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飞机医院的IT整合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4:11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赛迪网讯】在飞机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飞机零部件,一架飞机部件可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所以需要一个强大的系统管理备件库。这些备件会严格要求适用的机型、寿命期等,都必须在系统里很好地管理起来。

  近日,记者来到了拥有亚洲最大单体机库的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公司电脑部经理陈英念向记者介绍了信息化对飞机维修工作的支持。

  了解飞机维修

  据了解,飞机维修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平常最常见的是航前、航后的航线检查,它会包括一些例行检查,及一些小故障的排除,操作地点一般在外场、机场里面来做。

  第二类是在飞机飞行一定的小时或者一定的循环次数后,就要做一个对应级别的定期检查。一般分A检、C检和大修。高级别的定检和大修便可能需要将飞机拉入机库当中进行。

  飞机最严重的故障被简称为AOG(Airplane On the Grand),因为飞机对安全性有着严密控制,如果某一个部件出现问题,这架飞机无论如何不能起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航空公司一天的损失少则十几万美金,如果飞机是租的话,多则几十万美金的租金。

  从这些情况来看,飞机维修的水平与效率的高低,不仅仅是保证航空安全,而且对于航空公司经营会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飞机维修需要一支高效的团队,保证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陈英念告诉记者。

  庞杂的飞机维修工作

  据了解,在飞机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飞机零部件,一架飞机部件可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所以需要一个强大的系统管理备件库。这些备件会严格要求适用的机型、寿命期等,这些都必须在系统里很好地管理起来。

  每次检修都会有一些拆换的部件,有些部件可以循环使用,但也要进行修理、检修。

发动机维修则是飞机维修中最复杂的一项检修工作,所有检修必须严格按照厂家:波音或者Airbus发动机厂家的维修手册、故障排除手册进行。

  这些维修方案还要报中国民航总局,而国际航线的航班,或者在国外注册的还要给美国联邦航空局或者是欧洲联合航空局进行审查。

  所以在发动机的维修工作当中,必须非常严格地将每一项维修工作的内容打印出来,并严格执行按照上面的每一个步骤做工作,完毕之后还要有负责人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另外,每一架飞机还都有自己的维修计划,在维修的间隔期间还要预期飞机什么时候进行停产维修。

  陈英念告诉记者,这样的维修需要准备工作包,一个大的检修工作包可能包含有3000多份工卡,包括例行和非例行的,根据工作包安排计划和人力和材料。

  并且每一项工作都要对过程进行跟踪,由哪些技术员所做的这些工作?由谁检查的?什么时候开始做这项工作?什么时候关闭的这项工作?在系统里都要很好的记录下来。

  支撑“医院”的后台

  2004年8月5日,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这座新机库同广州新机场同步启用,它能够同时容纳4架像777、747这样的宽体飞机,或者是12架像737、757、320这样的窄体飞机,并且这个机库在未来还能够对A380这样的空中客车进行维修。

  “有了新的机库、新的设施以后,我们也相应考虑了很多IT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包括软件、硬件、网络方面。”陈英念对记者说。

  为了支持如此庞杂的飞机维修任务,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早在1993年就从美国一家专业的软件公司引进了专门用于飞机维修行业的PMI系统,主要包括采购、工作监控、库存这三大方面功能(相当于飞机维修行业的ERP系统),架构在IBM AS/400小型机平台之上。

  随着任务量越来越大,在使用了5年之后,硬件平台出现了难以支撑的情况,于是在1998年,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对服务器进行了一次升级。并且在1999年的时候,通过第三方软件实现了两台AS/400的互为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再次提升系统可用性

  因为飞机维修工作24小时不能停顿,而且时间就意味着金钱,因此此次搬家,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又将原有的两台服务器升级到了IBM新推出的i5系列服务器,并且在国内首次使用了Cross Site Mirroring方案,将系统的可用性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据了解,以前采用第三方软件实现的双机备份,实际上是将两台机器一台为主、一台为辅,软件会将主机所做的所有交易通过一种日志的方式,在另外一台机器上重做一遍。这样,在数据同步的时候会出现时间间隔,快的时候可能几秒,慢的时候可能超过30秒。

  在这个时间间隔里,如果主机产生大量日志,没有及时同步到辅机时,主机出现问题便会导致辅机数据不完整。如果丢失的数量较大,则会影响维修工作的开展,不完整的数据会对后续的一系列工作都产生影响。

  此次采用的新的方式并不依靠日志方式同步,而是在一个

操作系统内,在两边服务器的内存当中开始同步,所以同步过程中的时间间隔非常小。

  升级迁移一次成功

  据陈英念介绍,这次升级,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并没有采用新旧系统并行的方式,而是利用10个小时,1次升级成功,所涉及的数据量大概达到了600G。

  为了保证一次迁移成功,陈英念领导的团队建立了十几种预案,分别计划出当高可用性方案在不同的情形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并且对每一种情景都进行了反复的演练、测试。

  经过了这些准备之后,一个晚上就成功将旧的系统迁移到新的系统,第二天早晨上班,系统已经投入进行生产。

  “此次升级,从整体情况来看的话,容量、性能等各方面,综合起来大约提高了25倍以上,新系统已经能够充分支撑公司业务的运行。目前机器还尚未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受制于内存太小和其他的一些原因,今后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升级。”陈英念谈到。

  简化整合是最终目的

  此次搬家,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不是简单地对生产系统进行了升级,而是对整个自身

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三大目标—总体架构要简化、统一、集成。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在搬家之前,陈英念带领团队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对新环境进行布局,形成了对于生产和扩容都能够快速反应的灵活架构。

  “例如在维修库中采用了无线技术,它使得我们能够很快对业务需求做出反应。”站在机库中,陈英念指着机库里好像集装箱一样的移动控制站对记者说。

  通过无线网络,相关的信息可以直接送到飞机旁边的移动控制站当中,这样能够大幅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移动工作站也可以非常灵活地移动到某一架飞机身旁。

  在系统简化方面,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计划通过新的系统平台对原有的服务器环境进行整合工作,降低这些系统的维护成本。

  据介绍,目前除了生产系统之外,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还有财务、管理、其他各种各样分析或统计的系统。其它的系统目前大部分运行在微软平台上,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有大量的PC服务器。

  “以前经常是开发一个应用就架设一套系统,所以在我们的机房当中,大概有70~80台各种各样的小系统,这些系统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管理维护的成本非常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已经将这些小服务器的数量减少到了50台左右。”陈英念谈到了系统的整合。

  这些小的系统,今后将被整合到新服务器平台的逻辑分区当中,目前在i5服务器上已经划分了四个逻辑分区,其中两个运行OS/400操作系统,一个运行AIX操作系统,另外一个运行Linux操作系统,这一分区就是为了整合原有的小系统。

  “我们这套系统不但支持GAMECO自身的工作,还为南航提供支持,我们现在在逻辑分区上就已经划出一部分提供给南航使用。现在南航广州总部和包括南航的十几个分公司的航材管理就是利用这个系统。”陈英念说。

  据介绍,在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内部的多个小系统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有的是外围系统,有的是跟其它公司的接口的系统,有的是需要从核心系统里取数据出来做另外的分析的。

  这么多的系统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软件基础上的。陈英念希望通过Linux分区把这些分散、异构的系统全部重整起来。

  “这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始,利用开放的Linux的环境,通过Java技术,能够把所有的这些平台重整起来。”陈英念的整合工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n101)

  作者:边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