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丽观察:为软件羞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6日 17:48 刘克丽/文 | ||
作者:刘克丽 上篇:我为软件羞 别酸了,羞什么?国产软件不是好好的。软件厂商写的说明书让人看不懂,难道不害臊吗?还不如用户更懂得功能变通,难道不感到脸红吗?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对用户说下一
说明书无检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用户反映说,我看说明书时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我自己乱试一气,试完了,试通了,再看说明书,噢,原来说明书的确是这么写的,可原来我怎么看不懂呢?是我笨吗?但我又怎么试一次就能试通呢? 原来这个说明书没有站到用户的立场上去写,没有入门级的入口,只有高级入口,加上写文章的专业用词等,让用户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摸不着门。什么都有检验,连软件都有Beta测试,为什么说明书没有检验员,软件说明书就应该让即使对软件一窍不通的用户也能看懂才算合格。 还有,越高档的软件说明书,就越应该简单,而且字要大,旁边要有空格,方便用户做角注,另外包装上应该有漫画加界面,当然界面要让用户看得清楚才行。 服务人员流动后不培训 天天叫服务,可一旦实施起来,有些软件商开始打折扣。成熟的服务人员很有可能被高薪挖走,人才流动,天经地义。可是流动归流动,不能不管用户服务,据用户反映,厂商人才一流动,服务质量必受影响。来个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是说新毕业的大学生不好,可也不能不经过培训就上岗啊。你怎么知道没经过培训?那培训完了还不如用户玩得转? 用户说了,天天说领导潮流,引导市场,就这水平把用户引到哪里去?说自己的软件包含这技术那技术,高着呢!干起来还不如用户,这不是傻子也是骗子。用户又说了,说纯软件技术,咱不如你们,用起来你们不如我们。技术产品用不过人家,比没有还废物。 永远是下一个版本 永远有下一个版本,这是肯定的,但下一个版本绝对不是为下面一种状况准备的。 为了某项无需要做凭证的中间资金环节设计了一个软件,可实施时仍然需要做凭证,用户找上门儿去,软件厂商说:“下一个版本就解决了”。那用户要这个版本干什么? 怎么会这样?还是厂商不懂业务流程造成的。说计算机软件难,你都学会了,这你还学不会,不怕不会,就怕不学。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工资改动,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一切参数都应该改,可软件就是不能自动修改,有类似的现象还是下一版本才能解决。这不捣乱嘛。 是谁我不能说 这到底是哪家软件厂商?我红着脸问用户,“我不能说,但国内外厂商都有。”“为什么不能说?”,“因为我们已经买了这些软件,正在使用,说了也不可能退货,将就用吧,我也算学学软件应用,再说软件企业也是企业,老总们也要为企业的荣誉和利益着想,他们如果完了,我们的软件更没人管了。” 结束语 本文说的不是一家软件厂商,也不是一家客户,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然说的是谁,谁知道,如果不知道,或者是自认为没有的,当听警钟好了。真的自认为自己服务好的软件厂商“闻者足戒”。 下篇:我为软件愧 “现在的国内软件厂商几乎没有一家能提供流程式的套装软件,我们只有自己解决。”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张部长说。她说的是那么地无奈,又是那么地坚决。此事不能不让人感到中国软件愧对用户。 有钱买不着为什么 当然是软件厂商负责,用友软件产品发展总监郑雨林听到这个问题解释说,这是因为基于流程式应用软件的用户都是大企业,而且用量很少,个性化又很强,对于软件厂商来说,开发成本太高,很难形成批量。 这个解释很有道理,可用户怎么办?用户只有自己开发了。其实,基于流程软件的开发并不难,张部长说,这比集散式控制系统简单多了。因为流程和管理相比,变数很小,基本上没有逻辑性的,只有参数性的。可这么简单的活就是没有软件公司愿意做,动不动就说做平台产品,平台没有应用也瞎掰。 石蜡厂只是一个信号 位于沈阳西郊的石蜡厂,年产11万吨丙烯及酯,2002年投产,总投资为1.4亿美元,销售收入达1.26亿美元,税后投资利润为24.96%。在中国,像这样的企业,以及这样的需求流程软件的企业当然不止石蜡厂一个,加上在70年代~90年代跨国引进的成套过程生产线,在20~30年后都急需换代,硬件换代、升级,软件升级、移植与管理软件对接的需求已经呈现出来,为什么就没有软件企业关注这方面的需求?那么多软件园上哪儿去了?是没看见还是装成没看见的样子? 财务软件、人事软件、教育软件、ERP软件、CRM软件、OA软件有上万家软件企业在争啊,抢啊,而流程化软件没人做,犯傻呀! 入门易深入不易 现在电子政务那么火,可能软件立项的资金又向电子政务软件倾斜了。其实电子政务软件本身就是流程式的软件,只不过一个是办公流程,一个是制造流程罢了。 办公流程之所以有那么多软件厂商可以做,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软件厂商都认为办公流程入门容易。制造流程之所以没人管,那是因为软件厂商认为制造企业,制造的东西不同,流程就会有不同。 其实呢,电子政务流程也是因政务不同,而造成流程不同,入门容易深入难,电子政务的一些软件厂商不是也介入不了吗?何况还有电子政务政府采购一说呢。 要外包就要知难而上 “用户应该把软件服务外包出去”,软件厂商有一个算一个地这样认为,可用户要的产品你没有,叫用户怎么外包?你提供的软件产品人家用户不要,又怎么实现外包? 反正现在是买方市场,用户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