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笔记本降价平衡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0:25 新京报 | |
因为周四英特尔推出酷睿双核处理器二代,导致各大厂商都调低笔记本价格。记者在中关村看到,本周除了联想没有降价外,戴尔、惠普、华硕、东芝、索尼都有不同程度的调价,尤其是采用奔腾M和酷睿处理器的产品。 笔记本火爆促销 在海龙电子城,记者看到联想单核双核产品都维持上周促销政策,没有新的降价,而戴尔Inspiron640m双核笔记本采取升级配置加折扣的方式,免费升级到100GB硬盘,1GB内存,售价为7999元。惠普商务笔记本nx612也降600元。 此外,华硕高配机型A6517R-DR降价500元,跌至5999元;索尼VGN- TX27CP/B降1000元,现价14888元;七喜配置酷睿双核和迅驰双核的AW300D送一款价值1200元的手机;宏碁双核AcerAspire 5542NWXMi降1000元。 尽管笔记本正在走向新的微利时代,价格仍旧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许了解厂商们降价的支点,并试图去揣测降价的终点,我们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在品质和价格中间,去寻求那个适合我们自己的平衡点。 降价“核”动力 今年7月,Intel给大客户采购价位再次下调,主流的迅驰3处理器T2400、T2500、T2600分别降价53美元、129美元、214美元,以及AMD高达30%以上的降价幅度都为整机厂商对笔记本产品的价格调整做出了保障。 “不管怎么降价,利润还是有的。”联想集团某高层坦言,“事实上每一款新品从上市到大规模量产再到最终退市,生产的工艺、原材料价格等各方面都会因为规模化生产而出现成本降低。产品越成熟,价格就越趋于合理,而在外人看来也就越利薄。”该负责人同时也承认,上游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因自身原因进行的价格调整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缓冲之后,才能真正体现到产品层面上,但“等降到不能再降时购买”明显不是合理的方式。 价格之外的竞争力 “价格从来就不是产品制造和销售者们能独立决定得了的。”资深IT人士程天宇表示。 “事实上,联想、DELL、HP这三大巨头虽然一直号称是制造企业,但真正在制造环节中实现的利润已经很薄。”程天宇说,“更关键的问题是,为了实现规模化的竞争,代工生产是必然选择。而选择OEM的方式之后,制造环节中联想们所能把握和操控的空间就变得很小。”“价格不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并给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但联想一直认为品质才是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联想高级副总裁陈绍鹏此前承认,“笔记本未来必定是个性张扬的,但同时,一些共性的保障体制和措施将成为厂商话语权最基本的保障。消费者当然会希望买到一台完全适合自己审美需求和应用需求的产品,但在此之前,提供这一产品的厂商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体系,最大可能地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因为任何问题而担忧。今年暑促期间,联想在无线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促销政策,就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此外,联想甚至还将按照用户建议,把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原始化到产品内部,这也是很重要的方向。”DELL和HP对联想的态度都保持沉默。均表示有关暑促的政策目的只是在于“让利于民”,而当记者追问“降价空间还有多大”、“是否考虑过通过其他方式改善用户体验”的问题时,所得到的只有“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改善用户体验”这样的官方回答。 本报记者彭梧 实习生陈小刚 ■链接 笔记本选购防忽悠关键词 ●迅驰3 千万不要轻信经销商满嘴跑火车的专用名词,什么前端总线、酷睿、Napa、Viiv、迅驰3什么什么样怎么怎么地。Intel发布迅驰3已经大半年了,在主流厂商的主流产品早已全面应用。 ●宽屏、高亮、响应时间 几比几黄金宽屏、多少流明高亮显示、几毫秒响应时间……其实屏幕采用什么样的比例分割、亮度达到多少,响应时间如何,更多也只是一种概念角度的考虑而已,对使用者来说,并不见得比“外观”有更多的技术含量。 ●断货、升级版 这是中关村导购和经销商忽悠人最厉害的一招。表现形式大多是先对用户所感兴趣的某一款产品报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将消费者带到自己的门店。然后却给消费者展示另外的产品,并强调称“这是升级版”、“那款本子已经停产断货”,与此同时,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够了解,力推自己代理的某款产品。但事实上,经销商推荐的那款所谓升级版或许与我们自己最初感兴趣的产品并无任何关系。 本报记者彭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