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三马并驾 中山辉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15:39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赛迪网讯】HIS、PACS/RIS/LIS和电子病历三大系统就像三驾马车,它们并驾齐驱,厦门中山医院由此真正成为了一家高水平的‘数字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厦门中山医院”)的前身是由海外华侨和地方名士于1928年捐资创建的中山医院,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变迁、沿革和建设,如今,该院已发展为拥有价值2.2亿元的各类先进医疗设备、1000张床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
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其130余万人次的年门诊量位居全省首位。

  在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早在1996年,厦门中山

医院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并于1999年初步建立起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其后,该院相继引如了“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处理系统(PAC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健康体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图书馆
和医学信息检索系统”、“教学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核心业务系统,对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有IT架构面临挑战

  中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叶欣告诉记者厦门中山医院原来一直采用分散式的数据管理模式,即数据直接存储于本机或直连于该主机的磁盘阵列上。然而,随着以上诸多系统的不断建设,该院的应用需求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趋势。

  首先,应用急速扩展。以HIS系统为例,其建立之初只有不到10个模块,而现在已逐渐发展到包括挂号、收费、药房、药库、医嘱处理、手术管理、院长查询、医技确认、统计、病案、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等在内的30多个模块;又比如“电子病历系统”,以前它只有简单的WORD文件,而现在,一份电子病历囊括了文档数据、影像资料、检验数据、手术图片,甚至手术录像等等与病患治疗过程相关的多种格式文件,而且它可以满足几万个用户同时在线查阅。

  其次,访问数量成倍增加。截止目前,该院的联网电脑已从最初的20多台增长为700多台,由于PACS等一些系统还向该院的合作单位及合作医生开放,其用户已突破千人。不仅如此,各项业务系统的访问频率也在持续增长,目前该院日均门(急)诊量逾4500人次,HIS系统的访问已变得极其频繁。

  第三,存储容量迅猛增长。就PACS系统而言,目前连接着30余台影像设备,既有数据量约1.5TB,并正在以每天3GB-5GB的速度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按照有关规划,该院近期将有双屏双臂DSA(数字减影造影)、64排螺旋CT、1.5T双梯度线圈MRI等一批新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这意味着医疗影像文件的日增量将猛增到10~20GB左右,另一方面,该院还计划将腔镜手术录像等大容量视频文件也纳入PACS系统,它们都对系统的存储能力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基于上述情况,厦门中山医院迫切需要对原有HIS、PACS等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

  量身打造解决之道

  厦门中山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历年来引进了为数不少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如何既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原有IT投资,成为考量此次系统升级方案的出发点之一。为此,戴尔与工程师多次走访客户,与该院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在深入分析了应用需求与现状之后,双方共同制订出了一个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的高可靠性解决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厦门中山医院的IT平台升级项目顺利完成,新的HIS系统、PACS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已相继正式投入运行。作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人,中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叶欣指出,“平台升级后,我们的HIS、PACS/RIS/LIS和电子病历三大系统就像三驾马车,它们并驾齐驱,厦门中山医院由此真正成为了一家高水平的‘数字医院’,我们的应用水平已迈入业内领先之列。”

  回顾本次平台升级工作,叶欣认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方案为医院的核心系统建立了最可靠的管理构架。“双机热备、冗余连接、本地备份、异地容灾,从前端主机到存储后台,这四重安全措施步步为营,能够为核心系统提供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不仅如此,鉴于HIS、PACS与电子病历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软件,同时医院的业务流程变化很快,像HIS系统经常需要做出调整或修改,所以我们特别采用了三个独立的SAN架构来分别支持三大核心系统,这样既彻底免除了以后系统调整时互相牵绊、业务中断之虞,又形成了多个容灾点,对于数据保护而言大有裨益。”

  其次,技术领先的硬件设备为整个系统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厦门中山医院已开始着手创建一个连通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医院数据总线”。对此,叶欣指出:“升级后的系统平台使我们拥有了一个构架先进、性能出众的IT基础设施,也拥有了开展更深一层的系统开发和科学研究的有利条件。‘医院数据总线’一方面将成为所有系统的数据交换中枢,例如‘电子病历系统’可随时从HIS、PACS中抽取某位病患住院信息、DSA(数字血管造影)图像资料等,以形成完备的病历信息,同时它还将成为我们今后开展数据挖掘的基地。”

  作者:田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