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实录:开辟制造业信息化“绿色”时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17:08 ChinaByte | |
第二十一期“E领袖对话”——开辟制造业信息化“绿色”时代 时间:2006年5月25日下午 地点:天极公司 嘉宾: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绍远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建东 主持人: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体察节目的需求,大家下午好,今天两位嘉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位是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远先生。 李绍远: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理李绍远先生。 李建东: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两位老总是在百忙之中光临我们这里,再次表示感谢。今天请两位过来是聊正在发布的绿色供应链,另外是请两位聊中国目前的信息化是什么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还有我们神州数码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大家提起神州数码ERP是非常的熟悉的,定位更多的是ERP这边,大家现在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说我们定位是否有一些变化? 李绍远:DCMS的定位其实一直没有变,我们的宗旨和使命就是服务中国的制造业,ERP就是一个环节,制造业从研发和设计,到把产品交付给客户,这个环节非常多。这么多的功能必须要用信息化来满足。 过去我们这样的产品线的各个环节,都是具备的,但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基础不好的时候,我们先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ERP。其实,要满足制造业的信息化,是整个供应链必须有对应的产品,我们倒不希望被单纯的定位为ERP厂商,我们希望是中国制作。 主持人:我们之所以在专著ERP,可能是觉得这块比较重要。您现在觉得在制造业领域是比较成熟了? 李绍远:过去大家对制造业ERP还不够理解,其实这一两年来,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实施ERP,而且也获得成功。对ERP的认识也比较深入。很多企业实施ERP也开始进入深层次的应用,我们觉得应该是时时机来介绍我们对制造业整体的首选。 主持人:您呢? 李建东: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是发展我们的组织和客户,通过客户我们对我们的业务模式和产品进行整合,今年是第二个战略阶段,我们今年在市场上非常的高调,我们认为已经完全的准备好了,内部和外部都准备好了,我们的自身和产品和人才的组织,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完成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为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解决的方案。 主持人:从我的理解讲,我们的产品发布,是两个点,一个是我们神州数码本身有足够的储备,另外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已经几十年的积累以后,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我们从2000年开始做制造业ERP,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您也是非常清楚制造业切入信息化领域是非常的早,进展不是像预期的乐观,不知道您是怎么看的。 李绍远:我们是2002年进入的,超过四年的时间。公司成立之前,包含神州数码和近景电脑,也参与了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从使用率来看,如果单纯的就财务软件的使用率是非常高,估计超过70%到80%,但是ERP的使用率比较低,比如说华南和华东是比较进步的,北方其次,西南和华中比较落后一些,以企业的性质来看,一般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步伐比较快,国有企业在使用率上是相对的比较落后的。如果就成功率来看,我的看法在三四年以前,ERP的成功使用率,只有20-30%的水平,但是这个现在这两三年改善非常多。我们这几年服务有两千家客户,我们从起动以后,半年内成功上线的使用率,我们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这个比率是非常高的数据的。 至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我的感觉就是落差特点大。有的企业用得很好,有的企业非常的糟糕,有的观念已经非常的进步,跟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已经没有区别,甚至是超越了,但是有的企业也很落后的。有的企业愿意花大价钱做这个事情,有的企业就不愿意花钱,这个落差是非常大。我个人看法就是对信息化的观念上不够成熟,我们常常在一个项目里面,特别是参与企业选型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特别的明显。