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通宣布加入电信战场已近一个月了。各地的铁通分公司纷纷成立,有的还急急抛出了比电信便宜一到两成的话费方案,尽管铁通要拉线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相当一段时日,但铁通的雷声颇大,让饱尝电信垄断之苦的老百姓以为看到了救星。然而从打雷到下雨还需要一段过程,铁通就在这段过程里一直苦苦酝酿。最终能不能下成雨,雨能下多大,目前都是一个问号。
造成铁通目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铁通在有其自身的网络广、光纤多的优势的同时,也有几大不可忽视的劣势。具体说来有:网络、资金、人员。
网络现状不容乐观
铁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它拥有中国电信以外的第二大电信网,那是中国电信以外的惟一一个业务层、基础层(传输)、服务层都具备的通信网络。以此为基础,铁通得以经营除移动业务以外的固定电话、互联网、数据通信、IP电话等业务。
不过,据说负责电信运营牌照颁发的信息产业部一名高级官员评论铁通公司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铁通的网络80%都是垃圾。”
按铁道部的设计,铁通是一个独立的面向社会和铁路的电信经营实体,显然,现有网络的改造和更新将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自然会带来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筹资之途并不平坦
网络改造的资金,光靠铁道部的供血是远远不够的。面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巨头,铁通如果要在未来电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境内外上市是必由之路。
然而这一步现在看来希望不大。作为其最大的对手,中国电信在中国电信市场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拥有2亿电话用户中的68%,去年的总收入高达170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已经计划今年7月份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招股上市,筹集80亿至100亿美元的资金。按照有关方面排队上市的惯例,铁通上市只可能是在两三年以后。
这两三年铁通要面对的是一群经过市场锤炼和拥有巨额资金的巨人。而两三年过后,最佳的上市时机就可能过去了。如此说来,如果到时候铁通没有现实的盈利能力和较大的市场份额,恐怕不是筹资多少的问题,而是能否上市的问题。
赚钱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电信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相比起移动业务,固定电话的利润要少得多,这也是联通为什么一直致力于移动通信的原因之一。铁道部于1997年先后成立的两个经营性实体---中铁通信中心和中铁寻呼公司,虽然已经为铁道部贡献了10个亿的年营业收入、100万个住宅电话用户(铁路内部)和140万无线寻呼用户,但寻呼业已经是明日黄花,从去年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而通信这一块,由于主要是为铁路内部服务,所以它的实际利润是不高的。
在互联网、数据通信、IP电话等领域,比起其他几大运营商来铁通也并不占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很孱弱。
铁通所缺乏的专业通信和网络人才也为外界所诟病。中国联通即使在国讯并入后才2万人,而铁通经过减员后仍有6·5万员工。这些人大部分是在铁路这棵大树下习惯了乘凉的职工,且一家几代同吃铁路饭的人不少,应对市场的风雨确实不那么容易。而且和网通不同,铁通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完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想要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并非易事。
铁通所得意的价格优势只不过是国家对中国电信严加控制的结果,但今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方向是逐步放松管制,况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企业,在电信业的改革进程中,国家往往是管大管不了小,各地电信公司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压价竞争,这是铁通必须正视的问题。
有市场人士猜测,这样的状况,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使铁通走回老路,即把自己的网络资源或者整合或者切割开来,采取出租、出卖、股本投资等方式提供给别的电信运营商。南方都市报 记者彭鑫 实习记者 李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