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第三届中国电信信息化论坛专题 > 正文

图文:美科利电信行业高级顾问王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16:0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美科利电信行业高级顾问王滢
美科利电信行业高级顾问王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6月28日,由通信产业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IT战略与运营转型、创新”为主题,就下一代网络运营中IT战略、IT服务与管理应用于新网络环境下业务重组、运营支撑、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及行业信息化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新浪科技进行了直播。

  以下为美科利电信行业高级顾问王滢女士的演讲全文。

  王滢: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是美科利技术顾问,在下面的大概20分钟时间,我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美科利在业务优化技术方面的一些心得和我们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有一些方面得成功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现在很多用户提到美科利的时候,会想美科利是做什么的,可能有人回答美科利是做测试的,也有人说美科利是提供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实际上,我们从这个市场报告当中可以看到,不仅是在应用质量市场,在其他的一些市场,美科利同样有很好的市场表现。这些市场包括应用服务器管理市场,以及IT项目管理市场。从这张片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电信行业作为美科利重点关注的行业,我们在全球有很多的用户,同时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我国内一些大的运营商和厂商采用了美科利,选择美科利作为它们的业务伙伴,帮助用户提高他们的IT质量和提升他们的业务价值。

  下面我们要探讨的是美科利的解决方案,美科利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简单的来讲,是由四个中心组成的。首先第一个是IT管控中心,IT管控中心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认为是企业IT部门的一个ERP系统。它涉及到了IT项目从最开始的需求管理,到IT项目实施过程当中的资源等等,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下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三个中心,包括美科利计量中心,美科利性能中心,和美科利业务可用性中心。前面两个中心,就是美科利质量中心和性能中心,主要关注在应用上线之前的测试领域,就是美科利非常强项的领域。业务可用性中心,主要是业务上线以后的业务监控,包括P2E技术,SOA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下面我们就会主要关注IT计量管理的三个中心,包括计量中心,性能中心和业务可用性中心,我们和大家做一个更详细的交流。

  说到测试美科利在这个市场上也是一个传统,有很长时间的一个领导者,从ADC市场份额占有率,美科利占到58.8%,这是2005年的一个统计报告。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嘎纳的一个分析,它的前瞻性和执行能力上都处于领导者的地位。Mercury的解决方案,实际上覆盖了一个完整的测试流程,我们通常,现在大家都在说,测试要尽可能的早的介入到应用开发环节当中,所以说,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对需求的管理,之后,在业务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对计量的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功能测试这样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Mercury向大家提供哪些帮助,从图中可以看得到,从最初的建立测试策略,根据测试策略来产生测试计划,对测试计划的管理,进一步的对测试用力的管理,到自动化的测试执行,以及接下来的分析阶段,缺陷管理阶段,它都能够提供全面的支持。当我们应用的计量或者功能已经达到业务需求,我们下面应用上线之前,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对性能的优化。相信大家对这样事情看得很多了,可能很多用户的应用,上线了以后,突然发现有性能的问题,很多用户上来导致我的这个应用就瘫掉了,或者长时间没有响应。这样,很可能造成后果,就是我们的很多用户的流失。所以在应用上线之前,性能验证和性能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Mercury向用户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首先就是一个性能测试,或者叫做性能的验证,在性能测试中,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性能问题,这样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和分析,这个性能问题一旦出现以后,可能有很多种的原因,有可能是我们基础架构配置不合理,有可能是系统软件的配置不合理,有可能是网络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应用在构造应用的时候,出现的代码级的这样效率不高的问题。

  通过美科利的诊断的工具或者解决方案,诊断到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之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应用进行挑优,同时应用上线之前,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生产系统上的容量规划。哲理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所有的流程全部都是以业务为着眼点的。同时,这个流程,覆盖了从设计到开发的这样一个整个生命周期,并且和设计和开发并行进行的。

  第一个中心,就是质量中心,它所关注点就是应用的质量和功能进行优化验证,首先对上面的这一部分,就是这里所说的面版,就是仪表板,提供的是一些很高层次的决策管理信息,之后可以看到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所做的事情就是测试的管理,包括对测试流程的管理,对测试人员的管理,对测试资源的管理等等。具体来讲,这个测试管理覆盖四个方面阶段,或者覆盖四个模块,包括开始的测试需求管理,到最后的测试计划管理,到测试执行测试调度管理,以及到最后的曲线管理。