发觉一个公司他所找来的厂商是截然不同的规模的,比如说很大的,也有一二十万的软件的厂商也参与,这个就代表说企业他本身也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厂商能够提供什么。他们没有办法分类,这就代表大家在观念上还是有不成熟的地方。 主持人:李总提到成功率的问题,2003年的时候提及的比较多,更多的是比较悲观的看法,刚才说到二三十,那个时候谈到的更多的是零的几年。当时大家谈到两个问题,第一是制造业本身的积累不够,另外是成功率标准的问题,到底实施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成功的? 李绍远:我认为成功就是先把你的手工的帐本记帐替换,再一个所有原始凭证的录入一定是在交易发生的时点就录入进去了,也就代表我们整个公司里面的作业流程,全部以后利用电脑来进行执行和监控的工作,再进一步的利用就是把这些资料能够经过处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给管理者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如果可以做到这一步,就是非常不错的成果。再进一步就是我们说的决策支持系统,甚至利用信息化成为公司的一个竞争的优势,在战略上成为竞争的优势,甚至是革命性的作业流程的改造,就是第三个层次,我觉得以国内对制造业的要求来讲能够做到第一步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共3页。 主持人:刚才说的70%是第一步的层次? 李绍远:对。第二步就是管理者利用资料进行协助管理的工作,这是一个过程,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越来越深层次的想法和应用,没有一百分的。 主持人:我问一下李建东先生,刚才李总也谈到的问题。我们现在信息化不管是在应用或者是认知度上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非常高,有的相对弱一些,从您实施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的话,您觉得是否在地域、企业性质上有特点? 李建东:像刚才李总讲的,对于企业自己信息化的程度,和自己应用的效果,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认识是有管理的,从局域讲,比如在华东和华南,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比较好,他们的竞争比较残酷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环境里面企业对自己的管理是比较关注的,也需要通过各种管理工具,比如说ERP的产品,或者是其他的方案来引进,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他们自然有这个外在的要求,使得在华东和华南的使用量是不错的。北方有一个环渤海的经济圈他们比前两个地方弱一些,再往内地会更弱一些,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再问李总,您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从您的经验看,中国的制造业信息化,从目前的走向看,在未来需要什么力量的推动,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李绍远:其实对制造业提升管理能力的事情,是被动的被要求的,并不是自发的。被迫的要求就是说必须面对国际的竞争,或者必须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制造业要由弱变强,由小变大要在这些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够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这里面很关键的就是管理能力,ERP就是提升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企业不能认知到提升管理能力对它取得比较好的竞争的优势的话,我觉得他要面临的就是被淘汰和打败的命运。如果它认知到这一点,应该主动的靠实施信息化,实施ERP来改善它的管理能力,提升它的综合竞争力。这个原动力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有紧迫感,不这样做不行,他才可能认真的看待这个事情,过去台湾的企业就是这样的状况,但是大陆的企业,我觉得大部分还没有感受到这个竞争的压力,所以必须透过政府和厂商不断的鼓吹和奖励,我觉得企业没有认知到这个自身的需求,从旁的得到的是有限的,我们提出绿色供应链,叫做绿色制造红遍世界,这样的口号,就是在呼吁我们的企业一定要重视,我们自己的标准要能够提升,要能够满足欧美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的事实。 不能满足这个事实,无法制造符合绿色壁垒的产品,就不能把产品输入到欧美国家。我们希望厂商认识到这一点,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在经营中取胜。 主持人:我觉得李总说得非常好,企业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政府和行业的领导厂商和专家媒体推动的力量,他们自身的想要实现提升的意识还是没有的。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政府都在提倡,很多方面都在提倡,我觉得神州数码这个时机推出我们的产品,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 李绍远: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案例,还有我们的能力,我们实施的方法的实践,都感觉成熟了。