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在政策边缘默默前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1:42 ChinaByte | |
关于IPTV的问题,业界有一段时间没有流传出什么消息了。在与笔者交流过程中,不少人都以为电信运营商在前段时间接连受到阻截后,有可能热情不再,就次放弃IPTV,或者是想等待有关方面重新界定监管范围,明确IPTV的主导权。 但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风平浪静的表象下,部分地方运营商仍在低调的执行IPTV推广计划。据媒体报道,武汉电信于7月前后开始了IPTV商用网招标。武汉电信此次招标项目规模为6万线、选取的是H.264标准,参加招标的厂商包括中兴通讯、华为、UT斯达康、西门子和烽火网络,目前招标程序尚未结束。与此同时,内蒙古网通和安徽电信也在7月内悄然开始了IPTV项目的招标工作。内蒙古网通目前已开始了有关技术测试,而安徽电信方面则刚刚向几的厂商发出招标书。 在业界看来,电信运营商虽然不甘就此在IPTV项目上罢手,但无疑吸取了前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再不甘大肆宣扬,转而放低了姿态,试图在广电眼皮底下继续扩张既有地盘。其实,也难怪电信运营商如此谨慎,2005年一年,IPTV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其面临的障碍和桎梏也是有目共睹,IPTV业务在泉州和浙江被叫停后,上海文广和电信运营商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而四川电信的招标工作甚至在重重阻截下不了了之,不由得人不怀疑IPTV发展的底气。 问题非常明显,IPTV的控制权暂时还在广电总局手中,信产部虽然掌握着承载IPTV数据流的电信网络,奈何没有相关牌照,无法涉足网络电视内容,也是无可奈何。根据我国现行行政监管体系,广播电视应该由国家广电总局监管,而互联网和电信网则由信息产业部主导发展。然而,权力范围的划分是有一定阶段性的,随着技术融合趋势的加速,监管范围和权限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重叠和交叉,或者说,广电总局和信产部之间的管理界限越来越不清晰,IPTV业务的监管成为横亘在两大部门之间殛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政府部门不进行行政干涉,任由广电和电信自相残杀的话,IPTV绝对不可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据广电方面人士透露,当初在推广数字电视的时候,广电总局也曾考虑过IPTV业务,但最终出于成本和业务平滑过渡的考虑,选择了数字电视。 事实上,根据国际广电系统业务转型的经验,大部分国家都是选择了数字电视,因此广电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对IPTV来说,如果其主导权由广电控制的话,将注定其前景一片暗淡。就目前情况而言,想要广电放弃IPTV也是不可能的,在以“IPTV的中国机遇”为主题的2006年IPTV发展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的董年初就表示,IPTV是继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之外的第四种数字电视形式,是数字电视的一种,因此其控制权肯定在广电系统手里。 在笔者看来,IPTV的发展是肯定的,不可能完全毁在广电手中,那样的话不仅电信方面不答应,政府方面和社会公众同样不会答应。事实上,IPTV的时移和互动性则是数字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从广电方面来看,如果想从技术上寻求突破,采用双网双模等方式以期达到IPTV的互动效果的话,建设成本之高不是其所能承受的。因此说,IPTV肯定会有出路,问题在于时间早晚和由谁控制。 当前,按照国际主流发展态势,IPTV的主导权应该是由电信部门控制的,我国的情形比较特殊。但是,一旦政府部门打算重新界定相关监管权,把IPTV划归电信方面的可能性极大。现在的问题是,如果IPTV的主导权不早日界定,广电方面为防止被电信后发制人,真的花费巨额资本去搞什么双向网络或增加一个新的话,那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还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是,在相关报道中有这样的消息,武汉电信此次招标再次选取了H.264标准。这表明虽然国家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数字音视频技术列为扶持三大重点扶持对象,但在经过上海等地的建设比较后,AVS依然没有占据明显的优势。 消费者关心的,不是谁能控制IPTV的主导权,而是谁能在尽量节省成本的前提下早日把IPTV产业化,在不伤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将国产标准推上前台。惟其如此,心无憾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