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9月25日电(记者黎昌政胡安慰)由湖北十堰戎马汽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周殿玺研制成功的“常差速常
互锁高通过装置”系列技术,已陆续获得4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已向19个国家申请国际专利。一些权威汽车技术专家评价
说,这一技术发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理念上都是世界汽车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汽车转弯曲线行驶时,由于汽车内、外侧车轮之间和前、后车轮之间的转弯半径各不 相同,往往会出现速差干涉,甚
至造成侧滑,目前通常采用轮间差速器和轴间差速器装置的办法解决,但这种办法的最大缺点是机械运动中差速和锁死的两项
动作和功能是互相排斥的,差速时不能防滑,防滑时不能差速。
美国的悍马车采用硅油离合器、电子控制技术等基本解决了通过能力问题,但它功能并不完善,且造价高昂。而且差
速和锁死的两项动作和功能是快速转换且互相排斥的。
新研制成功的常差速常互锁高通过装置,由分动器、主减速器、多个差速器和控滑器等部件共同组合而成的,实现了
汽车四轮独立驱动。它除了具备常规的轮间差速及轴间差速的基本功能外,同时既可吸收两个前轮间或两个后轮间的转速差,
又可吸收前后车轮间的转速差,还可以吸收任意两个对角车轮的转速差,从而实现“常时差速”。该装置不仅可以消除汽车急
转弯时“自然制动”和“不能转弯”的问题,而且可以使车轮打滑或被架空时,实现所有差速器的自动互锁,附着在地面的车
轮仍然有驱动力和牵引力。
此外,这一装置的底盘总成还取消了前后驱动桥,可减轻四轮驱动汽车的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没有了驱动桥
,也就没有了驱动桥差速器鼓包,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底盘离地间隙,使汽车通过能力大为提高。
东风汽车公司科技开发部部长黄松认为,这种全机械、常差速、常互锁、每个车轮都可独立驱动的特别功能,是这一
发明技术最突出、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四轮驱动机构所不具备的。
据悉,这一科技成果得到了湖北省科技厅和十堰市政府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促进其尽快实现产业化。
(完)
(稿件来源:新华网)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