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2006年值得期待的11项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0:35 计世网

  计世网消息 2005 最值得提及的产品是多核CPU的出现,2006年会有哪些重要产品与创新呢? InfoWorld 针对最新的创新技术分析,预测出2006年最有意义的创新。

  多内核、低功率、硬件虚拟化等新兴技术

  如果2004年是AMD 64位x86技术引起IT注意的一年,那么2005年则是AMD开始收获的一
年。2005年4月,AMD将Opteron服务器CPU由单内核升级为双内核,为体积与功率与4路服务器一样大的8路服务器铺平了道路。而由于市场开始接受CPU时钟速度作为一种选择x86服务器的关键标准的意义不在重大这样的观念。AMD在购买与运营成本、扩展性和吞吐量等因素占据领先位置。

  2006年,4内核、硬件辅助的虚拟化以及Intel对其拥挤的共享总线的临时修补的出现是板上钉钉之事,而AMD与Intel之间的堑壕战意味着灵活的路线图。根据预测,2006年头两个季度将按照计划度过,而第三季度到2007年第一季度将成为一场不拘形式的表演秀。

  Sun的低功率、低时钟速度UltraSPARC T1(代号为Niagara)――一款8内核、32线程CPU――多少预示着Intel在2006年所采取的方法。多内核和同时运行的线程等于每个时钟周期完成更多的工作,较慢的时钟则意味着温度更低的芯片。Intel还将在解决拖后腿的数学性能上取得进展,但是,它对大高速缓存以及对在每芯片内核数量上超越AMD的渴望,可能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它们肯定是竞争广告中吸引眼球的内容。

  同时,AMD将向大型机和Fortune 100公司的方向发展。Intel将迫使AMD将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增加每芯片内核数量上,但是在这场马赛进行的同时,AMD将发挥它在内存控制器、I/O总线以及CPU互连方面的优势。借助明年2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在桌面系统中更强的优势以及与ATI和NVidia更紧密的关系,AMD将对让直接HyperTransport外设投入生产产生影响。

  最后,一旦AMD和它的一家关键OEM厂商看到32路服务器的市场,AMD就能够把32路Opteron服务器安装在3U机架中,并且功耗相当于8路服务器。Intel和AMD将抓紧他们手中的牌,让我们所有人去猜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2006年和2007年里,工程与价格上的残酷竞争将给我们带来多种可供选择的x86技术。

  操作系统厂商为下一代硬件做准备

  IT部门通常忠实于他们做出的OS选择,可是厂商和项目偶尔会带来一堆极具诱惑力的操作系统,考验将IT与他们选择的操作系统拴在一起的绳子的强度。

  尽管Lunix、Unix、Windows等各个操作系统在2004年都有不少令人兴奋的表现,但没有一个真正解决客户机和服务器层次上的生产力问题,而Apple的OS X v10.4 Tiger做到这一点。Tiger从内核到浏览器让使用Mac变得易如反掌。然而,Tiger作为第一个将新特性主要定位于专业用户的重要桌面操作系统版本,也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Spotlight的基于元数据的、内容感知的、无处不在的、迅速的、智能的文件搜索功能,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专业人员来说是个福音。Spotlight以闪电般的速度扫描大多数类型的富媒体文档的内容和元数据,它将电子邮件、

日历和联系数据合并在每次搜索中。

  客户系统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涉及数据,而且还涉及数据从工作流中的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的方法。OS X的Automator使用户可以将跨应用和厂商边界的多步操作捕获和提取到单键(one-click)桌面工作流中。Automator已经将OS X中的实用程序用于透明的系统范围的应用集成,Apple把这种集成视为基本的操作系统级的服务。

  在服务器端,OS X Server v10.4在同类产品也孤峰卓立,是惟一的真正交钥匙式(turnkey)的开箱即用、全功能、纯粹的、完全可扩展的、开放的和基于标准的商用操作系统。OS X Server将同类最佳的、得到商业上检验的开放源代码服务囊括在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GUI中,提供对硬件、服务和客户机系统策略的本地与远程管理和监测。在Tiger中找不到的东西,都能作为开放源代码来下载和构建,或者从包括Oracle和Tibco在内的商业厂商购买,另外,OS X的内核也是开放源代码。

