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eNet硅谷动力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评论:全面开放--新加坡电信业新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0/11/21 10:50 eNet硅谷动力

  【eNews专稿】2000年4月1日对新加坡电信业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这一天起,新加坡开始实施全面开放的电信市场政策。这标志着一强独霸市场的终结和一个群雄逐鹿、优胜劣汰的“战国时代”的到来。

  一、新加坡电信业开放过程

  新加坡电信业创始于1954年英国殖民当局设立的新加坡电报局。新加坡建国后于1972年,将政府的电信部改组为独立核算的法定机构新加坡电信管理局。1974年4月,新加坡电报局并入新加坡电信管理局,实行公司化管理。1988年,国有性质的新加坡电信公司成立,承担着电信服务的商业功能。

  1、电信设备市场

  新加坡电信设备市场从1986年起部分开放,1989年电信用户设备从新加坡电信公司内划出,成立私营的电信设备公司,电信用户设备市场完全开放。

  2、政企分开与电信管制

  1992年4月,根据TAS法案重组电信管理局,专门负责电信业和邮政业的管制、政策制订和促进行业发展。原有的商业运作职能分别由新加坡电信和新加坡邮政两家政府控股的有限公司承担。电信业务市场从1992年电信实行政企分开后逐步开放。

  3、移动通信业务

  移动电话和寻呼业务市场的开放,从公开招标到实际开始多家经营,用了2年10个月的时间。1994年6月,第二张公用移动信息服务营业执照,同时为移动电话和寻呼业务执照公开招标。1997年4月,开放寻呼和移动电话服务市场,开始营业的新公司有第二家移动电话公司MI、三家寻呼公司S T Messaging、Hutchison Inrapage、MI。1997年10月,开始为新增的两张移动电话服务执照招标。1998年StarHub和P2P也在新增移动电话服务执照的竞争中中标,后P2P因特殊原因被取消了资格。2000年4月,移动电话由新电信、MI和StarHub三家公司竞争。

  4、因特网业务

  因特网业务的开放,从招标到发放执照用了4个月的时间,3年后才取消对执照的限制,而后又取消了结外资的限制。1995年5月,因特网上网业务ISAP经营执照公开招标。9月,增发两张因特网上网业务执照,使本地上网业务公司从独家垄断经营发展到三家??SingNet、PacificInternet、Cyberway。1995年10月,允许转售ISAP提供的服务。1995年7月,允许增值网间联网。1996年4月,增值业运营商被允许提供增值信息并可存储转发电子邮件。1998年10月,ISAP市场进一步开放,任何符合基本条件的法人都有可以申请经营执照。1999年6月,开放国际因特网交换服务市场(IXSP),同时新加坡电信和SHB签订互联协定。1999年9月,取消对ISAP和IXAP经营的外资股份的限制。

  5、基本电信业务

  基本电信业务的开放最为慎重,用了3年1个月的时间。1996年4月,宣布将新加坡电信对基本电信业务服务的特许独家经营权期限从2007年提前到2002年。5月,又进一步决定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的开放日期提前到2000年。1998年4月,宣布STT、Sing Power、BT、NTT组成的StarHub为基本电信服务的成功投标者;1997年3月,为2000年增发的两张基本电信服务执照公开招标,外资持股限制为49%;2000年4月,固定电话由新加坡电信和StarHub实行竞争。

  二、新加坡电信缘何提前开放

  新加坡电信提前开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顺应市场的发展。电信业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了政府的预料,新政府意识到原先定下的在两年后全面开放电信市场的日期,已经无法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将会被香港等电信业更为开放的经济体抛在后面,在新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新加坡政府决定提前开放电信市场。

  二是加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1996年5月新政府作出加速开放电信市场的决策后,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也跟着开放了各自国内的电信市场,而世界的资讯电信业也在这期间出现巨大的变化,有许多新的电信业务迅速出现。要保持新加坡在资讯通信科技领域的优势,成为亚太区域的资讯通信中心,必须快速地采取果断行动,提早开放电信市场以及加速实现电信业自由化的步伐,发展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电信市场。

  三是刺激电信需求的增长。当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这是大势所世界,不可阻挡的。新加坡要为迈向知识型经济体做好准备,政府就必须让更多国人及早掌握网络知识,以维持国家的商业竞争力。所以,唯有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加强竞争力,才能使吸引更多的电信用户,使用更多的电信业务。

  三、提前开放电信市场带来的影响

  提前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竞争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全面开放电信市场之后,除了电缆电视一项之外,其他与电信有关的项目都将全面开放,这使得竞争情况发生根本改变。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是移动对移动或固定对固定之间,而是跨越所有电信业务领域的,把所有业务包装成配套的,整体和全面的竞争。而取消外国公司只能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地电信公司49%股权的顶限,又意味着外国公司可以拥有本地电信公司的控制权。

