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究竟是谁偷走了你的名片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0:53 eNet硅谷动力

  【eNet特约评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经常在网络中漫步的网民,最近也体验到了隐私泄漏的困扰。输入某个人的名字,你就可能得到他的手机、办公电话、地址、电邮等个人信息。目前,一个名为“名片网”的网站正在悄然流行。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登录到“名片网”时,赫然发现自己的名片在网站上放着,惊讶之后必将沉思,自己的名片怎么会在网站放着呢?究竟是谁偷走了你的名片呢?

  登录“名片网”,可以查到世界500强等企业的管理层及员工名片。其中收录量高居榜首的是微软公司,2500多名员工的职位和联系方式赫然在列。以微软公司上海分公司为例,从前台接待到财务部经理到分公司总经理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固定电话皆可一目了然,这似乎也成为“名片网”“实力”的的象征。目前,“名片网”收录了200万张个人名片供用户免费查询,正是有了这些珍贵的名片资源,这家“名片网”的月点击量才会高达500万以上。然而,如此大数目的名片资料,究竟从何而来,这些名片资料,真实性又如何呢?

  根据媒体记者的调查,公布在名片网上的资料,绝大多数是真实的,为此,一些媒体记者还验证了微软公司上海分公司员工的联系方式,全部真实有效。而名片资料的来源渠道,目前不得而知。从“名片网”站上可以看到,“名片网”所谓的供用户免费查询业务,也是有条件的查询,条件是“上传一张名片可查阅两张”。为了鼓励用户发布名片资料,“名片网”制定了周全的奖励措施,对于注册“名片网”的用户,赠送50点积分,查看一张名片需求花费5点积分。发布新名片送10点积分,发布热求名片审查后获得30点,邀请朋友注册成功后可获得50点……通过完善的积分积累制度,“名片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取个人名片资料,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名片网”数目庞大的名片数量由何而来了。

  借用用户的发布,“名片网”可以积累一定数量的名片资料。对于微软公司2500多名员工的个人资料“集体曝光”这一事实,绝对不是“名片网”用户上传可以实现的。对此,名片网媒介经理邰小姐解释说:“这是通过公司自己的人脉获取的信息。” 除了网友发布名片资料外,网站的工作人员也会“通过个人渠道”获得名片信息,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用何种方式获得这些名片资料。在中国,与微软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不乏其多,通过与微软合作伙伴的交往,拿到微软员工的个人资料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名片网”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布,从法律角度讲侵犯了个人隐私。而很多名片是由自己的朋友发布的,这是否又涉及到侵犯个人隐私呢?其实,既使没有“名片网”,我们的个人资料已经暴露在互联网中了。邮箱、招聘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需要用户注册,而注册时必须填写真实的个人资料。由于一些互联网服务商在保护个人资料上面的措施不得力,致使用户个人资料泄露。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关键字,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个人资料已经在互联网中一览无余了。早在“名片网”之前,我们的个人资料已经泄露了,而泄露个人资料的恰恰是用户自己。

  互联网有着资料共享的特点,我们曾经在一些互联网服务商站点留下的个人资料,被四处传播也不足为奇。无论是电子名片还是实物名片,分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有目的的传播。目前,相关法律条款并没有出台何种名片传播涉及侵犯个人隐私的条款,名片传播至今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正是由于缺乏监管,互联网中才会出现专业致力于搜集名片业务的“名片网”商业机构,同时这也暴露了用户在个人隐私方面的不足。试想,如果用户对个人资料的保护非常谨慎,也不会造成类似名片这样的个人资料泄漏的情况。对于持有用户个人资料的网站,也没有在保护用户资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名片网”在侵犯个人隐私方面引起的争议,也会促使商业网站在保护用户资料方面加强保护力度,个人用户也会提高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意识。

  归根结底,用户在个人资料方面的疏于防范,给类似“名片网“这样的商业机构创造了机会。偷走用户名片的不是别人,而是用户自己。要想保护名片这样的个人资料不被泄露,不仅需要个人和互联网商业机构提高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意识,还需要相关的法律配合,否则保护个人资料不受侵犯将是空谈。

  作者:贾敬华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