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yte报道】虽然旧金山地方法院在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重拟限制Napster服务禁令的听证会中并没有做出最后判决,让在线音乐交换服务公司Napster得以喘息,但Napster已开始限制部分歌曲的文件交换服务,影响范围可能高达一百万首音乐。消息传出后,使用者虽然多所抱怨,但为了不错过这个将这些侵权歌曲“占为己有”的机会,纷纷抢在管制前夕上网下载,三月初有数百万网友疯狂窜上Napster网站和其他所属的八十个服务器。仅其中一天,某个服务器就有十一万名使用者下载、交换了近220万首歌曲。
网络世界的迷人,在于充斥各种免费的内容,虽然这些资讯的来源和获取可能都不合法,但对使用者来说,能获取免费资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Napster网站要限制歌曲下载,从而造成了网友的疯狂下载,充分显露了人性中难以克服的负面弱点。
使用者付费的观念,在实体世界中几乎已成为一种人人都尊重的定律和道德,但在网络世界,这种观念却很难建立。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数字化的复制没有成本,所以消费者使用网上的数字资讯时就容易忽略付费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人性中的一些负面的、不当的“占有欲”。
数字资讯如果可以因为复制成本低廉而免费,那么所有由文字、声音所构成的媒体和创作,如新闻、文学、音乐、电影以及电脑程序等等,都可以不付钱了,因为这些产品或创作都能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和传送,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取得任何别人的创作成果。在实体世界里被称为盗取、占用、偷、抢的行为,为什么到了数字世界就可以变得如此堂皇呢?
科技的发明,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大幅度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mp3技术的发明,使音乐的存储和传输有了新的方法,这种科技可以让我们用更低廉和更方便的方式获取音乐,但这并不表示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去窃取别人的创作。mp3技术刚发明时,唱片行业起初还不以为然,因为mp3格式的音乐只能在电脑上听,但等到mp3随身听发明后,使用者可以轻易的把电脑中的音乐转录到小小的mp3随身听中,这对喜欢流行音乐的大量年轻人来说,当然是天大的福音,当他们可以不再花“大钱”就能享受美好的音乐时,唱片的销路自然大受影响。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美国最知名的恐怖小说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身上。他在二○○○年三月十四日将他的新作《骑上子弹》(《Riding the Bullet》)用纯电子书的方式在网上直接下载出版,出书的Simon & Schuster出版社和承销的Amorzon网络书店,以及提供书本下载技术的SoftLock.com公司的服务器,都由于下载的人数太多而导致了网络堵车和当机。《骑上子弹》在三天内被下载了六十万次,而且该作家还声明不出版传统的纸本书,引起了出版业的震撼,不少人因此认为电子书的时代已经来临。
由于《骑上子弹》的成功,不久,史蒂芬·金再度推出了《植物》,采取每章一美元但须由读者自由付费的方式在网上出版。但不到一年时间,因只有少数读者按照规定交纳费用,所以史蒂芬·金决定停止这种出版形式,这不仅使他自己觉得“受伤”,那些付费的读者也觉得“受挫”。
网络的世界其实和真实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人性中的善恶并不会因为是在网络的世界而得以升华或消失。网上的有用的资讯这么多,但被搜索最多的却是性、色情和情色。孔老夫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食色性也”,于今视之,依然如故。
科技是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形态非常重要的力量,从远古的游牧、农业,到近代的工业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可说是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而网络科技的发明,则使这种变化更加激烈,人类长久以来所建立的各种法律、道德标准,都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交友能在一时之间突破时空限制,“创造”了不少新的人际关系和问题,同时也产生了“黑客”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们专门从事电脑安全的破坏“工作”,几乎是在害人而不利己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惨重损失,究其根本,还是“隐藏”、“匿名”这种阴暗性滋长了这些不当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可以说是验证人性的最佳渠道。人性中有太多的阴暗面可能会在网络的保护下被释放出来,但我们也发现,有许多可贵的人性也在网上被提高、被升华,毕竟没有法律、道德限制所发出人性光辉才是真正的善良。就这点看,网络将会带来的冲击和变革,还远在我们现在的想像和理解之外。【责编:曹智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