  二是刺激电信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开放电信市场肯定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将有更多电信服务供大家选择。全面开放市场之后,由于有更多竞争者加入,将有效地降低电信服务价格。电信服务的革新以及更低的价格,将刺激电信需求的增长,并加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和反应能力。

  三是促使运营商迅速成熟。政府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对新电信所带来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电信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将不再是国际长途电话市场垄断权所带来的收益,短期内新电信将蒙受一定的损失。但长期来说,电信市场的全面开放会让它间接受益,因为新电信将学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并和有利于将来打进国外市场。更多的竞争表示商家们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这些良性竞争也会促使新电信对变化迅速的商业和科技环境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促销活动或推出不同服务,保持相应的市场份额。

  四是政府宏观调控。在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后,新政府将加大推动各个电信资讯领域的发展的力度,包括网页内容的开发、综合和促销、网址的提供以及网络应用技术的研究等。并将优先发展应用互联网的配备、移动和无线通讯科技和配备的发展、以及互动式宽带、多媒体内容和服务等领域。下半年,政府将陆续宣布其他与此有关的政策和计划,进一步促使新加坡成为一个主要的通信枢纽,让电信业更加蓬勃发展,扩大用户数目与业务,使电信公司获利。

  四、补偿问题

  新加坡电信的私有化计划早在80年代就已酝酿,1992年4月,根据TAS法案重组了电信管理局,专门负责电信业和邮政业的管制、政策制订和促进行业发展,由此,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新加坡政府计划对电信市场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目的是不断改善管理激励机制,确保本身的优势、为进军海外市场作准备、通过全民拥股来刺激本地股市的发展。

  1993年11月,新加坡电信公司售股上市。股票分为A、B、C三种,所有居民均可用公积金优惠购买A股,每股1.8新元,每人限购200股;B股由居民用其他个人收入认购,每股2新元;C股向国内外发行,按投票价目约为每股3.6新元。上市值为550亿新元,约占当时全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当时,电信法案规定新加坡电信公司享有移动通信独家经营权5年(1993年~1997年),基本电信服务独家经营权15年(1993年~2007年)。ISAP按电信法案由新加坡电信垄断,1998年9月政府决定终止垄断,自1998年起全面开放。

  1996年4月,新政府宣布将新加坡电信对基本电信业务服务的特许独家经营权期限从2007年提前到2002年。5月,又进一步决定将基本电信服务市场的开放日期提前到2000年,以提高新加坡电信业的环球竞争力。

  新加坡电信管理局在新加坡电信公司体制改革事宜中,积极行使职权,切实维护运营商的利益和股东权益,依据电信管理局法令第28节的规定,委任高盛公司对新电信应赔偿数额进行了资产审计,1997年3月31日,在1996年财政年度结束前,新加坡政府一次过拨款15亿元给新电信,作为提前七年撤销其独家基本电信经营执照的补偿。

  新加坡电信市场可以说是一直是新加坡电信公司独霸天下,外国业者则被拒之门外。1998年3月,由英国电信和日本NTT合办的星和公司是在继新电信之后,成为新加坡第二家获得公共基本电信服务执照的电信公司。当时星和获取基本电信服务执照的条件是只有它与新电信两家公司拥有经营基本电信服务的执照,直至2002年3月31日为止。新电信根据这一的条件,投入资金经营基本电信服务。因此,政府提前两年,从今年4月1日起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后,星和与新电信的盈利将受影响,因此新加坡政府将对这两家公司作出赔偿,赔偿的数额将以这两家公司在政府几年前宣布在2002年4月1日才全面开放电信市场后的营业表现为根据,计算新电信与星和所将蒙受的净收益亏损。

  五、今后的电信管制政策

  1999年12月,TAS和国家电脑局合并成新加坡信息开发管理局(IDA),IDA的主要职能和权限是根据IDA法案规定,对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进行管制和促进,战略目标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中心之一,并制订了“21世纪信息通信技术蓝图(ICT21 Masrrtplan)。。

  电信管制的内容主要是:确保公平竞争,使消费者享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服务和价廉物美的创新服务。一是督电信频率的合法使用,二是监管电信的基本服务质量;三是审核批准电信设备入网;四对仍然独家垄断的新加坡电信业务,设立以国际比较为原则的最高限价,原则上为亚太地区中收费最低的国家之一;五是确保不同业务之间的会计独立,防止交叉补贴;六是在移动电话市场开放初期,防止“捆绑式”推销;七是防止电信市场内企业将消费者“锁住”;八是确保不同网络间的互联并裁定互联收费标准;九是确保话号可以跟人。

