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间件成自主软件新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12:03 eNet硅谷动力

  作者: 新闻工作室

  自主软件产业曾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随着技术的更迭和企业的兴衰,许多领域的自主软件产业已经黯然失色。现在,中国中间件产业不但挺过来了,而且还渐成亮点,这将带给同类企业诸多启示。

  发展全系列自主软件,从数据库、操作系统到中间件,再到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遍地开花齐头并上,这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长人志气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冲上去了,又有很多人退下来了,他们说:“我要是早几年做就好了,现在做什么都难了”,“再也不能干这些以卵击石的傻事了”。

  大家的干劲渐渐泯失,就连现在硕果仅存的几大IT集团,他们也宁肯投

房地产、餐饮业,也不愿意投软件。难道发展自主软件产业真的就要“踯躅不前”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大国,没有基于自主技术的、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很难在下一个阶段实现真正崛起。“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学会从失败中寻找希望,寻找到软件产业发展的‘贸工技模式’,让用户真正接受自主软件。”东方通科技的总经理牛合庆说道。作为中国中间件的领导厂商,东方通是有资格说这话的。在CCID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中,在2005年,中国中间件厂商取得群体突破,市场占有率达到38.8%,比2004年上升了6.3%。

  中国软件不会享受“边际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经指出,“软件产品只有开发成本,没有生产成本,即边际成本极低,类似于通信、电力等行业(当耗资巨大的通信网或电力网建成后,增加一个用户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是所谓‘自然垄断性产业’的共同特征。”

  “边际成本极低”在经济学中另有一个等同名词——规模经济。反观世界500强企业,大多具有规模经济特点,而中国企业之所以难以冲进500强阵营,也是输在规模经济上面。中国电信“暴利”了,众人千夫所指的是他的“收费模式”,要“降价”、“单向收费”,而不是要求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回到软件产业这个话题,要想真正实现“边际成本极低”,就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实践检验,即便是原始资本不够,需要企业做项目挣钱再“滚雪球”,也需要时刻不忘“研发”,时刻不忘为实践检验交学费……

  但是很多的自主软件企业一开始志向远大,规划得很好,做着做着,却变成了一个“量入为出”的集成商,或者变成了限于某一、两个狭窄领域的ISV,原先做通用产品的雄心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短期效益……

  “这种短视的观念对发展自主软件十分不利。对于一个项目型企业而言,他的研发投入可以比较低,但对于产品型企业而言,不仅要求很高的研发投入,前面一两年还需要做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准备,这和集成商‘项目养人’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真正的软件厂商而言,不仅要有市场远见,还需要有魄力,要敢于用前期投入去赌未来市场!”东方通科技副总经理杨桦这样说道。

  市场与研发,孰轻孰重?

  说到中间件产业,BEA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为BEA的技术特别牛。但从本质上看,BEA更是一个擅长做市场的企业。他销售得最好的Tuxedo、Weblogic系列,都是收购过来的。

  这就给中国的自主软件产业提个醒,说到研发,我们的自主系列产品已经初具规模了。

操作系统方面,我国已研制出银河麒麟Kylin、中科红旗Linux等操作系统,以及Hopen、DeltaOS、Smart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也有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KingbaseES和北京航天神舟软件公司OSCAR等国产数据库系统软件;办公软件方面,推出了永中Office、金山Wps等办公软件;中间件产品方面,研发出了“四方国件”(Orient Ware)平台,以及东方通完整系列的中间件产品(包括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安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企业应用集成等)……

  但研发出产品并不等于自主软件产业就发展起来,只有把市场销售和经营管理做好,让市场接受

自主品牌,让用户喜欢自主软件,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在微软、ORACLE、SUN、IBM等列强林立的情况下,自主软件走向市场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用户不认”。用户不相信国内厂商能够做出好的产品。

  在这方面,不同的自主软件产业打破缺口的方式会有不同。但关键还不在于如何销售出“第一套”产品,关键是建立起“自主软件打市场”的销售模式,要按照“市场为王”的方式组建渠道队伍和销售队伍,要按照“市场为王”的体系建立“服务体系”,要按照“市场为王”的观念来制定公司的经营策略。

  以中间件发展为经验,要做一个真正的自主软件企业,在第一套产品销售出去后,就要考虑分行业组建渠道队伍,不能像做项目一样,大家都扑在金融、电信某一两个行业中,而是要遍地开花,这样才能保证一个“量”的突破,实现真正的“降低边际成本”。

  环顾国内的自主软件产业,真正走到“市场规模化”这一步的企业寥寥无几。东方通当之无愧成为国内自主企业级产品销售的第一家中间件厂商。这也为中间件产业能够成为新亮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走过来,最艰难的日子终于挺过去了,现在也走出了一条自主软件企业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中间件产业相比较数据库、操作系统而言,已经毫不逊色。同时,中国软件协会中间件分会的调查也表明,中间件软件生产率较2004年提高了百分之十,与中间件规模的增长大致匹配,已经成为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