使优秀供应商能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加速发展;能够优化供应链体系,缩短供货半径。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成本方面,主要是初级产品及原材料市场紧缺,成本上升;经济型轿车的开发,带来全新的价格挑战;各细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新车频出,整车价格战白热化。二是质量方面,客户对产品性价比期望不断提高。三是技术方面,对于供应商开发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自主开发水平、前期同步开发能力。四是服务方面,目前全球主要车厂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本土厂商快速成长;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人才竞争激烈;售后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全球化采购对我们的挑战更加严峻,上海通用将通过全面提高和改进质量、强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关键产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种采购模式共同发展等来应对这一挑战。

  上海通用汽车将会进一步加强和通用汽车全球采购的合作,采购方式也将是多种模式共同发展,如自主采购、合作采购、联合采购、全球共同采购、直接采购。同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发展和提高供应商水平推动供应商全面参与全球化采购,提升供应商的先期同步工程开发能力;提升供应商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促成本地供应商和全球优秀供应商的强强联手;提升目前供应商的成本竞争力,同时引入部分低成本供应商资源;强化供应链的竞争力;加强零件的深度国产化,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推进材料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供应链体系,缩短供货半径,推动零部件出口;强化本土开发能力。

  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蒋健:

  对供应商有六大要求

  德尔福在供应管理方面集成九大要素系统,即战略采购、成本管理、供应商开发、新模式启动、系统结构、质量改进、人员培养、供应商管理、沟通,以共同来完成目标。

  自2003年开始,德尔福通过战略采购、供应商开发、供应商建议、供应链信息共享、科技介入致力于供应商整合。目前,正在实施供应链融合,把产品开发与利润共享联系起来,供应链联合表现在鼓励供应商参与开发,全球采购与商业战略一致。供应链整体协调则是在坚持降低行销附加成本的基础上分享销售收入。

  在成本管理方面,德尔福致力于明确最佳的成本结构,确定新的更低的成本,努力达到世界最佳的成本水平;并且让供应商更早介入设计环节,节约成本共同受益。并将“共享技术、分担风险、共同受益、共担责任”作为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要求。

  对供应商的要求是:一是密切关注德尔福客户的满意度,达到并超越所有质量要求;二是愿意在成本标准、成本模式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分担成本结构,不断达到德尔福目前和未来业务的成本目标;三是承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并同意互相核实各自的竞争力,以最佳的成本供应解决方案支持德尔福全球业务,如有需要愿意提供工程支持;四是能不断向德尔福提出建议;五是已实行精益生产或愿意接受德尔福派驻人员实施精益生产;六是承诺相互合作,在最佳成本结构的设计、规范和生产等方面提供专家建议,以确保双方在各自生产领域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总经理南阳:

  综合素质提升是融入全球供应链关键

  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成长速度已高过国内整车厂配套需求的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除服务于国内OEM配套和国内售后市场的需求之外,正加快出口全球市场的步伐,并从适应国际售后市场开始进入全球OEM配套供应链。2005年中国

汽车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海关统计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超过1000家。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重组和市场变动,跨国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采购商为增强成本竞争力已纷纷对其传统的零部件供应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并把中国汽车零部件资源纳入其新的全球采购资源库和供应链版图。“中国采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球汽车产业变化大趋势的一个表现。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将会超过300亿美元。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和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资源日益丰富,许多种类零部件的成本及价格优势明显,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在:

  首先中国汽车零部件资源整体素质提升加快,除了外资、合资企业外,本土企业的崛起,为采购商实现中国采购提供了更多的竞争性选择。

  另外中国本土供应商积极跟随跨国汽车公司发展,相比于国际上其他地区供应商更愿意按采购要求在技术开发上进行投资,并与采购商合作进一步降本增效,成为新的跨国战略伙伴。

  三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在质量体系、供应链标准和国际产品认证等方面不断改进,众多本土零部件厂商通过努力,都已达到国际采购商的评审要求,进入跨国供应链。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纷纷跨出国门,出口国际售后市场开始加入全球供应链;近年来汽车零部件出口量和出口品种持续增加,为出口OEM积累了国际商业经验。

  在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入口,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面临的市场挑战并不仅仅是成本和价格上的挑战,更多的是要面临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供应链标准的应用能力、高素质员工的创新能力、精益生产能力、控制成本能力的挑战。总之,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中国本土供应商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关键。(n101)

  作者:牧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