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芯片产业遭遇资金链难题 中芯国际欲上市解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11:01 IT时代周刊
《IT时代周刊》记者/王琦玲(发自上海)

  2006年7月底,在中芯国际2季度财报公布的同期,业界传出中芯国际在国内A股上市的意向。这是这家芯片代工巨头首度面向国内股市募集资金,由此带给国内二级交易市场的深远影响,以及是否将由此带动资金匮乏的国内芯片厂商,把募资方向转为国内等长远动向,都值得业界思考。

  据国际调研机构IC Insights预测,2006年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将超越中芯国际,重
获全球芯片代工第三把交椅的位置。而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公司一直把新加坡公司压在身后。尽管近来中芯国际的业绩和发展势头不被看好,但它还在继续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扩张仍在继续。

  中芯国际的武汉12英寸工厂在业界的瞩目下开始动工兴建,成都8英寸工厂的招兵买马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上海大本营的12英寸工厂计划在2007年第2、3季度实现投产,收购摩托罗拉的天津中芯7厂将进一步扩充产能……在中芯国际不断拓展产业布局的同时,他面临极度资金缺乏的考验。虽然在天津厂和上海厂陆续获得共计9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但要想确保中芯迅速扩张的资金补给,需要更具弹性融资方式。而选择在国内A股募资不失为可行之道。

  A股上市 被动中找主动

  8月10日,某知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证实了这个传言,“就目前公司的发展而言,在国内上市不是急需的,但确实有很多金融公司在给我们做策划,游说我们。我们希望这些机构能够多给些资料和建议,在合适的时机我们会考虑合法合规地在国内A股上市。”

  此前,中芯国际早已于2004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和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作为登陆纳市的首家国内芯片企业,中芯国际被寄予了厚望,然而自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此后股价更是一路走低。再加之2004年年底遭遇台积电侵权诉讼和2005年的行业颓势,中芯国际的股市表现持续低迷。

  中芯纳市表现欠佳,甚至在业内招来抱怨,有人认为中芯国际海外上市严重影响了国内芯片企业海外上市的进程。

  由于中国股市还没有成熟的半导体企业上市的先例,所以国内无论是芯片制造企业还还是芯片设计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境外上市。四道力方高级证券分析师唐石告诉本刊记者:“与国内股市相比,美国股市更容易找到成熟的投资者。对于像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代工企业,90%左右的客户都在海外,相形之下更希望其在纳市上市。而香港由于其地缘优势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样是国内芯片企业上市的一个较好选择。”

  “吞金兽”的胃口是个无底洞

  芯片制造业素有“吞金兽”之称。自2000年兴建之初,中芯国际就在不断地推行扩张政策。即便是在遭遇产业低谷,同期建厂的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纷纷选择保守等待产业回暖,中芯国际却始终在不断地扩建厂房、购置设备。

  中芯国际激进的策略换来了2004年的盈利,并跻身全球芯片代工前三甲。建厂不到5年的时间实现盈利,中芯国际令同行刮目相看,而与其同期建厂的国内芯片制造企业也被中芯国际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然而,好景不长,截至2006年1季度,连续6个季度的亏损令中芯国际一蹶不振。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台积电、台联电的财报却始终呈现稳步盈利。为了与比自身强大的竞争对手较量,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坦言必须要进一步扩充产能,“我们的盈利点在于:一是增加产能。产能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利润自然会上升。二是往高端产品走。越往高端走,会越赚钱。总的来说,折旧完成后,高低端产品都会很赚钱。”

  然而,扩充产能、拓展产业布局在芯片产业界需要动用巨资,资金掣肘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面临的。中芯国际目前拥有10座芯片工厂,如果依照一个8英寸厂需投入10亿美元、一个12英寸厂需投入15亿美元的行业通则计算,中芯10个工厂至少需投入100亿美元以上。加上2006年6月获得6亿美元的最新银团贷款,他们已获得的投资不过40.96亿美元,资金缺口相当庞大。

