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Dr.Kevin.Kahn在会上致开幕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09:47 ChinaByte

  2006年6月7日,2006英特尔中国a研究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有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高层人士,会议听众大部分为北京高校的学生。天极网Chinabyte作为此次会议的独家网络直播媒体,对会议全程进行了图文直播。

  主持人:感谢戈登·摩尔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请英特尔公司高级院士兼通信技术实验室总监Kevin kahn先生为我们进行开幕致词。

  Kevin kahn:我们公司的成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代,一开始最早做内存,八十至九十年代开始做微处理器,到了二十一世纪进入了平台时代。利用这个平台给人以更多的价值,使产品被赋于了更多的价值。英特尔平台核心分为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数字企业、数字家庭、移动计算、渠道平台和数字医疗。

  英特尔的研究体系包括IT、系统、通信、微处理器、制造和系统集成设备和流程,在这里为他们提供平台解决方案。公司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不光专注于做研究和研发,还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而且如果产品量达不到一亿以上,我们就不会考虑做这个项目。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做研究和研发的时候,怎么样把处理器和平台功能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做一个电话,不光考虑各个组件的结合,而且还要从整体上考虑怎么可以把全部的东西结合的更好,使整体融合的更加完美,以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下面是定向性研究部分,目的是为了确定的平台技术挑战提供创新技术。包括这几个过程:确定未来的平台挑战、探索方案、向下选择、技术转让。通过用户研究、新技术、摩尔定律和技术路线图的结果一步一步形成概念原型、然后再实现从制造、到行业价值链、到标准与开发源代码的过程。

  下面一个研究方向是探索型研究,目的是研究新兴和突破性技术,来支持未来应用。也是分为四个过程:包括培育与成果、扩充与原形、选择与目标、技术转让。研究单位分为大学、新兴小企业、和内部团队。他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可以有开发与协作、也可以是战略性技术项目,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在平台、新业务、投资和学术界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下英特尔而中国研究中心

  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首个研究中心建立于1988年11月,汇聚来自中国顶级大学的80多名研究人员。我们建立了通信和微处理器技术实验室,它是面向未来3-7年的应用研究,是英特尔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部分。

  接下来是未来的挑战与研究方向,我接下来的演讲主题就是无线通信的未来发展 。未来将是进入Terabyte的时代,我们会遇到多核架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支持多核处理器的软件,还有重要的硅电子技术。

  主持人:谢谢。再一次邀请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博士上台,为我们掀起理想与求知的风帆。最激动人心的事应该由我们同学共同分享,有没有谁希望参加这个仪式。让我们一起掀起这个风帆。

  感谢我们的杜江凌博士和几位同学,感谢各位,请入座。在信息交流日趋依赖互联网,今天无线技术也日益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再次邀请英特尔自身院士、全球通信总监Kevin kahn博士做主题演讲。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