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毕博咨询通信与媒体部经理汪鑫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15:22 新浪科技 | ||||||||||
![]() 毕博咨询通信与媒体部经理汪鑫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6月28日,由通信产业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IT战略与运营转型、创新”为主题,就下一代网络运营中IT战略、IT服务与管理应用于新网络环境下业务重组、运营支撑、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及行业信息化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新浪科技进行了直播。
以下为毕博咨询通信与媒体部经理汪鑫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简单介绍一下毕博,我们参与了四大运营商的ERP商家我们都参与了建设,比如IT规划,还有财务管理方面,我们给运营商做了很多规划和培训。今天我的主要题目就是投资管理,这个也是困扰运营商的领导,特别是IT部门的负责人一个长期的难题,到底怎么投资,投多少钱,什么样的系统,如何去投,也是困扰地方的各个IT部门负责人,怎样争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等等这些问题,今天下午我会给大家进行一个抛砖引玉。议题分为三块,一块项目投资,一块项目实施,还有项目考核。 IT项目,大家知道它本身是一个支撑系统,主要是为集团各个业务单元,为公司业务发挥支撑作用和体系。通常的话,IT投资必须兼顾集团战略和各个省公司的系统现状需求,IT的超前和滞后都会影响到整个IT项目效果和各个部门人对IT整个一个反馈和影响。 通常的话,因为国内的四大运营商,都是上市公司,它的集团战略主要受到几块因素的影响,一个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运营商,上市公司有很高的要求,投资回报,另外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点就是每年你要有一些亮点给投资人看,然后才有一个好的资本市场的表现。像大家知道得那样,目前国内的通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固网、移 动,固网和移 动相互之间的替代,特别是移 动对固网的替代,移 动之间的,包括移 动、联通、小灵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促使IT系统需要去积极的支持业务向前发展,去满足竞争的有效性。同时作为一个集团战略,必须兼顾你所拥有的资源,换句话说,你的资源不足,你一开始从外部市场去找,另外内部去培养,如果内部资源不足,也影响到集团战略的实施。通常真正保证战略有效实施,最终的威胁到你的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所以在这个前提下,集团公司的IT战略必须去满足集团的战略,公司的战略,在集团IT这一块考虑的几大因素,一个是IT本身的战略,一个是IT的投资,还有一个IT的组织框架,如何有效的支撑IT部门的运作,还有一个管控,今天上午中国电信的王玉川同志也说了,以后的中国电信模式是从职能型转向流程驱动型,这个就是管控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流程才能保证无缝的去集成往前去推进。 同时,省公司在IT这一块的需求,一个系统的现状是否能满足业务的发展,另外各个业务单元的需求,是否很紧迫,需要IT体系的有效支撑,然后作为一个省公司,在当地的竞争环境下,它的目标是什么样子的。包括它的IT的一个举措,所以作为一个集团IT部门很大程度上,需要兼顾上下两个大的需求,一个是集团战略指导,另外一个省公司的竞争,发展,还有提升的一个要求和需求。IT战略在集团战略指导下,通常IT部门需要制订IT规划,IT规划下面可以分为年度IT计划,还有计划跟踪和知行合年度计划的评估和调整,特别提到计划的评估和调整,现在按理说,国内几大运营商,规划已经有了,中国网通也有IT规划,联通去年年底就做完了,移 动也有,IT计划是很好的,计划的跟踪和控制,这个就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了,如果管理出成效,计划跟跟踪就有效,归根到底就是评估和调整,只有有效评估,有效的一个指标体系来评估,才能持续改进,才能不断进步。最终,IT部门才可以有效的去支持集团各大部门,包括省公司的一个IT的需求和IT的发展的一个演进。 另外IT项目本身是一个系统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座的大家都是在电信IT领域有很多年的经验,从你的战略部署,到投资的计划,到系统的实施,到管理的控制,整个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需要你在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的框架要合理,星外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效,要实施本身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不断去提高。总的原则就是IT战略必须与业务发展战略相结合。比如现在3G没有开始,如果3G牌照一发,我相信几大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IT战略倾斜度对3G方面就很大,支撑3G新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总部和总公司信息共享和信息的一致性的问题。把利益需求进行分析和分解,以流程为导向,驱动IT部门服务于应用部门,在这个系统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合作伙伴,厂商,集成商,它要挑选,选择最合适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好的产品不一定符合你目前的系统现状的需求,可能也不见得就符合你未来两到三年系统的需要,基于你的现状,选择合适的系统。 下面我讲讲年度投资总额的一个推进的过程。通常年度投资计划量怎么过来?