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承认有意引台式机入华 "众星计划"进入新拐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9:05 太平洋电脑网 | |
PConline广州消息[文/新闻主笔 黄约兴 马全智]“由于店面的迅速增加,富士通从2006财年的第一季度开始,将把渠道计划的重心转移到区域整合上来,也就是我们将会重点扶持起一批核心经销商……把特色产品推介给商务人士,完成一个质的飞跃。”4月10日,富士通个人电脑大中华区总经理蔡慧思和全国零售渠道经理张海峰在接受PConline编辑专访的时候,强调在新的财年,富士通的渠道策略将会较过往3年有重大的发展。 蔡慧思和张海峰实在富士通准备实施面向渠道的第四期“众星计划”前召开本次渠道大会的,蔡慧思表示,“众星计划”是富士通亚太区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手笔投入资源去支持中国经销商的行动,自2002年富士通在大陆市场发力以来,她一直认为大陆市场各个地方区域的特色非常浓厚,需要各地的渠道根据当地的情况自己来推,因此富士通的策略是加强各地终端管理。这个时候她找到了也有同样想法的张海峰,于是就由张海峰牵头组织了“众星计划”,“可以说,这个计划就是张海峰的孩子……”蔡慧思笑称。 张海峰表示,从去年8月“众星计划”第一期实施至今,已经完成了三期“众星计划”,现在参加这个计划的核心店面商家已经有200家,在2006财年,富士通希望把数量增添至332家。从出货量来说,“众星计划”也达到了预期——在刚开始的第一期“众星计划”,富士通的单月平均出货量是在3K左右,而在刚过去的三月,全国出货量已经超过了6K。这对于ASP(平均产品单价)较高的富士通来说,能够录得如此数字,已经说明获利甚高。 由于华硕、东芝等这几个月来都先后增加了全国总代,引发了全国渠道的关注。因此富士通自2004年渠道变革完毕的富士通,是否会在原来的得利创业和大恒两家全国总代的基础上,因应2006年“笔记本年”同业激抢市占率和出货量的需求,增加新的全国总代,也成为这次专访的谈论话题。蔡慧思表示,富士通的操盘风格一向偏于稳健,一直很小心去观察渠道是否能够健康成长,而且重点一直放在终端管理,因此对于全国总代这块暂时没有改变的意向。但是,在区域合作伙伴上,的确会有很大的变革措施即将出台。 张海峰进一步解释称,在第四期的“众星计划”战略中,富士通更多的考虑是从区域整合的概念。因为出货量从3K到6K是一个台阶,从6K迈向8K又是另外一个台阶。如果说第一期到第三期这个台阶的主要策略是增加店面,从而加大曝光量,拓宽渠道层面的话,那么接下来第四期的重点则是寻找每个区域有实力的伙伴,结合全国总代的资源和力量,成立为当地经销商服务的平台。“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好的区域核心经销商。当前如果要深挖笔记本市场的潜力,那么就必须往三四级市场发展,只有好的区域核心经销商,才能在接下来的渠道建设中稳步发展。” 在谈及中国笔记本市场的特殊性时,蔡慧思表示,目前低价笔记本现象只是中国市场的一小部分,富士通暂时无意专门从价位考量去推出低价笔记本进行掠夺式的市场抢夺。反而,富士通认为,中国用户对使用需求很有自己的看法。就像奔腾M处理器和移动赛扬处理器,在日本是很少用户研究的,但在中国,商务用户要的就是奔腾M,因此,在今年,富士通的产品策略,还是以商务用户为主要对象,推出特色产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于富士通今年将其带32寸大液晶屏的一体机TX引进大陆,引发业界对富士通全面向大陆输送台式机以及数码产品的推测,蔡慧思承认,目前富士通的确有意向大陆市场引入富士通的另一强势产品——台式机电脑。但是富士通始终会秉持比较稳健的作风,因此目前仅仅在会所、商务楼宇等等试水用户对富士通台式机的反应,等市场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后才陆续引入台式机产品。从今年的发展计划来看,笔记本电脑依然是富士通中国的焦点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