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让网络祭祀蔚然成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9:18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专稿】又是一年清明到,追思先人、教育后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让我们习惯于抓住这样一个日子,采用各种形式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一些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网络祭祀的兴起,标志着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明祭祀方式的诞生,我们期待这种方式能够早日蔚成风气。

  在网上键入“网络祭祀”会看到有几百个关于网上祭祀的网站。像红安网是专门为悼念革命烈士而建的;中华清明网有英明录、网上墓地、网上祭扫等;还有天堂在线网络墓地,打开网页你可上网为政要领导、著名艺人、英雄模范、文化名人或是你的亲人建馆并在网上进行祭扫活动。在一些祭祀网上,网民可以留下了被祭奠人的名字以及思念之词,并为已故亲人选择各自喜欢的鲜花及蜡烛等祭祀用品。还有一些网民通过自己的博客或者专门的祭祀论坛上祭祀亲人。无论是在专业的祭祀网站或论坛上还是在自己的博客里祭祀亲人,都是网络祭祀的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网络祭祀是对传统祭祀方式的革新,采用这种新型的祭祀方式,不仅能够避免交通拥挤之苦,还能够防止火灾的发生。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是每年到了清明时节,由于人们外出扫墓时间集中,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为此酿成

交通事故的也不在少数;而且采用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导致纸钱乱飞,灰烬遍地,甚至引发火灾,致使清明时节“火纷纷”的现象非常突出。最近几天媒体关于森林火灾的报道异常之多,这些火灾虽不完全是清明祭祀所引起,但至少可以说明清明时节恰恰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多发时期。而采用网络祭祀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网络祭祀对于身在异乡的人们来说,是最可宽慰的了。当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在外工作的人们,可能因为路途遥远,加之清明并不是法宝节假日,一些人往往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祭祀亲人,采用网络祭祀便是最好的选择了。也许有些人会对网络祭祀的虚拟世界是否显示诚意心存疑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网络祭祀不仅保留了传统祭祀的一些外在形式,比如凭吊、献花等,更发展了祭祀亲人的内涵,用互联网方式记载先人的生命历程与精神信息,其诚意不仅毋庸置疑,而且更体现出祭祀的本质——追思先人、教育后人。

  当然,网络祭祀毕竟是一种创新的祭祀方式,现在多为年轻的网络一族所采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股风气,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网络祭祀网站的支持力度,纳入现实世界的公共服务之列,最好不要运用收费的方式来阻止这一文明祭祀方式的前进步伐;同时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职工应带头采用这一文明祭祀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产生示范效应,还能够带来一股清明祭祀的清明之风!

  作者:方家平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