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只能走到底——AMD年产1亿处理器目标出台的前前后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8:52 太平洋电脑网
  2006年4月6日,AMD宣布,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Fab 36工厂的首批64位处理器已于三月开始发运,AMD创纪录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300mm晶圆工厂并开始批量生产90纳米工艺制程的产品。Fab 36工厂在量产90纳米产品的同时,也已经开始量产65纳米测试芯片,为今年下半年的65纳米产品投产做好准备。并于2007年中期全部完成向65纳米产品的转变。AMD计划将Fab 36的产能在2008年时提升至每月生产20000片300mm晶圆,而这将会使AMD公司处理器的产量在2008年提升至1亿个CPU。

  自这个官方消息传出来30多天以来,全球各地的IT业界和媒体,已经对AMD的产能有了许多解读。大家对AMD解决饱受多年困扰的产能短缺问题,有了很多的注释。然而,作为IT上游企业,AMD位于整个PC产业链的最高端,面临英特尔目前15个晶圆厂的产能打压,其厂房建设以及产能策略,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并非“产能充裕,价格更优”可以解释。连日来,我们试图整理现有的各种数据资料,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分析,从AMD Fab 36的产能数据,去看AMD即将在未来两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8年年产1亿个处理器”出台的台前幕后

  自AMD在1969年成立以来,产能为题一直是其最大的困扰。到了上世纪90年代,AMD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建厂模式,就是以5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去建造一个新厂。AMD的产能跟英特尔相比,一直差距很大——英特尔现在共计有15个晶圆厂,在规划建造的新厂也不止一个。也正因为资金规模和起点都比较落后,AMD在建厂后,一直积极通过提升生产管理技术和工艺制程,来挖掘产能潜力。

  近十年来AMD比较大型的建厂行动,要从Fab 30工厂开始说起。Fab 30在1996年10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动工,到了98年5月竣工。试产时,AMD所导入的是250纳米制程的生产设备,后来,AMD改为导入了180纳米制程的设备。这个切换的过程中,AMD正在生产K6处理器,也曾短时间地从250纳米制程切换到220纳米制程,不过,到了1999年的夏天后,AMD终于正式导入了180纳米制程,并于2000年实现了量产。从动工到正式出货,Fab 30用了3年多的时间。

  Fab 30主要生产基于200mm晶圆的芯片。该工厂原设计产能为每月2万片晶圆,由于运营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Fab 30工厂目前每月产量达到约3万片晶圆。当前引人瞩目的Opterons和Athlon 64 X2处理器正是由Fab 30负责。

  基本上,AMD的每个新厂房,都会承载生产3代左右的处理器的历史使命,然后随着设备折旧、降低未来生产成本、制造工艺改进等诸多方面的考虑,AMD就会兴建新的厂房。在Fab30兴建以后,AMD也曾多次面临缺货的困局。为此,AMD与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台湾联电都洽谈过代工处理器的事宜。但从为了生产的根本布局来说,在2005年左右利用新厂,是解决AMD产能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为此,在2003年11月,AMD正式动工开始建设Fab 36工厂,并于2004年11月完成厂房基础建设。2005年3月开始试产90纳米制程的。总体而言,Fab 36从动工到出货的进程比Fab 36提前了一年。

  晶圆工厂的兴建,生产设备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光是建造成本,已经需要大约20到30亿美元。生产线的设备成本、加工技术以及R&D成本加起来,又得花10到30亿美元。业界公认的是,盖晶圆厂和液晶面板厂一样,都是极其需要资金投入,需要说服华尔街众多金融巨头投资的项目。为了让他们觉得如此大的投资是值得的,就必须为他们描绘极其宏大诱人的市场蓝图,说明愿景将会达成多大的产能、市占率和回报。也正因为如此,AMD在Fab 36厂兴建后的愿景描述中,喊出了“2008年年产1亿个处理器”的口号。

