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活时报》报道,华东政法学院日前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校园时尚的问卷调查,调查总结出了当下大学
校园里最火爆、最热门的5个时尚话题。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考研竟然也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五大流行时尚之一,许多被调查者
还明确表示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考研成为一种时尚,是与很多因素分不开的,比如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竞争,用人单 位对毕业生的高要求、高标准,学
生本人对高薪职位的渴求等。大学4年的本科学习已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获
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随时应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筛选。
考研热的出现,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从就业检验成果的层面上看,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市场严重脱节,造成了
专业设置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考和操作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这也是本科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个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老教授指出:“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国的学历只是一个‘资格认证’
,而并不能用来证明你的学问。”教育界人士大声疾呼:“当我们在中学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大学教育却正在
悄悄地向应试教育靠拢。”一位“考研专业户”感慨地说:“现在的考研就是叫人读死书,今年背的明年就忘了,真没办法!
考的和用的完全是两个系统,如果没考上就等于白学。英语、数学这些基础课很多都是看你的死记功夫。我们整天埋头做阅读
理解、完形填空,可一碰上老外连话都不会说。悲哀啊!”
从现在的考研报名上看,一面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另一面却是冷专业的无人问津。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资料显示,2001年考研北京竟然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6家单位和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
程、水产3个一级学科无人报考,这多少反映出了考研者以就业前途为学习目的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心理以及极端的实用主义倾
向。
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前不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设问:你认为全国考研人数年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
给定的4个选项中,“就业形势严峻”点击率最高,约占60%左右。
不可否认,时下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招聘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抱着“
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的心态,很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偏偏要求研究生学历,而有些完全可以由大专
或职高毕业生胜任的工作却要本科生来做。国家是否真的就需要那么多的研究生呢?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学历就像一张“通行证”,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很多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就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在涉及户口、住房、子女上学等
一系列问题上大开绿灯,而本科生就很难有这样的“礼遇”。这就在无形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向研究生进军。
今年全国参加考研的总人数多达46万人,据业内人士估计,明年考研人数至少还会增长10%。从全国范围来看,
考研再度升温,并且正逐渐地陷入一种疯狂的境地。有些在校学生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为考研作准备而荒废了本科学业,这无
疑是对学习机会的一种忽视和浪费;而像那些连续多年为了考研而耽误了就业、恋爱、娱乐和生活的日渐增多的“考研专业户
”,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曾有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过了桥的便是所谓的幸运儿了。不幸的是,这些幸运儿并没有由此天地宽阔
。三四年后,当对大学教育感到失望的他们想远离深造这条路时,却被就业的重压给堵了回来,于是,他们不得不继续留守校
园。
考研,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时尚,但这种时尚却一点也不轻松,它是一种让人感到无奈和沉重的时尚。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