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安徽省合肥市属山区教育局陈继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15:54 ChinaByte

  

图文:安徽省合肥市属山区教育局陈继志

  图文:安徽省合肥市属山区教育局陈继志

  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具有公共服务特征和检察、

审计等关系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重点领域的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陈继志:很高兴有幸参加这样的论坛。我作为从基层过来的教育部的人员,有幸和我们的教育部的领导,和我们北京市教委的班组讲话,特别是还有英特尔公司的领导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导。我觉得我的讲话跟他们不能够相提并论。我现在就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怎么样能够提出应用,就教育信息化怎么样进行一些具体的工作谈一些具体的想法。

  我们合肥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科教基地和全国科技创新型的试点城市。合肥科学城就位于蜀山区辖区内,蜀山区域总面积260.07平方公里,辖2镇8个街道,1个开发区,全区人口46万,区内有中小学76所,中小学教师4000人,学生5万余人,多年来,蜀山区虽然经历了两次大的区划调整,基础教育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工程,突出应用,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使全区的教育从困境中崛起奋进。

  我们2006年中考人均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名全市前茅。全区中小学有国家级、省、市级教课研课题236项。中小学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各项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获奖259项,其中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获全国特等奖5人,一等奖15人,全区教育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求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要靠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也要靠发展。早在1999年元月,我区就酝酿如何根据区情逐步实现全区中小学与互联网的连通,建设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从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当时宽带网还没有开通,为了早日实现校校通,尽快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等不靠,与电信部门联合,利用DDN专线实现区域网工程,2000年6月8日,全区中小学率先实现了校校通,随后我们采用三三三制,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每人配备联想计算机一台,2001年全区中小学改DDN专线为宽带上网。2002—2005年间,我区借助企业亿联动,突破资金瓶颈,新建了35个网络教室、新增计算机2100台,2006年全区中小学拥有计算机近万台,生机比达到8:1,各中小学计算机开课率100%,全区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网络化的学校环境平台。

  二、抓好培训、加强管理出效率

  信息技术只有加以运用,才能产生效益。我们坚持一手抓设备,一手抓培训,把培训教师建好队伍作为普及和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区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资源中心,收集、录制、购置教学软件数万件,蜀山区教育信息网上优秀课例教师可随时下载使用,全区中小学做到资源共享,2003年以来,区教育局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各类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教师9000余人次,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观摩实践、专题讲座等途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队伍。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区教育局还明确提出,到2007年全区45岁以下教师必须拿到“四证”,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和提高学历证书,现在全区教师70%已基本达标。

  在抓好教师培训的同时,我们尤其重视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首先要求各校教师用好用最网上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快速传递的优势,让校校通发挥效益。其次是要求区电教育资源中心立足未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不断改进教育网站的功能,为广大教师所喜爱。三是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优秀网页和论文评比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四是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网络环境中的主动学习者,使我们能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五是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十五期间我区西园新村小学,安居苑小学,50种、琥珀小学等校申报国家级信息技术研究课题7项,通过专家引领、任务驱动、网上交流、行为跟进的研究模式,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的预定任务,截至2005年国家级科研课题全部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的验收。主持人: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张张虹波张虹波刘诗海

  张虹波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张伽蓝贾晓明贾晓明英特尔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医疗卫生行业)英特尔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医疗卫生行业)英特尔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医疗卫生行业)业务业务拓展经理业务拓展经理贾晓明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五雷春雷春赵钢赵钢赵钢陕西省陕西陕西省西安市教育信息中心陕西省西安市教育信息中心承孝敏承孝敏承孝敏承孝敏承孝敏安徽省芜湖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安徽省芜湖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安徽省芜湖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安徽省芜湖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陈陈继志陈继志陈继志陈继志承陈继志安徽省合肥市属山区教育局安徽省合肥市属山区教育局陈继志陈自由发言课题研究组成了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实验学校特色的形成,强力支撑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全面带动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今年6月我区承办了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学能力大奖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19名教师课堂角逐,我区6位教师获得教学一等奖。

  三、突出应用,共享资源促发展。

  2002年合肥市区划调整,蜀山区二分之一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划入包河区,而划转进来是15所企业中小学和23所农村乡镇中小学,成长间的差距凸现,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面对现状,我区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

化工程,要求原有区属中小学分别对口支援1—2所农村中小学,同时对企业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撤并整合,引进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院的软件平台,积极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如67中等12所中小学充分运用东师大教学软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观摩,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热情,促进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结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区电教馆和教育信息中心针对我区中小学特点,建设和完善现代化基础网络和蜀山教育信心网,融入合肥市教育信息网络,形成市、区、校三级畅通的网络系统,为全区中小学提供了丰富了共享资源。

  四、立足实践,实现蜀山信息教育新跨越。

  1、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一是顺应省会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总体要求,对新融入的乡镇农村学校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化硬件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与实验区工作相匹配。二是加快学校特色网站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建设在教育管理和社会联系中的作用。使得教育工作在更大程度桑获得认同和支持。三是不断吸纳IT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寓教于所用,在技术软件和应用软件层面实现与教育信息化的对接,保持教育信息化与时代同步。

  2.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于时间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们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参与研究学校的数量上争取有一个更大的突破,在充分利用十五期间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带动、典型辐射等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同时注意研究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校如何整合资源,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推广价值。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说到底是观念和手段的变革,为此我们的今后几年内,要切实做好四项工作,一是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教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三是着手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四是创建个性化教育教学应用环境,依托基础网络平台将校园网与家庭、社区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网络环境,为学生共享社会教育资源,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用我们安徽省教育庭程艺庭长的话作为结束语:我们的愿望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让人人得到优质教育,时时得到优质教育,处处得到优质教育,这样我们科教文化区就能变成教育强区,我们教育大省就能变成教育强省,我们教育大国就能变成教育强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各位。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