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张樊:流量造假现象普遍但不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1:32 ChinaByte

  张樊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小网站采用各种方法在流量上造假,已经迫使风险投资纷纷向互联网产业逃离,更有甚者 “由于怀疑对方在流量上作弊,一家国际著名的VC(风险投资)正在搜集证据,准备告他们投资的这家公司。”有关业内人士据此接受采访对网站流量造假的看法是“现象普遍但不严重”。表面上看,这个回答存在着逻辑错误。流量造假如此普遍地在业内中小网站存在,怎么会不严重呢?原来这位人士的理由是流量尽管是投资者和广告主的关键的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投资者和广告主另有较多的手段来衡量他们投资的有效性。

  对于“现象普遍但不严重”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中小网站在流量上造假的现象早就在我国被揭穿,而且疯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为典型的是各家网站针对Alexa排名来造假。这一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针对Alexa造假的办法比比皆是,去年Alexa就曾经大范围清洗中国造假的网站。

  并不能以投资者和广告主不是以流量作为唯一指标来衡量投资的有效性就说在流量上造假不严重。连流量这一基本事实上都采取造假手段,那投资者和广告主凭什么来相信你呢?流量造假让中小网站失去了最基本的诚实信用。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流量都造假,难保在其他方面不会造假。

  流量上普遍造假让中国网站失去公信力,失去了网民和风险投资商对其的信任。如今风险投资商们对中国中小网站的不信任,开始把方向转向传统产业就是这一行为换回来的报应。即使是一小撮网站在造假,但败坏了整个产业的信誉,所遭受的报应也是由整个网站来承受。

  在流量上造假,是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浮躁之风的表现。众多网站不是把经营“百年老店”作为目标,而是把眼光盯到拿到风险投资或者上市圈钱上。眼光的短浅带来行为的急功近利,以造假来换取表面的“光堂”,从而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但在这一行为被揭穿之后,就会带来连锁反应,造假网站的被唾弃是小,整个产业会让风险投资所抛弃。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不知道造假的网站看到这则新闻有何感想,正在争取风险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又有何感想。当风险投资拒绝我国中小网站,就有可能让诸多踏踏实实经营,富有创意的网站被埋没。

  回到流量造假“现象普遍但不严重”的观点,可见是大错特错。如果支持这一观点,无疑就是在纵容网站在流量上造假。我们现在有必要放大网站流量造假给我国互联网产业造成的危害,置于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生死存亡的地位上来,将造假网站拉回来,让互联网重回诚信、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否则,中国第二次互联网产业即将逝去,低谷来到,绝不是危言耸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