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慎购孤儿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1:21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如果你经常去市场里转,不管是专业卖场,还是综合家电市场,各种与手机有关的降价促销海报与店堂告示能让你瞠目结舌,因为昨天还在卖3000块的手机、今天很可能定价只有800元、而且还有赠品!作为一个消费者,也许这种“优惠”的确非常诱人,但如果我告诉你:假如你真的掏钱买了如此前提下的商品,很可能因买到“孤儿产品”而遭遇“三包售后无门“窘况的话,你还敢掏钱吗?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孤儿手机”,“孤儿手机”不是说专门给那些孤儿们定制的手机,而是指生产厂家因为某种原因倒闭或者转型以后,“遗落”在市场上的某些品牌下的手机产品,而由于手机生产厂家的倒闭或者转型,这些品牌下的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渠道也就自然解散了,如此一来,那些还在市面儿上销售的该品牌手机自然也就变成了“没有监护人”的产品,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孤儿手机”,或者叫“手机遗孤”!说到这里多加一句:现在的人们真是能遣词造句,愣是造出了“孤儿手机”“手机遗孤”这样的词,不过还是挺贴切的。

  就手机行业而言,所谓的“孤儿手机”并不少见,从国产品牌到洋货手机都有,只不过由于这两年

国产手机行业淘汰消亡的太厉害,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孤儿手机”就是指国产品牌下的产品,例如科健、高科、熊猫等等。从内心来讲:想想这些国产品牌手机在前两年的“兴旺”与豪言壮语、再看看现在不声不响的悄然退市,真的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国内的这些从业者们,从“跟风入市”到黯然退场,值得反思的东西太多了。

  就这些“孤儿手机”而言,怎么销售出去并不是多么的难,因为商家总有自己的方法,哪怕绝对的“赔本”贱卖出去,可问题也就由此诞生了——这些“遗孤手机”的售后三包由谁来做?其实也不光是手机行业滋生了这一问题,在很多产品上也早就存在这个困惑,例如

笔记本电脑、MP3等等,只不过这次因手机行业被彻底的摆到了台面儿上。

  作者:小海

  就现状而言,我们国内产品的售后三包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弊病,还以手机行业为例,基本上要求的就是让厂家来全权负责其产品的售后三包,而至于是让你厂家自己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还是采用协议指定的方式设立地方三包代理则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而如此前提之下一旦产品的生产厂家倒闭或者转型放弃此类市场,这种三包售后体系也就自然的瓦解了,其产品自然也就成了“没有爹妈的孤儿”。从任何方面来看:产品三包都不应该只是生产厂家一个人的事情,而应该是产品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同样承担三包方面的责任,因为他们也是这些产品附加利润的既得者,凭什么只管赚钱不管售后呢。

  就相关条例而言,虽然制度层面规定了任何一种产品在退市以前需要对其售后做出安排,可就现实操作来看,很多厂家并没有切实的执行,这里面既有所谓的“疏忽”,更有着利益相关下的故意,因为很现实的是这种“售后转嫁”是需要付钱的,不给甚至不说清楚了与钱相关的细节,就算你厂家有心、人家也“无利”接受。所以,在产品的三包机制上,我们应该强制规定一些东西,例如售后的绝对责任和相对责任的分成,尤其是当其中某一方“消失”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强制的“三包转移”机制,否则很难管制住这种“赚钱时一哄而上、出现问题时推诿不见”尴尬结果。

  根据最新消息,一些地方开始提高手机销售的“进场费”,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手机的售后三包,可由此引出的最明显的一些问题就是:在法律监管不力与售后条文权责难以分清的前提下,片面提高这种“进场质保金”的做法儿真的能提高相关的服务与监管吗?最起码儿这么做会不会是变相抬高了手机的销售价格呢?要知道卖场与手机销售者所有的成本摊销最后都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

  “孤儿手机”也好、“遗孤产品”也罢,如果只是靠多收钱就能够解决问题,那么现在的三包投诉就不会这么多、售后

维权就不会这么难了!其实,不管是买卖手机产品,还是选购其他商品,如此前提之下,只能劝大家购买以前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把“没有爹妈的孩子领回家”,否则就可能是“请来容易抚养难”了!

  作者:小海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