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0在ISO80到ISO800的基础上增加到ISO1000。在ISO800设定下,T30的画面出现由于降噪过度而导致的色彩变化,画面变灰,细节解析能力有所下降。而在ISO1000下,T30的画面效果尚可。
感光度设定上,800IS提供了ISO80到ISO800,共有5档调节。在ISO80和ISO100的设定下,画面均具有较高的纯净度。不过同比来看,800IS的画面会比较纯净,特别是在阴影部位,它的噪点控制要略比T30优胜。
T30防抖功能是由CCD位移防抖体系以及ISO高感光共同组成,相比较800IS缺少“摇拍时”防抖模式这项功能。
800IS采用佳能光学防抖镜头,增加了“摇拍时”防抖模式,它仅针对上下方向的抖动进行纠正,适合那些通过水平移动来制造画面动感的摇拍创作。
T30的外壳为铝合金,比较轻便,但金属质感有所缺失,较易刮花。
800IS为不锈钢材料,拿在手上金属质感较重。
做工上,T30外壳面板之间的接合相当严实,即使稍用力把握,机身也没有丝毫松动。T30的外壳采用磨砂处理,触感比较明显一些,视觉上也比较雅观,而且不容易受到汗水和指纹的污染。
800IS的外壳比较平滑、光亮。
T30的机身设计比较方正,面板上的弧化并不明显,造型元素也不多,显得更为简约,平实。
800IS的机身设计比较光滑,边角处采用了弧化处理,应用了大量曲线、曲面造型,机身采用了多种不同颜色的面板来拼合。
T30的按键特色是全部都设计地比较小巧,机背的按键整齐划一的从上到下排列,机顶的按键也比较平整。整款机型的按键设计相当精致,井然有序,这和简约的机身外壳相得益彰。
800IS的特色是将电源键设计在屏幕右上方,开机/关机时右手拇指可以轻松触及。另外,它还设计了内嵌式的模式转盘,控制着相机的程序自动、预设场景、动画拍摄以及回放等模式。
T30在CIPA标准下则可以拍摄420张(在W侧、T侧,各自反复交互移动变焦镜头至端点,每2次中闪光1次,每10次中开关1次电源,每30秒摄影1次)。从这来看,T30的电池续航能力会略有优势。
使用800IS时大约可拍摄320张(关闭闪光灯、频繁开/关机、变焦和浏览、全程开始“常开”防抖动)。
T30采用1/2.5英寸的720万像素CCD。较小的CCD中集成更多的像素,同比之下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噪点,也对相机的图像处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800IS采用目前卡片机比较常用的1/2.5英寸、600万像素CCD,最高成像分辨率为2816x2112。
T30使用了卡尔蔡司Vario-Tessar镜头,镜片采用了潜望式设计,3倍光学变焦,最大光圈为F3.5-4.3,与T9的配置非常相似。
镜头部分是该机的一个特点,它也是IXUS系列第一款配备4倍光学变焦镜头的机型,其中含有佳能的UA镜片,它不但实现了镜头体积缩小化,还能有效的抑制画面中的球面相差,成像锐利。
索尼在T30上革命性地装载了3.0英寸的混合型液晶显示屏。与以往的2.5英寸液晶显示屏相比,拥有更广阔的可视空间,能够更加清晰和方便地对画面进行取景和回放。液晶显示屏具有23万像素,使得画面的显示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机背2.5英寸的大屏幕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位置,但像素只有17.3万,相比索尼T系列来说,配置有些低。在夜景下,颗粒感不免有些明显,在阳光下显得亮度不够。
T30主菜单采用横向设计,具体参数设计为纵向。
T30凭借着3.0大屏幕,在显示界面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不但具有清晰字体和影像显示,屏幕中的信息显示也更丰富。
T30将功能选项设计为横向选择,具体参数设计为纵向选择,其视觉视觉效果略要逊色,而且选择起来也不及800IS便利。
在色彩效果方面,索尼T30虽然增加了逼真和自然两种模式,但和800IS差距显著。
800IS主菜单采用目前比较普遍的纵向级联设计。
拍摄模式下信息显示和浏览模式下跟T30相仿,虽此时800IS可以在按下快门后显示快门速度,但仅限于快门速度小时。
800IS采用目前比较普遍的纵向选功能,横向选具体参数的方式。
功能上800IS基本唱响主角。“我的色彩”模式具有丰富色彩、锐度效果选择,色彩强调和色彩交换功能,
……