  除此以外第二个模块是功能测试,换句话说,自动化的功能和回归测试工具,包括两个产品。第三个部分是业务流程测试,这个业务流程测试也是美科利比较新的产品,这个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很多用户长期以来感觉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业务人员懂业务,懂业务流程,但是不懂测试,测试人员,可能对测试的技术非常的了解,但是不懂业务,这样就造成一个问题,可能测试人员在做具体的功能验证的时候,没有以真实的业务流程做为一个模型,从而造成测试覆盖率不高或者某些模块的测试根本没有去做这样的结果。业务流程测试这个产品,实际上就是业务人员和我们的测试人员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下质量中心的三个模块。首先看一下,当然这也是我们和很多用户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很多用户有自己的测试团队或者测试部门,同时也建立了适合他们自己需求的一套测试流程,但是在这个流程的真正的或者在这个测试项目的具体实施中,也遇到很多头疼问题,比如说作为一个测试部门或者测试团队,你如何去向你的领导去展示说我这个测试工作价值所在。你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可能为了建立这个测试部门,我们投入了很多的人力或者各种各样的工具,到最后如何衡量测试工作的一个产出,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在这个测试管理的团队或者测试部门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决策,比如说片子里提到的无类角色,有业务人员,有QA人员,有分布在各个地区具体的测试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做自己的事情,他们之间的交流往往是通过email来实现,这样如果我们的部门中有多个特殊项目,当涉及到很多很多的人,他们之间如何去保证他们之间的合作是高效率的,而且是有效的,另外我们有很多的测试工作,如果是人工的测试的话,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重用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没有重用的结果就是浪费大量人力花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

  第三个问题,大家知道每一个测试团队压力很大,既要保证应用的完备性,功能的完备性,性能的完备性,还要去面临非常严峻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这样一些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应用投产风险,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家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可能也有很多人户去关注到,就是我们的测试团队不可能永远就是这么多人,如果是有这样不可避免的情况会发生,就是人员的流动,造成了我们某些环节知识积累出现问题,就是有一个人走了,可能那一份工作没有其他人可以去了解,所以如果是我找一个新人重新学习去做这个事情,要花费很多的资源。所以换句话说,就是这个知识传递和知识积累是怎样去实现。

  TestDirector是怎样提供这样的管理呢?通过集中的去管理测试我们的资产,同时提供一个给多个角色进行协作的平台帮助测试工作提高效率,另外我们资源重用的问题,在这个当中,所有的测试资产,不管是测试计划也好,测试需求也好,测试的角本也好,包括最后的缺陷处理得流程也好,这些东西一旦建立之后,是完全可以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重用的。这样就不会发生我们刚刚提到的问题,就是一旦有人离开这个项目了,那么可能整个测试的流程就会终端或者说很长时间会遇到问题。

  这个就是刚才我们提到它所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分析,第一需求管理,第二测试计划管理,第三部分是测试运行或者测试执行的管理,到最后是一个缺陷管理的生命周期,从缺陷或者我们通常称之为BUG,从BUG的产生到它的修复到它的确认到最后的关闭,那么这样一个缺陷的整体的生命周期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管理。另外它是一个企业级的测试管理中心,面向的用户是一个非常大的机构,比如这张图里显示的一个例子,我们有不同的应用,使用不同的技术,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域,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测试资源池,就是图中的测试质量控制中心,我们可以实现在一个地方,通过建立这样一个中心,实现对多个项目同时的测试管理和执行。另外,作为项目中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它也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访问测试资产。甚至说,通过浏览器进行多项目的同步测试,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时察看到每次测试运行的信息,分析结果。

  刚刚我们提到协作性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管理平台上,尤其很多很多的角色可以在里面,察看自己所关心的那一部分的信息。比如业务人员可能很关心需求的覆盖率,是不是能覆盖我所有的需求,IT的管理部门,可能会去从整体的角度去管控项目的一个实施的进度或者其他的情况,作为开发人员更关心的是需要它来处理解决的那些缺陷,通过我们的质量中心面板,每一个人,每一种角色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它所最关心的内容和信息。这个是我们列举出来的24个独立的关键绩效指标,另外需要说一点的是,这些测试指标,关键的绩效指标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来定制。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就是从一个很高层次的角度上,向用户展示了,目前我的测试工作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质量中心的第一个模块,TestDirector管理平台。下面大家看到的是美科利自动化功能测试模块,这个主要两个产品构成的。作为一个自动化的功能测试,功能测试解决方案所解决的事情是帮助用户从繁重的重复性的手工测试中解放出来。把我们可以重用的部分,完全做成自动化的角本和测试用力,如果这个产品或者某一个应用有了新的模块或者新的应用,回归测试的时候,不需要人工进行一个测试一个测试执行,只需要自动运行角本,来实现功能的验证。