  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有多种,可以通过风险投资、上市融资或者贷款。中芯国际除了2001年、2003年在海外募集的17.3亿美元投资和2004年18亿美元的上市融资外,其余都是贷款。加之中芯在美国和香港的股价一直保持低位,寻求银团贷款成为企业快速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中芯国际的中资企业背景又使其在境外贷款遭遇麻烦。

  2005年3月,美国进出口银行以限制技术出口为理由,拒绝向中芯国际提供7.69亿美元的贷款保证,直接影响了为北京的12英寸厂采购设备的进程。由于技术受制于人,导致贷款受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汝京本人不得不赴美住了两个多月,专门与美国商务部进行谈判,遗憾的是谈判至今无果。

  因此,中芯国际现阶段不仅需要进一步强化研发力量,实现技术突破,更要拓展融资途径,保障企业资金链平衡。

  “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通信、数字电视和芯片产业都是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为了弥补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可以采取政府注资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做法,例如民间筹集资金,上市融资的方式。”唐石说。

  作为一家以上海市政府为重要股东的重要芯片企业,中芯国际考虑在国内A股上市,选择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本身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筹资问题。而中芯在国内芯片产业界的标杆作用和它的企业背景,又使它的此次选择带来更多的蕴意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敢明说的多元化经营

  “或许中芯国际考虑在国内A股上市,会导致整个芯片业界跟风,但前提是中芯的上市能够成行,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还需要提醒的是,上市融资并非良药。”唐石肯定中芯国际在国内芯片产业界的影响力。他同时表示,企业要顺利融资,增强广大投资人认同度的还是企业的收益状况、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以及技术实力。

  中芯国际公布的2006年第2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终于结束了连续6季度的亏损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20万美元。但这个数字与竞争对手同期的净利润相去甚远。台积电第2季度净利润达到新台币340亿元(约10.6亿美元)。

  “我们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在内地保持最强最好的地位,短期目标是实现今年盈利。”中芯国际有关人员告诉本刊记者。

  中芯国际的要求并不为过,行业大背景的转变让这家公司如鲠在喉。8月底,台湾“经济部”对台湾芯片商投资大陆0.18微米制造技术的即将解禁,台积电明确表示将立即运送相关生产设备,准备投入生产。而台湾另外两大芯片大鳄,力晶和茂德也将有望登陆上海。届时,内地芯片制造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作为一家芯片代工业的后起之秀,中芯国际开始不断拓展新业务。一是向产业链下游进军,3月17日,中芯国际在成都的封装测试厂正式落成,二是向周边产业拓展,4月份起,中芯国际开始批量生产太阳能电池。这些在中芯国际看来,是企业在积极拓展与芯片制造相关的各项业务。

  唐石对此提醒道:在芯片业界,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更加精细化,中芯国际向下游和周边产业的拓展,实际上是利用多元化经营来平衡现金流,通过辅业来降低由于扩张速度过快和连续的亏损给运营带来的巨大压力。“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会被投资者解读为对主营业务没有自信心。”唐石解释说。

  不过,缪以夷否认了唐石的观点。在与《IT时代周刊》记者的交流中,她有意强调中芯国际不是在开展多元化经营,而仅仅是在拓展相关业务。

  据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自始至终,张汝京和中芯国际都在不断进行积极的产业布局和产能扩充,无论是在面临行业低谷或是企业亏损。这种激进策略多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为降低风险,使企业向周边和下游拓展业务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经营模式却不一定能够得到投资者认可。

  近期,IC Insights发布芯片行业白皮书称,增强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还是要不断强化技术力量。在芯片行业,不仅芯片设计公司需要研发投入,作为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同样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2005年的研发投入达4.3亿美元就是一个例证。因此,中芯国际必须不断地追赶技术领先者的脚步,缩小技术差距,提高芯片良品率,增加企业订单。

  企业的技术实力还来自于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在半导体制造这个领域,高端人才的争夺一向十分激烈。此前曾有数位中高层离开中芯国际另谋他就,让张汝京颇感无奈。在众多公开场合,张汝京反复强调人才对于芯片企业成长的重要性,由此不难看出,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是尚在奋力追赶中的中芯国际必须重视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