  AMD何以喊出如此雄心壮志的口号呢?我们从Fab 36制造生产能力可以做出分析:跟Fab 30的200mm晶圆相比,Fab 36所采用的300mm晶圆有效表面积增加到225%,因此,若Fab30的月产量达到每月3万片晶圆的理论峰值,那么Fab 36的同等尺寸的晶圆月产峰值可以达到34000片左右。这样,制造同等尺寸的处理器,300mm的晶圆理论上能够比200mm的处理器多生产一半的数量,成本降低30%左右。若Fab 30目前一年能制造4500万个处理器的理论峰值来计算,Fab 36理论上能制造约6700万个处理器。当然,由于晶圆的良率不可能达到百分百,因此以上仅仅是理论数值。但是,以两厂的产能来看,AMD在2008年达成总产量1亿个处理器的目标并非难事。

Fab 36为AMD带来的是魔鬼还是天使?

  对于Fab 36新厂的落成,自然能带给AMD很多好处:由于制造成本下降,设备折旧费用自然减少;同时,由于当今双核概念流行,双核对晶圆产能的要求大为提高,因此在这个时候扩充产能,也是应对双核处理器普及时代的来临。此外,AMD一向因供货时断时续受到主板厂商的诟病,若Fab 36能够提供更多的产能,也方便主板厂商加强AMD平台主板的推广合作。

  然而,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AMD的Fab 36也面临着风险。300mm晶圆的产能全开后,AMD处理器的产量大增,必须取得响应的市场份额,才能取得对等的经济效益。

  根据IDC的全球电脑出货报告统计,去年全球电脑出货量达到2亿760万台,预计到了2007年,会增加到2亿5千万台左右。如果AMD在2008年能生产1亿个CPU,那么将意味着届时AMD的产能占了全球处理器市场份额的40%左右。

  若达到如此大的产能,AMD在全球处理器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必须随之提升了1.5倍,才能让工厂的效益最大化。如果AMD的市场份额不能达到这样的增长,那么库存太多所导致的被迫降价所带来的损失,对股东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对AMD的盈利和持续融资,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AMD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即便是AMD在短时间内让市占率有了1.5倍的提升,但若英特尔为了跟AMD力拼到底,牺牲处理器的毛利,以低价重新夺回市场份额,对AMD来说也是很严峻的考验。因此,300mm晶圆,是锋利的双刃剑,拿捏远比Fab30时代复杂。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AMD真能占领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这样AMD就能真正打破英特尔的独大魔咒,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擢升。

  从产品架构分析,目前AMD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处理器产品,这也注定了Fab 36的产能,将以处理器为主。与AMD相比,英特尔的产品线涵盖了处理器产品、主板芯片组产品、NOR型闪存。去年,由于迅驰平台大获全胜,令英特尔将工厂产能都尽量向移动处理器方向转移,从而导致了芯片组的大量缺货。今年,由于Nor型闪存市场不如理想,英特尔随即把相关生产线拿来生产芯片组——多产品制程的结构,为英特尔的产能调节创造了空间,让其根据产品的获利趋势做出调整。

  而AMD目前已经将其与富士通合作的NAND型闪存生产公司Spansion作了独立处分,因此,AMD的经营产品将更为单一。这注定了AMD接下来别无选择,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或是在产品规格上有所改变,才能更好地在英特尔普及双核甚至四核酷睿架构的强大市场压力下,去从英特尔手上再抢夺20%足有的市场份额。目前,AMD在对抗英特尔的酷睿架构新处理器时,喊出了尽快转换到AM2架构界面的口号。根据AMD的官方蓝图,采用AM2界面的K8处理器,功耗可以控制在35瓦左右。而在双核甚至多核普及方面,目前AMD并没有在官方蓝图中透露更多。

  综上所述,在K8时代一直处于顺境的AMD,利用Fab 36扩大产能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因为AMD高层一直决意把产能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无意象全球三大无晶圆IC设计巨头——高通、NVIDIA和ATI那样,把代工订单放给台积电、联电和IBM等。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基于AMD单一产品价格的历史原因,AMD必须拿出比英特尔酷睿架构更有产品力的产品,或者做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将目前已经打破历史记录的市场份额高位,继续扩大。以AMD目前的顺境而论,占据了24.3%的市场份额已是前所未有的辉煌,那么AM2是否能够帮助AMD再度翻番?

  无论结果如何,AMD现在只能一路走到底,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