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锋
1999年,商务通喊出“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成了当年最红的企业;两年过去了,掌上电脑圈里多了一堆显赫的名字:联想、摩托罗拉、惠普、名人、蓝火……市场反应反倒平平淡淡,有人甚至把掌上电脑称为“鸡肋”:挺时髦,可惜用处不大。
如果有新功能,还会打价格战吗
“还以为得1680元呢”,经销商在拿到被认为集各产品优点之大成的智能王时发现,价格只有1380元。这款产品具有草书连笔技术,而且只用一节7号电池,“两项技术都是世界首创”,名人公司的老总说。
新品发布即低价入市,因为市场上各种品牌不断出现,竞争激烈。本月,传统的掌上电脑龙头商务通,悄然打出降价广告,“产品销售后期,软件成本已经收回,从而有更大的价格空间”,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说。
迹象表明,去年开始的价格战仍在继续,记者在北京几大商场看到,尽管各掌上电脑纷纷挂出新价格标签,柜台前的人却没见增加。“老百姓需要的不只是价格,还要有实际用处”,联想电脑副总刘志军在出席本报参与主办的业界论坛“E碰撞”时说:为什么会打价格战?因为大家的产品功能都差不多,没有增值的东西,那只好打价格战。
上个月,本有条消息应该成为新闻:名人向全世界掌上电脑厂家下战书。
没成新闻,因为没有应战者。是不是名人技术太高了?张征宇说,没有技术的技术战和谁打?“比如我们现在一边通话,你还得用笔记录,如果有一个掌上电脑可以把我的话即时转换成文字,你买不买?”他比喻说:现在所有的厂家都是面对着一大堆作料、蔬菜,你炖一锅我炖一锅,做出来的产品都是“万金油”,没多大区别。
“国内掌上电脑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欧美”,联想的刘志军说:但低端占了绝大部分,市场含金量低。
无线概念水中望月
“1999年,商务通推出时,确实让老百姓感到了一种新东西、新价值”,在本报等参与的E碰撞上,专家们说。
现在,做电脑的来了、做记事本的来了,甚至摩托罗拉这样的通讯巨子都趟进了这道浑水里头,但却没能再给老百姓一个“新东西”,只有一堆概念:无线、信息终端、无处不在……
“商务通也可以上网,但我们做了调查后发现一个事实”,张征宇发现的事实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用商务通来上网,“没什么用处”。
“无线概念被过早引入了市场”,张征宇说,虽然未来十年里,无线的手持式信息终端市场广阔,但现在,由于网络设施、内容和消费水平的限制,老百姓看不到无线的好处。惠普公司称,今年夏天会推出应用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的掌上电脑,你可以用它直接双向接收各种信息,“当然,前提是整个电信基础设施非常好”,这位人士说,否则估计只能炒股用。
接受记者采访时,蓝火随身E的销售人员直言,东西虽然不错,但比他们预计的要差。而最早推出宝典的摩托罗拉,更是悄然隐退,改由联想来接这块烫山芋。“大多数消费者公务没繁忙到得无网不在的地步”,刘志军说,“我们期待的市场不是这样的”:产品非常适合消费者使用的时候,会是另一个局面。张征宇的预计是:今年下半年以后会有一些“好菜”端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