第二个也是感觉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紧迫性越来越大,两个时机都已经具备了。 主持人:我认为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产品的提供商不只是说我的技术如何的先进,我的产品如何多,现在是讲究理念的传递,教给企业方法论,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做。在神州数码提出的绿色的理论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他对于企业来讲有什么样的意义? 李绍远:绿色供应链,这个绿色有五个含义,第一个就是环保,第二是节约,第三是精准,第四叫高效,第五是供应链里面各个环节流程可以顺畅,通行无阻。 一个企业要能够达到这五个标准,在这五件事情做得好,关键是管理能力和是否使用好的工具。 主持人:能否展开聊一下,这五个方面跟我们现在发布的产品的考虑结合起来是怎样? 李绍远:我们一直不炒作概念,到目前我们也是不变口号。我们在谈企业,制造业,我们希望制造业能够符合绿色的标准,成为一个绿色企业,或者成为一个绿色制造业。 刚才讲的绿色的概念,其实,在1996年,这个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是在美国的密西根州里大学研究所里面提出来的概念,原来就是两层含义,一个是环保,第二叫做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可以引申的,因为所有的能源的产生都脱不开能源,我国如果能够节省资源的投入,其实也是节省了能源。所以是一个环保和节约的概念。后来欧盟在2003年的时候,正式构筑了绿色壁垒,就是它对于很多差别,大概是十大类产品,二十万种细项的产品,是否符合绿色的标准做了很清楚的定义,如果你的产品不符合这个定义就不能进入到欧洲。我相信这样环保的意思会逐渐的抬头,不只是欧盟,将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都会扩大这个约束的。 还有精准,就是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不多不少,不快不慢,另外就是高效,投入小,产出大。最后是流程的顺畅,这五个概念对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国际一流的公司竞赛,必须这五项符合标准才能够去竞争,我们呼吁企业重视这些事情,至于企业怎样可以达到,其实就是ERP追求的目前,可以促成企业达到这五项要求。至于环保怎样保证,就是跟当年的“爱艘”一样,大家可能认为就是品质的检查,让出去的东西都符合标准,其实不是的。品质管理其实是从研发设计就开始的,甚至人员的引用、培养和采购,在每个各环节都有很多的规范,照着规范做,才能保证最终出来的产品是符合当初的品质要求的,同样的道理,环保也是在品质上的约束。 怎样保证最后的产品符合环保,是要从研发设计的每个环节,甚至是人员的培养,采购等方面,这就是流程的控管,这就是ERP最大的功能了。 主持人:绿色供应链有两点,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还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这个已经不是共性的问题,但是是确实存在的。就是这个链条上的这些环节,同时信息化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渠道,大家和我一样有一个疑问,发布信息化这个链条上的多各环节上的产品,我们之前大家单纯的认识神州数码是ERP的公司是有区别的。02年03年的时候,大家谈业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细化的趋势,现在这个趋势上神州数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是想请李总谈谈,我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绍远:相对于其他的考虑里讲,DCMS应该是非常专著的公司,我们专著制造业,甚至制造业里面我们很多不擅长的我们也不做,比如说炼钢,炼油行业也是制造业,但是我们不做,我们只专著我们有积累,有专业的部分。我们其实还是属于比较专著的厂商,但是制造业本身是很复杂的行业,第一个规模,从小到大,从年营收两三千万,到几百个亿的企业,制造业涵盖的非常广泛。第二个行业来讲,化工、机械、电子、电机、汽配这样非常多的行业,每个行业虽然共同性有60%-70%,但是行业和行业之间有一些自己的个性化,甚至一个行业里面不同的企业,也是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第二个就是制造业里面,行业的细分是很多的。第三就是制造业很复杂,从研发设计到把产品交付给客户的过程环节非常多,所以我们为了专注在制造业,但是制造业从规模、行业和功能来看是非常庞大的。 我们选择我们过去已经积累过的来发展我们的产品,就变成很多源,我们要满足很多的行业,第三我们不仅仅是满足ERP,还有CHR,工作流,电子商务和PDN,其实也是非常的多元化的。共3页。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细分的话,我们还是在一个点上,就是我们在制造业这个点上。李总之前也谈过,我们这样做也是客户的需要? 李绍远:对的。 主持人:他们可能有两种心态,我采用一个厂商一系列的产品,不存在不能沟通的问题,但是另外一点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从李总结合神州数码的战略您怎样看? 李绍远:我觉得企业就应该把自己的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最稳固的篮子里,这样才是最大的保障。 