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主题对话--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融合与突围(2)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6:29 新浪科技

  

图文:主题对话--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融合与突围(2)
图为: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出席对话

  孙丕恕:

  中国的企业都在谈转型。一方面说中国产业从用户层面、应用层面来看,中国的需求还是在增长的,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中小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中国的软件企业,很多企业只是做硬件,或者做某一类小的应用,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应用。要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现在用户有信息中心,有专家,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这方面的瓶颈就比较多一些,也没有专家。现在用户要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做应用软件,对企业咨询方面,真正的管理层有很多缺陷。还有外包服务,更多的模型,中国企业还不理解,还需要时间去理解。

  王超:

  这个能力的提升应该说需要一个过程。郭总最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评论,神州数码突破了包括一些很灵活的企业组织方式,吸纳外部咨询的力量,行业解决方案的力量,最近你们还有一个合资的项目。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然后服务于行业应用,这个趋势是不错的。但是中国的企业是不是真正具备这样的服务能力?这个能力怎么加强?神州数码是怎么考虑的?

图文:主题对话--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融合与突围(2)
图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郭为出席对话

  郭为:

  我觉得美国是消费市场,中国是生产的市场。很难有增长,基本上是平稳的或者持平的状况,没有真正的需求拉动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变成一种价格的竞争,大家都在拼价格,市场容量虽然也在增加,但是没有更多的服务要求。尽管我们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在座的都有一个感觉,好像对于服务有需求。但是如何营造服务的业务模式,有服务的时候,不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的增长,这就是我对这个形势的看法。反过来讲,在战略相持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考验,这种创新能力包括在体制上,包括在新的技术上,新的方向上的探索,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有没有巨大的创新能力。我们顾问团队的组成,新的业务方向的探索,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探索。另外一方面,希望在产品,在其它方面也要有所探索。怎样渡过这个僵持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同合作伙伴建立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怎样创造这样的局面。如果这样的局面不能建立,整个IT产业的生态系统都将面临着非常大的崩溃的可能性,大家实际上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同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这个时候整个产业如何去做,前段时间也探讨了,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怎样联合起来,或者大家一起合作。我们好多年没有合作伙伴,今年开始启动,大家开始觉得陌生,是不是还要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在北京开了合作伙伴大会,当时以为400、500人,结果最后来了将近一千人参加,实际上大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怎样活下去,怎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形势的判断不是很乐观,我希望呼吁如何建立多赢的局面,如何在创新上多做一些文章。

图文:主题对话--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融合与突围(2)
图为: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丕恕出席对话

  王超:

  郭总用了一个词是生态系统。前些时候东软有了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东软的绿色发展的想法是怎么体现的?

  刘积仁:

  这几年解决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客户用的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公司通过自己的力量完全实现对客户的一种承诺,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任何一个企业在这种环境下,都在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仅是技术合作的联盟,还有跟客户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统计一下,在过去十几年间或者二十年间解决发展成功的概率,都有专门的专家做过分析,但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真正成功,低于30%,就是70%都认为还可以或者不成功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在的客户对IT或者解决方案的使用都有一种恐惧,不知道如何使用,也不知道跟供应商之间如何建立合作关系。事实上这种环境都在互相进行一种破坏,比如解决方案公司越来越感觉到跟客户打交道越来越困难,比如说付款的问题,比如说交货的问题,比如说对需求的确认问题,客户越来越觉得代理商的责任不够,互相之间都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得到一种改变,我相信这个市场的发展会受到挑战。如何建立一种让提供者或者技术拥有者之间形成很好的成本,并和客户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协和的、共赢的系统,是今天谈到服务也好,解决方案发展到今天一个大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事实上已经使得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发展和生存空间,一方面,客户越来越对选择一个合作伙伴感觉到恐惧,所以它只能靠名声,靠一个品牌来选择,所以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事实上是有问题的。另外一个,一旦获得这个行业,客户给你的交付,可能做两个客户就把这个企业置于一种困境或者死亡区,企业也变成今天讲的天使基金了,尽到了对客户无限期的服务,但是最终不能获得成功。一个企业的发展,今天更多的除了谈环境,也谈到了内部如何改进环境,如何使我们建立一个真正的高质量服务体系,而创造客户的价值,我想它已经不是企业本身单一的元素,我们应该共造这种环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这是对整个产业发展是有利的,所以东软得到了很多市场份额,份额已经超过50、30、20。今天拥有了八千多个客户渠道,跟客户之间的交流,真正理解解决方案真正的需要,这时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图文:主题对话--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融合与突围(2)
图为: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健航出席对话

  主持人:

  您认为这个市场的能力的增长并不会很快?

  刘积仁:

  我们的客户越来越不像过去那么激动,过去一谈到IT,一谈到.Net,很多人都兴奋,他们在兴奋的情况下,往往会大量地投钱。现在我们看到的客户,过去认为高质量的客户,现在都在面临着经营上的压力,比如说电信,过去认为电信是大投入成本,现在在一个客户上赚了钱,自己花费的成本,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也遇到了这种压力,2005年我们的企业有多少钱能够投到IT,来平衡出口降低,或者进口越来越多,对产品产生冲击,如何看待这个市场?我相信会有正面的,也会在这方面受到影响的,特别是整个产业相对比较年轻,在一个大的聚变或者有波动的时候,往往在这个方面抗风险的能力,能表现出急性。我的回答并不是不看好这个市场,我认为中国的市场规模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局面。

  王超:

  几位台上的嘉宾主要是做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台下有很多重要的企业代表,其中有和力思总裁沈先生,沈先生是做高端软件分销和销售的。刚才的嘉宾说能够提供方案和产品,同时也面临能力不足的感觉,我很想知道这样的高端分销企业,价值在什么地方?生意应该怎么推进?

  沈:

  整个IT界的发展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把IT整个盘子做大,最重要的是创造客户的价值。客户对IT的投入越来越小,在这个过程中,出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帮助客户,有了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到客户这一端体现价值,这个过程是营销的过程。家电行业,中国的海尔、TCL,国内市场的经营能力是最强的。IT行业一些低端的产品,神州数码做的非常成功,PC等等很多领域都做的很好。但是在高端软件这块,目前的状况就是所有做经营、渠道最好的还是国外厂商,反而不是中国国内我们自己去做经营、分销,或者做市场做的比国外好。一个好的产品在我们手上,我们能够把这个产品的价值在客户端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增值,同时利用这样的基础,我相信中国的软件业在发展,其实中国的软件厂商很缺乏市场能力的,我们希望先把市场能力建立好,再去整合背后的技术能力或者产品能力。任何一个软件产品要做好,软件公司要做好,一定带有很强的技术,同时有很强的市场能力。

  王超:

  实达给自己的打分是两分,我想问一下您的看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