  OS X存在的惟一限制是它不能运行在Apple品牌之外的操作系统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交易杀手,而对另一些人来说,OS X足以将他们拉入到Mac世界中。

  而在2006年登台亮相Windows Vista是自Windows XP以来Windows客户系统的第一次重大升级。Vista似乎是Microsoft在不牺牲Windows的庞大应用库的条件下,做出的将OS X的可用性、生产力、视觉吸引力和开发人员热情移植到Windows中的最佳努力。

  虚拟化的广泛采用等待来自硬件的帮助

  2005年是刚刚开始的x86虚拟化比赛的训练年。目前,虚拟化主要涉及将一台物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独立的虚拟

  系统。虚拟化技术可以模拟32位的小世界,同时允许64位应用程序本机运行,尽管由于虚拟化运行时开销造成速度较慢。

  如果Intel和AMD将在2006年集成到CPU中的硬件加速的虚拟化特性达用户所希望的水平话,虚拟化技术将变得更加普及。

  2006年,向AMD和Intel x86处理器添加硬件加速功能将扩展虚拟化市场。Microsoft已经使Virtual Server 2005进一步接近于成为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的标准组成部分,提供允许以很低的许可费用在一台机器上运行多个Windows实例的许可证。虽然这将给VMware的 GSX Server造成压力,但是ESX Server将成为一种利润丰厚的服务特许权的基础。部署和管理大型虚拟化企业的合同,将成为2006年咨询业发财的机会。

  除了性能外,x86虚拟化硬件加速的主要好处是:与目前x86架构所要求的痛苦的纯软件方式相比,它大大方便了开发人员的工作。如果用户寻找任何逊于ESX Server的全企业解决方案的产品,最好还是等到AMD和Intel将虚拟化集成到他们的CPU中之后。

  流量优化登上网络表演的中央舞台

  从很多方面看,2005年对于网络技术来说是个“那又怎样?”之年。毕竟,所有预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只是感到了失望。如IPV6、VOIP等。然而,2005年并不是完全失败的一年。Avaya、Cisco Systems和Siemens等PBX厂商向他们的产品线增加了改进的SIP硬件;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厂商不断增加产品种类;取代城域网络方案中的SONet(同步光纤网)技术等。

  然而,2005年网络技术流量优化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毕竟,几乎没有应用层协议是设计用于运行在WAN上的,特别是当它们在开发时考虑到了某种垄断性的操作系统。专家认为,利用QoS这类技术创建相当于共乘车道(carpool lanes)的网络实际上是可行的。将流量作为一套更高层的协议来分配优先级本身并不是个新概念;问题始终是实现这种概念和以后对流量的实际管理――包括不可避免的故障。最近几年里的最初努力导致了单一功能专用设备的出现,而在流量证明对单个设备的特性负有义务的情况下,这种设备将大受欢迎。

  存储厂商超越块和LUN的范围

  2005年没有一种存储技术独领风骚,不过,这一年里同样出现了数据保护与虚拟化等领域的新产品以及硬盘、磁带和交换机方面的重要发展。例如, 4Gbps FC(光纤通道)产品、500GB容量的硬盘等。

  2006年,高容量SATA和高性能SAS(串行连接SCSI)硬盘组合将开辟一片很容易调节满足各种容量和性能需求的万能市场。“虚拟化”同样盛行于存储领域,如虚拟化的磁带库、虚拟化的LUN(逻辑设备号)和虚拟化的文件系统。EMC终于透露了其网络存储虚拟化战略,其战略基于它自己的设备Invista和来自三家主要厂商的智能交换机。QLogic公司在这一领域急起直追,收购了Troika的硬件加速与虚拟化平台。Network Appliance公司也推出了虚拟化功能。

  几乎每一家主要厂商都在向自己的资产组合添加虚拟磁带产品,常常将基本的备份功能与其它数据保护或数据迁移特性组合在一起。收购在2005年成了主角,如Sun、HP等等。

  综上所述,有理由预测今年的存储解决方案将变得更安全、更具可伸缩性和更容易管理。存储厂商将再一次更留心顾客真正的、应用推动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功能强大的、可伸缩的文件系统而不是仅仅提供块和LUN服务。