两个方向,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集团公司战略的指导下,国际主流运营商投入收入第一和集团公司历史投资收入比,甚至兄弟公司投资收入比,或者集团公司IT投资占总投资比的一个标杆,来测算年度IT投入的范围。因为你很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是一个国际标本的参照。自上而下,从市场竞争缓解需求,包括各个业务单元发展现状和未来几年的需要,和管理提升的需要,这个管理提升主要体现两方面,一个是资本市场对运营商,十大运营商,就是上市公司,对你管理的要求,因为每年要出年报,而且还要出运营数据和你的收入情况,另外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国资委对运营商本身的考核绩效指标越来越严格,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经过你现在各个业务部门的单元需求,省公司的实际情况,系统现状去得到你的业务单元部门,还有省公司,IT年度的投资需求,我们这边建议是采用一个ABC的一个方法,待会儿我会讲ABC方法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得到,国际的运营商,IT投入的一个范围,这里有三个部分,一个是贴近饱和,一个是稳步增长,一个是快速发展。通常的话,欧美这些大公司,通过这么多年的电信改革,特别是90年代初期以后,西方国家的运营商基本上脱离了垄断,完全竞争了。法国电信的非国有化等等这些,他们有这么多年,将近20来年的竞争缓解下的IT投资,基本上和平稳期的IT投资进程。国内近几年IT竞争非常激烈,当然国内从99年分拆到现在也有八九年了,国内还是一个稳步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大家知道,印度、俄罗斯、非洲这些国家目前还是属于一种初级到中级过渡,他们对IT投资收入比例是相当高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国际上一个大型的运营商,也是一个平稳期的运营商,西方的一个运营商,它的IT投入占业务总收入6%,刚刚我看到中国移 动陈经理,它的上面是一个平均水平是7%多,这个数据还是满一致的。大家看一下,主要有三大块分布,这个IT投资三大块,一个业务支撑系统,我们知道的BSS,另外运营支撑系统OSS,第三个,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包括联通现在都叫MSS,就是管理支撑系统。大家可以看得到,在业务支撑系统这一块,计费、客服、营销、销售这一块,还有其他的可以归纳进收入保障这一块,最近收入保障这一块如火如荼的开始在做。主要是网络自动和开通,信息规划收集还有网络资源系统,管理支撑系统在国内主要ERP,包括财务系统,工程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系统,包括采购等等这些,也包括办公系统,OA系统。通常管理这些系统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比较有效的管理手段,把你的业务流程,固化在你的系统里面去,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管理的规范,同时在国内业务支撑系统这几年发展的重点,从大家这几年可以看得出来,计费一直在不断地更换系统,另外就是CRM,这个是很大程度上是业务需求的迫切的要求,另外是竞争环境给大家的一个要求。因为,特别是CRM系统,目前这种竞争环境需要你从产品关注转向客户关注,只有客户细分只有保留客户,和抓住新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这样子才能提高客户的保有率,还有整个客户的成本下降。所有这些都是外在条件要求,市场的要求推动我们去改造我们的业务支撑系统。 网络系统一直在中国运营商来说都是满重视的。运营商的基础就是它的网络平台的有效性,如果网络都出了问题,你的管理和市场就无法去工作了。这个图片主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国际标杆,如何来得出一个IT年度投资总额的区间,就是根据你的国际运营商,他们的IT投资占收入比例的情况,根据你自身的前几年的IT投资占收入的比例,还有参照兄弟单位的比例,然后来得出你的一个区间。 下面讲讲ABC分级法,换句话说,目前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很激烈,另外资本市场,还有国家,国资委对运营商的要求都很高,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换句话说,大家都有千万种理由说很重要,我这需要尽快上,而且要上很好很大的系统。每个部门每个业务单元甚至每个省公司都能基于自己的业务现状,竞争环境,还有迫切程度提出个很高的要求。包括CRM系统,包括计费系统,包括帐务系统,包括管理支撑系统等等。所以作为一个集团公司它需要权衡,需要去考量,一个是肯定这个系统肯定是市场的需要,客观的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公司的战略,还有近几年的发展规划,还有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来做一些取舍,我们把它分成A、B、C三个等级,需求由下而上,由省公司业务单元来报,你认为影响你当前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哪些系统什么样的情况,你自己定级。把最重要的最紧迫的定成A级,以此类推。这个定级有两个纬度来做,一个是通过战略的重要程度,一个需求紧迫程度,打个比方,增值业务这两年蓬勃发展,从05年年报来看,中国移 动增值业务收入超过了它的20%收入,中国联通也超过15%。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趋势,还是在持续增长,换句话说,增值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极具战略意义的业务方向了。特别是3G以后,增值业务是更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了,增值业务的好坏,一定会影响到它的收入。 另外一点,就是需求的紧迫性,换句话说,你现在的计费系统无法支撑你的准确计费和客户管理,那也无法支持你市场人员在前方去战斗,一个兼顾需求的紧迫性,两个的结合,得到你的分级。每个省公司可能不一样,每个业务单元也不一样。