主持人:这个怎样讲? 李绍远:因为以管理软件的厂商来讲,他是有规模经济的问题,如果只在制造业这么多环节里面专注其中的一个领域,其实是很难形成经济规模的,包含在各种研发的投入上,市场拓展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研制,没有办法培育成一个很有实力的厂商。这就是过去这么多年来,国内管理软件厂商数量非常的多,市场非常混乱的原因,我认为是会逐渐整合的,小的厂商会逐渐的被淘汰,强大的企业会不断的发展,比较有实力的厂商才能够提供有实力的服务,一个软件的维护是要持续的,企业的实力和它长久的存在是很有必要关系的。 主持人:刚才李总说的是神州数码这些年的积累和想法,这四年多我们提出过不同的服务的理念,我们提出的“成功必须专业,让ERP在中国普遍成功,以及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我们提出的这些理念是否有一些传承,或者是和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契合? 李绍远:2002年我们DCMS成立,我们的口号是ERP在中国普遍成功,这是我们的使命,永远不变的使命。经过一年对市场的理解以后,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国内的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非常低,原因是都不够专业,厂商不够专业,客户本身不够成熟也不够专业。2003年的时候我们喊出了“成功必须专业”,专业缘于务实,因为那个时候太多的理念和市场的炒作,我们认为真正成功是要专业,要通过务实才能够积累。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很多的客户得到了成功,2004年的时候,我们的口号叫做“成功可以复制”。就是说你看看这些企业都能够成功,不是先前说的这么难成功,甚至是成功率接近零,用我们实施的方法以后企业成功的比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我们强调源于专业务实。共3页。 主持人:刚才说的70%是第一步的层次? 李绍远:对。第二步就是管理者利用资料进行协助管理的工作,这是一个过程,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越来越深层次的想法和应用,没有一百分的。 主持人:我问一下李建东先生,刚才李总也谈到的问题。我们现在信息化不管是在应用或者是认知度上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非常高,有的相对弱一些,从您实施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的话,您觉得是否在地域、企业性质上有特点? 李建东:像刚才李总讲的,对于企业自己信息化的程度,和自己应用的效果,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认识是有管理的,从局域讲,比如在华东和华南,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比较好,他们的竞争比较残酷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环境里面企业对自己的管理是比较关注的,也需要通过各种管理工具,比如说ERP的产品,或者是其他的方案来引进,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他们自然有这个外在的要求,使得在华东和华南的使用量是不错的。北方有一个环渤海的经济圈他们比前两个地方弱一些,再往内地会更弱一些,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再问李总,您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从您的经验看,中国的制造业信息化,从目前的走向看,在未来需要什么力量的推动,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李绍远:其实对制造业提升管理能力的事情,是被动的被要求的,并不是自发的。被迫的要求就是说必须面对国际的竞争,或者必须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制造业要由弱变强,由小变大要在这些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够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这里面很关键的就是管理能力,ERP就是提升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企业不能认知到提升管理能力对它取得比较好的竞争的优势的话,我觉得他要面临的就是被淘汰和打败的命运。如果它认知到这一点,应该主动的靠实施信息化,实施ERP来改善它的管理能力,提升它的综合竞争力。这个原动力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有紧迫感,不这样做不行,他才可能认真的看待这个事情,过去台湾的企业就是这样的状况,但是大陆的企业,我觉得大部分还没有感受到这个竞争的压力,所以必须透过政府和厂商不断的鼓吹和奖励,我觉得企业没有认知到这个自身的需求,从旁的得到的是有限的,我们提出绿色供应链,叫做绿色制造红遍世界,这样的口号,就是在呼吁我们的企业一定要重视,我们自己的标准要能够提升,要能够满足欧美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的事实。 不能满足这个事实,无法制造符合绿色壁垒的产品,就不能把产品输入到欧美国家。我们希望厂商认识到这一点,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在经营中取胜。 