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月10日报道:面对新兴媒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0:06  新浪科技

  ——京沪部分媒体老总

  清华大学 史敏杰

  “如果现在报纸读者的发展趋势持续不明朗,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这是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公开发表的一个预测。这位研究报纸工业已经30多年的教授所撰写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让世人感到震惊。

  而2005年中国报业的业绩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个预测的可能性。2005年8月26日,北青传媒公布2005年上半年业绩,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99.7%,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8.32%,而实际情况据说要糟糕得多。与此同时,几乎北京所有的都市报纸都陷入了经营的困境:《新京报》壮志未酬,《竞报》哀叹生不逢时,《华夏时报》名存实亡,《信报》《晨报》负债累累……北京报业的季节较之大自然更加寒气逼人。全国其他地方虽然竞争得不如北京激烈,但生存的压力犹在。《河南商报》苦苦思寻着超越《大河报》,《广州日报》为了市场逢山开路,《东南快报》开起了出租的门面,《成都晚报》《武汉晚报》放下了机关报的“贵族”架子……一时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

  “狼来了!”面对曾一度走入低谷的网络媒体卷土重来,面对手机报、电子刊物等新形式媒体的出现,中国各纸质媒体开始感到危机。

  2006年5月9日晚,京沪两地部分媒体老总坐在一起,探讨了这一话题:

  《通信世界》杂志总编项立刚:今天很荣幸和上海几大媒体的老总坐在一起,聊聊传统媒体今后发展道路的话题。现在我们需要看到,新媒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随着3G技术的完善,手机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媒体,手机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多媒体平台,另一方面手机又是一个非常便捷的东西,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视。移动信息网很有可能成为“第五媒体”,面对这些媒体,我们这些传统媒体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应对方法?如果3G时代真的到来,我们这些传统媒体还有没有机会?

  :与IT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出路

  《解放日报》徐松华:从去年开始,报业已经被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整个纸质媒体经济效益下滑。我们觉得以前飞速发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主要原因就是IT媒体的发展。

  几年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网络是一条高速公路”,但是现在来看,已经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感到,互联网是一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越来越大,不仅在中国,美国更是如此。

  现在对于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前景,有三种观点,一是纸质媒体应该开始考虑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了,因为它必然消亡。二是认为纸质媒体能战胜媒体;还有一种观点是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报社主要偏向于第三种,就是融合,考虑如何才能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比如推出“手机报”。

  我们更应关注媒体更替对社会的影响

  《青年报》总编吴烨宇:我们报社是涉及新媒体比较早的,1999年就建立了新闻网站,上个月18日又进入了电子期刊。十天发行量达到了十二万,第一年就挣钱了。我对新媒体持非常欢迎的态度,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小报纸来说,网络并不是最大的敌人,它们对我们的危险还不如大集团大报业。

  大家有没有想过,电子杂志的生命力到底是多少?我曾经对报社负责电子期刊的人说过,别看你今天闹得欢,但是可能你灭亡的速度比我传统的报纸更快。我认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发生了改变,过去报纸叫新闻纸、观点纸,后来又叫做实用纸,但是我觉得到今天,应该将传统报纸叫做体验纸。我们做报纸的目的是什么?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是为了获取信息,但是更重要的是获得内在的东西,就是体验。

  电子杂志是一种体验,手机是一种体验,报纸也是一种体验。人类文明并不是依赖于报纸才出现的,报纸的出现只不过让人类的体验上升了一个台阶。现在电子杂志的出现,只不过是人类在报纸的基础上,将“体验”又加深了一点,这也不是体验的最终目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报纸必将灭亡,新媒体也必将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报纸与新媒体谁先灭亡,还是未知数。

  我认为我们今天更应该关注的不是纸质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而是如何在纸质文明向网络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使社会保持安全稳定健康。

  网络报纸合作,才能“双赢”

  《东方网》总监高国营: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尴尬。新闻网站的尴尬是:第一、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办网,第二个尴尬是商业网站领跑在我们全面。第三个尴尬是,我们离不开传统媒体,“离开你我活不了”,商业网站(新闻频道)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传统媒体的尴尬是一方面在网络产业链上几乎没有收益,别人从你这里拿走新闻能够卖出几个亿,就给你几万,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另一方面网络能够使传统媒体实现品牌的延伸,所以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些传统媒体到处求网站,求人转载自己的新闻。

  从实际来看,我觉得网络与报纸应该是合作的,合作往往带来双赢。

  :我们在做大蛋糕,而不是抢蛋糕

  东方龙总编郑杰:文广集团的主业是广播电视,现在还是如此。对新媒体的探索是发展自己的一种需要,我们正在试图从广播电视的播出机构转变成内容的发行者和服务者。

  随着网络出现,发现以前浪费了很多边际效益。电视是一个很浪费的行业,大投入大产出,比如一台晚会,制作成本几百万,仅仅通过拉广告来获得利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现其中有很多价值值得去挖掘。而且现在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个性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推出手机电视,通过卖服务来产生新的效益。

  而且这个新技术能够有利于突破地域的封锁,我在上海做得比较好的节目,通过正常的卫星播出渠道很有可能因为经济壁垒在某些地方不能落户,但是通过网络能够让其他地方的用户看到,这对于我们这个地方级媒体来说,也能够带来新的收益。

  传统媒体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IT时报》总编王昊青:我认为传统媒体不能把所有的发展危机归结为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要进入新媒体或者要与新媒体融合会遭遇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原先的内容能否转换成产品。新媒体的内容是基于新的载体和新的价格体系的,原先的内容不是变成简单地放到新媒体上就能变成可销售的产品的。二是产业链是否完整的问题。事实上,新媒体本身还存在产业链不能闭环的困难,传统媒体进入该领域同样还会遭遇这个问题。媒体要么横向一体化,要么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是赚取广告收入,而真正做得好的媒体应该是纵向一体化,通过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来获取广告以外的收入。我们现在的产业链是不闭环的,无法让大家都在其中受益。10年前在美国电视媒体工作时,当时的所有节目资料就已经可以在网上下载,根据我的理解,对于品牌成熟的媒体,互联网的价值是传统媒体内容延伸的载体和读者服务的延伸载体,如果没有内容的品牌,你做再多网站也没有用,除非你不利用现有内容资源另谋互联网出路和模式。

  网络媒体改变了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

  《中国网友报》总编申江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主流媒体,我们的大学生现在大多通过网络来获取咨询。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读者从以前的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从权威主导变成大众主导。从单阅读变成多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面对的实实在在的挑战。但是我认为报纸并不会消亡,历史证明,以前纸质媒体经历了广播的冲击,电视的冲击,都能够活下来,面对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也必然能够保持下去。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新媒体作为媒体,也必须遵循媒体所固有的规律。如博客,现在最火的是徐静蕾的blog,为什么会点击量如此之高,因为还是追求名人效应,还是和传统媒体一样。

  新媒体会改变传统媒体的格局

  《通信产业报》主编辛鹏俊:新媒体的出现不会让传统媒体消亡,但是会带来格局的变化。在新媒体强有力的竞争下,部分传统媒体会死掉,但是适合的仍然能够存活甚至比现在活得更好。比如文广集团的一些广播以前也是受到电视的冲击,但是现在反而有所发展。

  网络给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新的媒介手段,获得我们新的价值。

  (文中主编讲话内容根据录音整理,部分有删节,未经本人审核)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