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一根网线让我自由自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6:16 中国计算机报 | ||||||||||
【赛迪网讯】一块红布、一套军装、一只小号、一把吉他、一段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就是崔健带给那个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的崔健怎样面对如今的数字生活? 新电影还有变数 数字时代:你拍的首部短片《故事无双》选择在网上公映,你觉得网络下载这种方
崔健:我不喜欢这种捆绑式销售,倾销,在这方面我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搭售,不想卖《无极》搭售一张崔健的专辑,这样会让我很不舒服。 数字时代:你觉得只要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其他的营销方式,不管是手机下载、网络下载,只要不是太坑害消费者就可以,是吗? 崔健:这是艺术创作与销售是两个概念,任何艺术品成为商品之后艺术家就会失去对其的控制力,这样也是公平的,因为艺术家来搞销售从各方面来看都不舒服,这个市场应该是科学的、专业化的,创作和销售应该是独立分开的,我期待一个专业的销售队伍。但现在中国存在的盗版碟问题又不允许你科学化,因为音乐是个高利润而门槛又很低的行业。艺术家要是参与销售就会很浪费精力,所以我期待国家出现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来规范这个行业。 数字时代:你的下一步电影作品《给你一点颜色》是用胶片拍还是数字拍?能透露一下吗? 崔健:应该是胶片。剧本早就出来了,透露也没有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改了。 数字时代:《给你一点颜色》这个名字是您自己定的吗? 崔健:是我们多方协商的,不过很有可能还会再改。 名演员好比昂贵乐器 数字时代:你在短片中放心的启用了新人,为什么不请一些稍微有名气的演员呢? 崔健:拍电影与做音乐一样,你见到一个演员就像见到了一个乐队的乐手,一样会产生火花。找一个名演员来演,就好比在一个奢华的商店里买来了一个特别贵重的乐器,你还不懂得怎么使用。但你找一个新人,会发现双方都很愿意产生互动。如果找个大牌来演不但交流互动会少很多,而且拍片的成本也涨上去了,我们这个短片的成本很低。 数字时代:那你拍片之前会不会考虑到市场? 崔健:我原来以为演员的剧作创作和音乐艺术的创作一样,但现在这个已经发生变化了,演员的演技高不高无所谓,市场价值、行业价值的标准和艺术的价值不一样。在不牺牲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我可以做出让步,请一些名演员来,但是不会演戏的、表现不出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就算了。当时我们也想过请香港演员来演,但是语言上有障碍,用配音的话感觉完全不对。但是现在如果片子里没有吸引眼球的东西,别人就不会来看,这也是大众文化的遗憾。应该以艺术标准,而不是以商业标准、点击率、人气来衡量一部作品。 数字时代:除了音乐,你从1993年就涉足影视,拍了《北京杂种》,如果重新走这13年的路,你的心理天平会向哪偏向呢? 崔健:实际上还是音乐,这些年通过拍影视作品,我发现我更爱音乐了。前一段时间,我听不进去任何音乐,不知道能听什么,可拍完短片之后的这段时间,我却特别愿听音乐,非常清楚自己想在音乐里表达什么。当你没有把自己的能量做释放的时候,你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到一点上,这样其实是很笨拙的,当你的情感在其它的地方有释放的时候,你会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让自己更清醒。 数字时代:最近您在听什么音乐? 崔健:在听滚石乐队的新专辑。 更喜欢当导演 数字时代:你的音乐在你的电影中占多大比重? 崔健:有人也批评我说这部短片里为什么不能把音乐的比重再加大些,实际上,我也有时间这么做,但是在这部短片里更多的表现艺术,多说一句话都多,你只要亲身参与了创作就会有体会了。 数字时代:与自己当演员出镜相比,你是不是更喜欢当导演? 崔健:我还是更喜欢站在摄影机后面当导演,我首部参与创作的电影是《北京杂种》,那时候担任制片,后来在《我的兄弟姐妹》里扮演的是一个音乐家,实际上没有什么表演,看完完整的片子我并不太满意,这不是我能控制的。 数字时代:在影视创作方面,有没有什么片子或导演让你很欣赏,或者说给你一定的启发? 崔健:我比较喜欢《美国往事》的前两部,创作手法新的电影里比较喜欢《大象》,我喜欢看写实的、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 数字时代:作这种题材的电影会不会容易受到限制? 崔健:这就是我拍短片的原因,拍短片放到网上去没有那么多繁琐的限制,我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Q版“老崔”!崔健就这样和网络“亲密接触” 电子乐给摇滚不同的色彩 数字时代:你的音乐创作经历了从没有电脑到有电脑,从没有网络到有网络的过程,这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崔健:第一次上网的经历给我很深的印象,这一根网线就像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我觉得很自由,这一根线不光是一个网络的概念,而是一个自由信息的概念。1993年我有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也是我的第一台电脑,是Dell的,还是第一代彩色笔记本电脑,386的。后来我有了第一个音乐软件,Q-base1.0,是一个德国朋友送给我的,当时感觉就像把笔换成键盘写作的感觉。电子乐的色彩让我印象深刻,电子和吉他打出的音乐分不出哪个好哪个坏,但最起码色彩是不一样。 数字时代:像Q-base、GuitarPro这种软件对你的音乐创作有帮助吗? 崔健:最大的帮助就是音乐的色彩变化,节奏的色彩变化,这对音乐家的意义是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电子的色彩是常人打不出来的,电脑作曲对我所熟悉的创作领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电脑让我作曲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创作能够独立化,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原来要几个人做的工作。但这只是时间价值上的评判,我的创作观念仍然没有变化,电脑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艺术创作产生什么影响。像我小时候玩的电子游戏,电脑作曲也只不过是一个成人玩的游戏,这种“游戏”会让你产生更深层次的快乐,而且会给你一种庄重感,让你觉得这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音乐使命。 我们的工作没做好 数字时代:平时听歌都用什么播放方式? 崔健:我不用mp3、手机这类的东西,听歌一般只听CD。我从来不买盗版CD,因为CD在音质上的表现是我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是国内买正版CD的渠道和种类都太少了。在国外逛音像店我都是一次买好多张,不买我会觉得后悔,还有一些CD都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给我的。 数字时代:看片子也是只买碟吗? 崔健:只要是公映的电影我都会买碟回来看,一些不错的地下电影也会买来看。 数字时代:有句话说:什么样的人听什么样的摇滚,有人会觉得枪花、涅磐这样的已经够了,再重的摇滚可能就承受不了了,那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崔健:许多人没去过美国,没有真正了解美国的社会、压力,很多人是但从商业的角度去理解美国的摇滚,也不过是表面上的某种音色适应你的情绪而已。这只能说明你周围的、代表你的文化的音乐家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没有作出更好的中文歌来让你放弃英文歌。 数字时代:现在的超女非常火爆,有人说可以和当年崔健震动全国相比,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崔健:不会吧,超女只是一种电视互动节目,没有真正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我发现她们唱英文歌却并不关注这些英文歌的真正的文化意境。它可以被当作一个社会现象来谈论,但还是别谈论它的艺术价值了。(n101) 作者:赵伟 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