  质量中心第三个模块,就是业务流程测试。业务流程测试它实际上是解决了业务专家和自动化脚本之间沟通的问题,作为业务专家来讲,它可以在这个业务流程测试平台上,去创建自动化测试用力。它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真实的业务流程作为模型,创建业务流程中的各个模块。或者说把这个已经存在的模块,根据真实的业务流程把它们构建起来,形成一个真实的测试用力。返过来从自动化脚本专家的角度来看,它所做的事情把具体的模块去实行它,把它构造程自动化的脚本。通过这样的桥梁能够帮助业务专家和自动化脚本专家提高我们的测试覆盖率和测试的质量。

  第二个中心,就是性能中心。性能中心包括这样几个模块。首先是性能测试或者通常所说的压力测试。其包括压力测试之后的后续工作,比如问题的诊断和应用上线之前的容量规划,LoadRunner占有了开放式平台,自动化性能测试产品的市场的77%的份额。这个里面我简单提一下自动化性能测试是如何实现的,从中间的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到,在右边的四个模块,它们构成了一个典型的WEB应用的被测系统,包括附载均衡设备,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针对这样的被测系统,如何进行压力测试,首先通过负载发生器来产生大量的虚拟用户,由软件来产生虚拟用户,这些虚拟用户去做各种各样真实的交易,这些真实的交易对于我们的被测系统产生压力,同时我们看中间靠右的部分,这些监控器它们能够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去检测或者监测被测系统的各个环节,比如我们会同时监控网络,监控

操作系统,监控数据库等等,并且把这些监控信息搜集起来。当压力测试完了以后,我们提供诊断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分析到应用代码层是否出现了性能的瓶颈,作为服务提供商来讲,我们的应用,产品要向用户提供服务,如果一旦发生性能问题,更重要是要找到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诊断。

  Mercury提供的应用管理解决方案,第三个中心就是业务可用性中心。这有什么特点呢?就是在我们传统的系统管理通常以基础架构为核心,比如监控各种各样的网络设备,但是唯独不了解我们的应用对用户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用户使用我们的应用的时候,访问我们的网站时候,有没有性能问题,或者其他的质量问题。所以说这个Mercury管理,采用比较独特的角度,从业务的角度去观察,或者去管理我们的生产系统。下面我会给大家看几张Mercury管理方案的几张截图。这样一个图,通常在系统管理软件当中看到,看这张图一定会发现,每个结点,不是具体的网络设备,而是具体的业务,真实的业务,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目前我们的业务运行情况怎样的。用户体验好不好,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到,从基础架构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这个同样是一个业务管理视图,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业务的系统中,一些关键交易的运行情况,我们甚至可以去看每一个交易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它的质量的一个变化的情况。比如说在某些时间段是出现了失败的交易或者说在某些时间段交易的性能不是很好,比如它非常慢。

  下面我们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两个移 动公司实施得成功案例,首先第一个案例,是Mercury在测试领域解决方案。这个移 动公司业务系统中可能包括客服管理系统,集团客户系统,和客服的服务接口,每个系统中有一些很关键的交易,在这些系统的测试过程中,用户有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的测试团队如何管理,它们之间如何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如何保证我的系统的功能是完善的,满足需求的,如何保证系统的性能也是能够满足需求的,这个用户采取了Mercury测试管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实施这个方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有什么样的成果呢?首先所有的测试资源都是在测试管理这个平台上统一进行管理,集中进行管理。另外通过对一部分的测试用力进行自动化,实现了资源重用或者资产重用的目的。

  通过性能测试帮助用户对这些系统进行性能的验证和系统的调优。第二个案例,这个也是一个移 动公司对在线管理非常关心,苦于不了解作为最终用户他们的体验是不是足够的好,他们所获得的性能是不是足够的好,另外一个,如果发现性能问题或者质量问题,如何去分析诊断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了应用管理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模拟最终用户的体验,监控作为真实用户来访问我的应用是否好,从系统角度来看,基础架构是不是运行良好,另外如果出现了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或者说用户访问我这边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是出现在我的网络上,还是我的应用本身,这些问题都可以在Mercury的应用解决方案中进行统一的管理。

  刚才向大家介绍了Mercury的业务优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概貌,以及几个成功案例。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