主持人:我觉得李总说得非常好,企业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政府和行业的领导厂商和专家媒体推动的力量,他们自身的想要实现提升的意识还是没有的。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政府都在提倡,很多方面都在提倡,我觉得神州数码这个时机推出我们的产品,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 李绍远: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案例,还有我们的能力,我们实施的方法的实践,都感觉成熟了。第二个也是感觉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紧迫性越来越大,两个时机都已经具备了。 主持人:我认为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产品的提供商不只是说我的技术如何的先进,我的产品如何多,现在是讲究理念的传递,教给企业方法论,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做。在神州数码提出的绿色的理论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他对于企业来讲有什么样的意义? 李绍远:绿色供应链,这个绿色有五个含义,第一个就是环保,第二是节约,第三是精准,第四叫高效,第五是供应链里面各个环节流程可以顺畅,通行无阻。 一个企业要能够达到这五个标准,在这五件事情做得好,关键是管理能力和是否使用好的工具。 主持人:能否展开聊一下,这五个方面跟我们现在发布的产品的考虑结合起来是怎样? 李绍远:我们一直不炒作概念,到目前我们也是不变口号。我们在谈企业,制造业,我们希望制造业能够符合绿色的标准,成为一个绿色企业,或者成为一个绿色制造业。 刚才讲的绿色的概念,其实,在1996年,这个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是在美国的密西根州里大学研究所里面提出来的概念,原来就是两层含义,一个是环保,第二叫做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可以引申的,因为所有的能源的产生都脱不开能源,我国如果能够节省资源的投入,其实也是节省了能源。所以是一个环保和节约的概念。后来欧盟在2003年的时候,正式构筑了绿色壁垒,就是它对于很多差别,大概是十大类产品,二十万种细项的产品,是否符合绿色的标准做了很清楚的定义,如果你的产品不符合这个定义就不能进入到欧洲。我相信这样环保的意思会逐渐的抬头,不只是欧盟,将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都会扩大这个约束的。 还有精准,就是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不多不少,不快不慢,另外就是高效,投入小,产出大。最后是流程的顺畅,这五个概念对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国际一流的公司竞赛,必须这五项符合标准才能够去竞争,我们呼吁企业重视这些事情,至于企业怎样可以达到,其实就是ERP追求的目前,可以促成企业达到这五项要求。至于环保怎样保证,就是跟当年的“爱艘”一样,大家可能认为就是品质的检查,让出去的东西都符合标准,其实不是的。品质管理其实是从研发设计就开始的,甚至人员的引用、培养和采购,在每个各环节都有很多的规范,照着规范做,才能保证最终出来的产品是符合当初的品质要求的,同样的道理,环保也是在品质上的约束。 怎样保证最后的产品符合环保,是要从研发设计的每个环节,甚至是人员的培养,采购等方面,这就是流程的控管,这就是ERP最大的功能了。 主持人:绿色供应链有两点,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还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这个已经不是共性的问题,但是是确实存在的。就是这个链条上的这些环节,同时信息化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渠道,大家和我一样有一个疑问,发布信息化这个链条上的多各环节上的产品,我们之前大家单纯的认识神州数码是ERP的公司是有区别的。02年03年的时候,大家谈业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细化的趋势,现在这个趋势上神州数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是想请李总谈谈,我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绍远:相对于其他的考虑里讲,DCMS应该是非常专著的公司,我们专著制造业,甚至制造业里面我们很多不擅长的我们也不做,比如说炼钢,炼油行业也是制造业,但是我们不做,我们只专著我们有积累,有专业的部分。我们其实还是属于比较专著的厂商,但是制造业本身是很复杂的行业,第一个规模,从小到大,从年营收两三千万,到几百个亿的企业,制造业涵盖的非常广泛。第二个行业来讲,化工、机械、电子、电机、汽配这样非常多的行业,每个行业虽然共同性有60%-70%,但是行业和行业之间有一些自己的个性化,甚至一个行业里面不同的企业,也是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第二个就是制造业里面,行业的细分是很多的。第三就是制造业很复杂,从研发设计到把产品交付给客户的过程环节非常多,所以我们为了专注在制造业,但是制造业从规模、行业和功能来看是非常庞大的。 我们选择我们过去已经积累过的来发展我们的产品,就变成很多源,我们要满足很多的行业,第三我们不仅仅是满足ERP,还有CHR,工作流,电子商务和PDN,其实也是非常的多元化的。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