  促进发展的目标主要有:一是使新加坡在区域和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二是促进住处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三是鼓励企业采取信息通信技术作为竞争的工具;四是开发与日子商务有关的支持服务;五是吸引和开发有关人力资源,使新加坡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人才中心;六是确保政策和管制透明,有利于商务和消费者;七是形成信息通信技术足够规模的用户数量;八是使信息通信技术提高新加坡人民的生活质量;九是帮助新加坡政府成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领先和模范用户。

  六、电信市场现状

  3月29日,新加坡政府一口气发出66份电信新执照,有5家获颁设施经营者执照,建立设施以提供服务,有24家获颁服务经营者(个别)执照,需要租用国际电信网络以提供服务。这些公司当中,有许多是电信市场上著名的公司,例如MCI世界通信亚洲公司、FLAG电信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环球通信服务新加坡公司。另外有29家获颁服务经营者(组别)执照,需要租用公共电话网络以提供服务。预期今后三至六个月里,会有更多主要的电信公司申请经营执照。那些表示很有兴趣到来的公司,包括KPN亚洲公司、One.Tel和Teleglobe公司。这里面不包括第三移动电信(3G)和固定无线电信方面的投资。电信市场的全面开放,估计最终能在今后3年里带来近30亿元的投资。这些投资预期将制造总共约2500个新工作。

  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竞争激烈

  全面开放后,新加坡电信业最激烈竞争是国际长途电话。竞争不是简单的新电信对星和,而是两大公司和许多较小的公司混战。其中,新电信和星和将在国际长途电话市场进行非常激烈的竞争,前者将尽全力留住客户,而后者将想方设法吸引客户,以建立自己的顾客群。新加坡电信公司5月间再度削减国际长途电话收费,拨往多达超过25个地方的收费率,将获得调低,有者调幅高达59%。整体上,新电信的顾客因此一年将节省2亿元。在标准时间拨电至美国和加拿大,每分钟将只收39分,调低了59%。星和公司同时宣布要以新收费方式挑战现有收费制,并通过广告让用户知道,除了新电信之外,他们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一些潜在的竞争者表示要进军电信业,不断放出“便宜收费”的风声,说它们的收费率将比新电信提供的国际长途电话服务低达45%。

  固定电线电话市场的竞争则相对较缓。由于星和公司已放弃铺设全国家庭固定电话网络的计划,这意味着星和不会给一般居民家庭提供固定线路电话服务,只是在商业区建立了固定线路基础设施,最后可能将争取到固定电话20%到30%的市场。新电信目前的180万名固定电话用户当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会转向星和。在网络市场方面,由于国际网络公司的加入,外国及本地网际网络公司将会千方百计吸引公司客户。由于科技进步,宽带网络及多媒体服务将逐渐普及到个人用户。今年更多公司将为个人用户提供宽带多媒体服务。这方面的竞争将集中在新电信和新加坡电缆电视之间。以提供设施为主的电信领域,估计最快也要到今年较迟时候或明年初,才会有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新公司跃跃欲试

  刚获得执照的新竞争者??由本地挂牌公司吉宝讯通(Keppel T&T)和澳洲电信公司(Telstra)合资成立的公司,宣布了要与星和公司争第二把交椅的计划,要成为在新电信之后的本地主要电信服务供应商,提供全面的服务,并在3年内拿下本地电信市场的20%。新加坡能源也表示考虑提供家庭固定电话服务,以支援它的联号公司??星和公司。新加坡能源旗下的电信业务公司,刚获颁设施经营者执照。澳资大为电信新加坡公司(Davnet Singapore)则将设立互联网协定设施,提供电话和宽带网络服务。现有业者当中也有8家将扩大业务范围,例如SCV宽频网络公司将利用电缆网络提供电话服务,太平洋互联网和第一通都表示要提供国际电话服务。一些跨国公司并不完全是看上新加坡的国内市场,而是希望利用其全面开放的机会,作为进军其他亚洲国家的跳板,在电信市场上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结束语:

  新加坡电讯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面貌大变,公众也从中受惠。不过,迄今为止所有的争夺都在新加坡公司间展开,还没有外国公司披挂上阵直接参战。除了目前已经获得电信执照的近70家公司以外,在未来三到六个月里,还会有更多的电信公司前来。随着市场竞争将继续带来许多选择、收费下降和创新服务的出现,经过一些时日的竞争后,市场将会迎来一个激烈的整合淘汰过程,最大的赢家将是新加坡和新加坡的消费者。(陈金岭)



 相关链接
新加坡电信将进军印度国内长话业务 (2000/11/15 13:24)
新加坡电信竞购亚洲3G牌照 (2000/10/11 16:23)
李嘉诚想收购新加坡电信股票 (2000/08/27 14:1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美国总统大选
抗美援朝战争纪念征文
新浪招聘网站
美国NBA专题
手机频道提供资费技巧WAP及电信资讯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约会文学请到新浪文化专区
新浪聊天室全新改版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