  应用开发工具关注团队过程和代码质量

  过去的一年是老工具复活和重新设计新工具的一年。由于人们对安全性、代码质量和代码所有权的担心,很早以前就遭抛弃的静态代码分析成了2005年最新时尚。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 2005是2005年里最重要的一次IDE发布。

  在2006年,Microsoft全面位扩展了Visual Studio的范围。手头拮据、要求有限的开发人员可以得到Visual Studio Express版。而VSTS(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则处在Visual Studio 2005产品等级体系的高端。VSTS提供开发人员协作、问题跟踪、QA、自动构建和强健的源代码控制――对于总是将这类关键东西交给第三方插件去完成的Microsoft来说,这些全都属于未知领域。通过将VSTS集成到Visual Studio中,Microsoft将它的工具套件改造为一种复杂性少得惊人的即时的、一致的企业开发系统。

  随着多内核处理器广泛地应用在PC和笔记本中,2006年,开发人员将更加关注线程问题。Visual Studio 2005正是为此增加了OpenMP可移植线程库。所以,解决线程带来的独特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将在IDE和独立解决方案中变得更加重要,并将导致开发人员最终拒绝单线程程序模型。

  中间件再次找到护身符

  2005年没有什么技术领域经历了比中间件更大的进展。2006年对于中间件领域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在新的架构、成熟的标准以及创新的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内和企业外的集成之梦正在变化现实。Web服务更加成熟,标准也稳定了,两项关键技术――ESB(企业服务总线)和SOA也推动服务的采用。

  2006年,人们将感谢SOA的部署,它利用Web服务将两台异构的服务器以点到点方式连接起来。ESB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执行智能的路径选择和必需的数据转换。尽管依靠像JMS(Java消息服务)或MOM(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等通用管道,但ESB凭借它们的智能以及使用非专有技术,增加了价值。

  多年来,蓝色巨人否认ESB提供了任何这家公司自己的消息中间件里没有的东西。然而市场的现实迫使它认识到ESB所特有的好处,因此现在括IBM在内的整个中间件市场向ESB模型迁移。

  2006年Web服务和ESB将进一步进入企业,关注重点更多地放在Web服务管理上而不是开发与部署上。但对更简单计算模型的追求所推动的Java则不是这样。Spring等框架正在把J2EE剥夺得只剩下一个容器和一点必需的应用服务。Java已经成为Web服务的首选语言和平台,这一态势将随着今年中旬JBI(Java业务集成)的推出进一步得到强化。JBI是一种运行插件组件并使它们能够通过基于WSDL的消息互动的框架。总之,应用服务器自己将集成Web服务。因此,这些服务器和中间件将被永久地改变。2006年将成为这一过程中的拐点年,今年内最大的问题将不是如何、何时或何处部署Web服务,而是如何取得真正企业范围的部署所需要的可伸缩性。

  招聘:移动海量内容的方法

  制药和金融服务等管制行业多年来一直利用EDM(企业文档管理)来证明处理像客户记录这类重要信息时的遵从性。2005年里,遵从性差距成为了

  忽视这些严格控制的机构的痛处并屡屡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不过,这两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进展。而这种势头可以一直持续到2006年。EMC Documentum提供了最全面的ECM(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张长长的模块清单:从工作流与业务流程自动化到Web内容出版、记录管理、遵从性和存档要件。

  但是,文档生命期管理不应当那么复杂和昂贵,以致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ROI(投资回报)。数量越来越多的中间市场Web内容管理产品现在集成了文档管理和业务流程工作流。虽然内容管理还没有成为一种成熟SOA,不过它将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前进。例如,托管Web内容管理器CrownPeak CMS将资产信息库和记录管理扩展到CRM集成。此外,SilkRoad的Eprise 2006不仅捆绑文档管理而且还很好地与多种服务技术相集成。

  搜索技术也在2005年中到达了几个里程碑,2006年也不可忽视。企业搜索演进的下一步是将所有数据放到上下文中。Autonomy-Verity合并表明:通过将资源集中,两家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选择。例如,两家公司都拥有分类技术,分析人士说两家公司的这种技术可以合并到一个解决方案中,向Fast Search and Transfer(快速搜索与传输)发起挑战。

  搜索联邦技术的采用也肯定会在2006年加速。EMC Documentum(其Content Integration Services将300个异构的数据源连为一个整体)等ECM厂商自然也将继续为打破数据竖井而努力。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