基于你目前的现状。 通过刚刚讲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者的结合,自上而下可以得到这一年度IT投资的区间,50亿到80亿这是我的一个区间。另外我也拉到省里面或者业务单元部门它的需求,它的需求级别,它的需求额度我都有,两个一结合,大家可能需要讨论最后可以定下一年的投资总额,是具体在什么样的一个数字。 下面讲讲投资总额的一个分配原则。因为投资结构,IT系统投资结构本来多元化,系统很多了,我记得去年有一家运营商集团公司做了统计,全国范围的IT系统有多少个,大家猜测有多少个?超过一千个IT系统。大大小小系统非常之多,电信运营商通过这么些年的建设,你可想而知,数据的一致性一定有大的问题。另外这些系统,往往提供的数据相互还是矛盾的,所以以后作为系统的IT结构,一定要去合理的规划,去整合,不能到处去分,另外因为你的投资总额定下来以后,这个盘子是固定的,就给某些业务单元或者某些省公司投资额大的话,一定是有其他省公司或者业务单元投资额就会小,这是一个灵活游戏。所以的话,如何平衡这个业务单元和省公司的投资需求和最后的投资分配额呢?这个就需要一个竞争力模型。一个是省公司目前对集团公司收入的贡献情况,还有利润的贡献情况,另外就是你跟集团下一步发展的战略的一致性。比如广东、上海、浙江、北京这样的省公司,包括它的下面的分支单位,对整个集团的收入,还有利润的贡献率都是非常大的。而且换句话说,如果你做得不好,你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在这个情况下,你就要权衡一个它的竞争力模型,就是我们会设计一个竞争力的模型,来得出它的需求的比例和目标的差距的依据做一些征集。 通过竞争力模型得到一个优先排序,来削减不同省公司和不同业务单元的项目。因为实际上只要你们大家报,大家都愿意报,都会觉得很重要,所以这个削减也是一个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定义出级别以后,你的需求肯定超过你的总的计划,要合理去削减。打个比方,浙江移 动,它的BRM系统对他们来讲很重要,因为它面临联通的竞争力很大,它经常要定出很多套餐,运营商自己也不知道套餐收入是多少,你怎么创造出来?你是估算出来的,这个估算不准确,很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现在有一种方法就是作业成本法,可以把你的套餐的生产流程成本,能帮助你比较精确的计算出来,换句话说,你在这之前就知道产品盈利怎样,乘以单用户的套餐乘以用户数,就知道未来半年你这个套餐未来的盈利,有的套餐是亏本的,你会知道这个套餐是市场促销需要,可能只管半年或者三个月,你把它关掉,这样的市场定位情况下,你的BRM系统就很重要。 下面讲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得不好,或者说你还是没有达到一个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两个流程,一个是计划中的流程,一个项目管理流程。计划管理流程就是你要有IT的计划,还有计划的跟踪控制,另外还有评估和调整。现在重要的评估和调整,因为运营商做项目做了很多年,而且已经很有经验了,但是通过跟各大运营商IT部门负责人去探讨,他们都是认为它的评估体系是有很大的问题的。评审本身缺乏科学依据,另外评估不到位,这个可能有很多的因素。另外一个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流程,从项目的立项,到采购设计,到实施,到验收,到后评估体系。在前几年,很多运营商它有后评估体系,实际上它的后评估体系是缺位的,没有做到真正的项目实施以后,做为一个评估,评估以后得到绩效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分解的依据,然后这些指标对项目人员的影响,部门考核的影响,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去,可能最后的评估就是一份简单的报告。 IT项目管理流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ERP项目,大家看到几大运营商都已经做了ERP,项目的立项、采购到实施到验收,到后评估整个项目的一个过程,都是由集团统一指挥,统一建设,统一验收,最后统一评估。计费、CF系统,最后是为了市场竞争需要,面向客户的。通常也是省里来做评估,我们的建议集团一定要把集团搞的大项目,一定要让它的后评估体系作为对省领导对IT部门考核绩效指标,把它管起来,然后持续改进。省管省建,满足各个省个性化的差异化的需求,它的主要的项目管理部门都在省里,这个影响到你整个IT整体投资和投资的评估体系和回报,我们建议这样的项目,集团应该至少有一个评估的结果,怎么评判,作为你下一年的核算的投资,还有投资需求的一个评估。 最后落实到考核,刚才一直提到。其实在国内的运营商比较缺失的就是考核,大家看得到这么多年,IT系统项目建设的已经是成千上万了,而且一时IT部门的老总一直都成为业务部门还有省公司领导的一个出气筒,一个焦点。大家可以看得到几大运营商业IT部门的负责人频繁更换,包括联通,包括电信的,换的很频繁,这个部门换句话说,很难管,建设难度也很大,另外吃苦还不一定评价好,为什么?项目管理过程中,可控因素或者说控制力度,一个可能偏弱了,另外就是建项目之前,评估指标体系就缺位了,就没有层层落实到责任制,就没有去把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中,整个流程中,相关者,责任相关者把大家防灾一起,作为一个团队,大家共同承担这个风险和责任,责无旁贷。换句话说,IT部门负责人不能从业务部门,省公司那边听他们的抱怨,通过你要给他们提要求,你做项目的时候,同样对它的要求,对项目的规范,当然这也要管理层的支持。这样的要求也会得到领导的支持的。 大家可以看得到,这个考核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一个运营管理这几个因素。项目的后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间,关注的一个目标的导向,就是我刚刚说的,你做这个项目之前,你的目标是什么样,成本的控制,成本预算的比例,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比较,你做这个系统它为业务部门能够提升哪些指标?CRM系统能帮助市场部做哪些贡献?计费的准确度能提高多少?同时这个过程中,你管控要准确和及时,一定要以流程为驱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